1948年3月的長春城可謂是一片死寂,長達數月的圍城戰,已經導致長春成為了“東方的列寧格勒”。
只是長春城內的國軍,并未堅持到最后一刻,城內的部隊在堅持了七個月后,起義的起義,投誠的投誠。
當長春開城后,一輛吉普車開進了城,車上坐著的是肖勁光和肖華,兩人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到國軍將領鄭洞國。
鄭洞國見到兩人后多少有些驚訝,更令他感到驚訝的是,解放軍的兩位高級將領對他的態度竟然還不錯,拉著他就說要請他吃飯。
其實也正是這頓飯,奠定了鄭洞國之后一切經歷的基礎,那么自這之后,鄭洞國又經歷了些什么呢?
蔣氏愛將
鄭洞國在蔣介石的黃埔系系統內,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同樣也深受蔣介石的信任。
在黃埔系中,鄭洞國被稱之為“長者”,這不僅僅只是因為鄭洞國很年長,同樣也因為鄭洞國這個人為人心胸寬闊,用兵穩健但是大膽。
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鄭洞國看起來都非常成熟,也就得名“長者”這個外號。
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后,十年內戰就此開始,鄭洞國在十年內戰期間和我黨的債并不多,只參與了對鄂豫皖蘇區的圍剿。
大多數時間,鄭洞國其實都是馳騁于抗日戰場之上,早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前,鄭洞國的主要對手就是日軍。
1933年長城抗戰爆發,鄭洞國帶兵在古北口死守了兩個月的時間,期間鄭洞國率部向后方休整。
途中聽聞第八十三師接過陣地后,日軍突然進攻,并且直接攻破陣地,師長劉戡氣憤之下竟然直接掏槍自殺。
幸好副官眼疾手快奪下了他的槍,劉戡這才保住了性命,鄭洞國聞言立刻帶兵回防,誓要奪回陣地。
來到前線時,日軍早已奪下陣地,漫山遍野都是身著土黃色軍裝的日軍,鄭洞國手里只有一千多人。
鄭洞國直接急眼了,對著戰士們怒吼:“我看敵人太多了,今天我怕是就要交代在這了!不強求你們,愿意跟著我沖的人就一起沖!”
隨后鄭洞國帶著警衛排就沖了上去,其他戰士們也沒二話,全都跟上,日軍被沖殺的措手不及。
此時已經談不上什么戰術了,鄭洞國就憑借著一股敢沖敢殺的狠勁,愣是拿回了陣地,為后續部隊的增援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抗日戰爭爆發后,鄭洞國參加了昆侖關戰役,此后一戰成名,后來又被任命為第一支機械化部隊新編第十一軍的副軍長。
昆侖關之戰中,鄭洞國的對手是日本“鋼軍”第五師團,“鋼軍”確實能打,但是新編十一軍也是精銳!
雙方在昆凌血戰二十個晝夜,鄭洞國棋勝一籌,全殲了第五師團第十二旅團,擊殺旅團長中村正雄,其部五千余人被全殲。
鄭洞國自此之后被任命為第八軍軍長,宜昌失陷后,鄭洞國被命令負責長江一線的防御工作,成為了重慶的“守護神”。
直到1943年,鄭洞國前往印度擔任新一軍軍長,代替羅卓英的職務,鄭洞國也就此和美國人有了一段時間的長期接觸,那么之后鄭洞國又經歷了什么呢?
在印度
鄭洞國接手的其實完全就是一個爛攤子,羅卓英被撤換是因為史迪威的權力欲望過大,兩人一直合不來。
鄭洞國去了之后情況一樣沒變,十萬人的大軍,鄭洞國自己說了算的地方確實不多,只能灌輸部隊的軍紀。
但是在美軍的訓練下,駐印軍的軍紀其實已經相當不錯,關鍵問題還是在于史迪威根本不信任中國軍官。
駐印軍的中國軍官里,他只信任一個人,那就是孫立人,但是蔣介石不信任孫立人,所以斷然不可能允許孫立人管理駐印軍。
鄭洞國就是在這種環境下一直工作到抗日戰爭結束后,期間他參加了緬北反擊戰,還在密支那戰役中立下了大功。
回國后的第三年,鄭洞國迫于蔣介石的壓力,“臨危受命”前往東北長春,然后不出意外地被解放軍包圍。
鄭洞國對蔣介石是非常忠誠的,所以長春堅持了七個月,如果不忠誠真的早就起義了,鄭洞國解放后的身份是“起義將領”。
但是他的起義,其實是被裹挾的,長春戰役末期,鄭洞國幾乎已經完全失去了對下屬部隊的控制權,不起義就只能“殺身成仁”。
起義后的鄭洞國被安排到哈爾濱休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都陷入到了背離蔣介石的“自我否定”之中。
用鄭洞國自己的話來說:“我看著天上的太陽,都覺得沒有光芒。”
但是看到自己昔日的朋友、同學和老師都擁護我黨,張治中、邵力子和陳明仁也勸他,鄭洞國開始漸漸的接受了我黨。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次對新中國命運影響深遠的戰爭爆發了,這場戰爭就是朝鮮戰爭。
鄭洞國也在這次戰爭中,為志愿軍貢獻了非常重要的力量……
一次談話
鄭洞國起義后,周總理和毛主席都非常關注他的狀態,尤其是周總理,兩人當初在黃埔軍校還有一段師生情,所以總理很關心鄭洞國。
在總理的關心下,鄭洞國也漸漸走出了心理陰霾。朝鮮戰爭爆發后,周總理又第一時間找到了鄭洞國。
因為當時我國就是否應當介入朝鮮戰爭,其實是存在一定爭議的,很多人認為我軍恐怕打不過美軍。
鄭洞國作為極少數和美軍打過交道,且留在大陸的中國將領,總理非常需要聽取鄭洞國的意見。
在總理問出這一疑問后,鄭洞國毫不猶豫的回答:“打得過!”
美軍的強悍,是一種全方位的強悍,空地協同的戰術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步兵的安全,敵人最堅固的據點完全可以空襲摧毀,這一點我軍比不了。
美軍還有先進的通訊手段,甚至以班為單位都可以和指揮部聯系,這一點我軍也比不了。
但是美軍并非沒有弱點,鄭洞國認為美軍最大的弱點就在于打不了逆風仗,異地作戰也沒有什么戰斗意志。
如果是一邊倒的戰斗,那么美軍很能打,但是如果看不到什么勝利的希望,他們也會很快崩潰。
鄭洞國還說過當年自己在緬甸的所見所聞,美軍和國軍一起轉移,美軍往往難以適應高強度的行軍任務。
因為疲憊,美軍會選擇丟棄自己的裝備,這一行為在遇到敵軍突襲時無疑是非常危險的,但是美軍就是改不掉。
有的時候一場行軍下來,有的士兵就只剩下內褲了,聽到鄭洞國的形容,周總理也是哈哈大笑。
而在得到了鄭洞國的保證之后,我軍也下定了軍事介入朝鮮的信心,抗美援朝戰爭正式爆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