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是李建國嗎?我是派出所的,有個叫李小軍的孩子需要家長來接。”
“我兒子?為什么不聯(lián)系他母親?”
“這個...您還是過來一趟吧,有些事情需要當(dāng)面說。”
電話里民警的語氣很奇怪,讓李建國心里一陣不安。
01
2015年的秋天來得特別早。
李建國下班回到家,脫下那件洗得發(fā)白的工作服,隨手掛在門后的釘子上。
房間里靜得只能聽見墻上掛鐘的滴答聲。
這間不到五十平米的老房子,是廠里分的福利房,家具簡陋得可憐。
一張單人床,一個老式寫字臺,還有個快散架的衣柜。
李建國走到廚房,從冰箱里拿出兩個饅頭,就著咸菜啃了起來。
這就是他的晚餐,簡單得不能再簡單。
42歲的年紀(jì),本該是家庭美滿、兒女繞膝的時候。
可他卻過著和尚一樣的日子。
離婚十年了,他早就習(xí)慣了一個人的生活。
不用考慮別人的口味,不用在乎誰的臉色,也不用為雞毛蒜皮的事情吵架。
這樣的日子雖然單調(diào),但至少清靜。
吃完飯,他照例走到樓下的小公園。
幾個老鄰居已經(jīng)擺好了象棋,正等著他呢。
“老李,來得正好,老王今天手氣不錯,連贏了三局。”
“是嗎?那我得會會他。”
李建國在棋盤前坐下,開始了每天固定的娛樂時間。
下棋的時候,他可以暫時忘記工作的無聊,忘記生活的孤單。
專心致志地思考每一步棋,仿佛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了。
“老李,你兒子最近怎么樣?”老王隨口問道。
李建國手中的棋子停在半空。
兒子李小軍,今年應(yīng)該12歲了吧。
自從離婚后,孩子跟著他前妻王梅生活。
他每個月按時給2000塊錢的撫養(yǎng)費,這已經(jīng)是他工資的三分之一了。
但見面的機會卻越來越少。
起初還能在節(jié)假日接孩子出來玩玩,后來連這點機會都沒有了。
王梅總是找各種理由推脫,說孩子要學(xué)習(xí),要補課,沒時間。
久而久之,李建國也就不再主動聯(lián)系了。
“挺好的吧,孩子跟著他媽,生活條件比跟我強多了。”
李建國淡淡地說道,手中的棋子終于落了下去。
其實他心里很清楚,兒子對他已經(jīng)越來越陌生了。
上次見面是半年前,孩子見到他就像見到陌生人一樣,全程都很拘束。
那種生疏的感覺,讓李建國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他又能怎么辦呢?
離婚是他和王梅共同的選擇,孩子歸母親也是法院的判決。
他只能按時給撫養(yǎng)費,履行一個父親最基本的責(zé)任。
至于感情什么的,只能順其自然了。
“將軍!”老王得意地喊道。
李建國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剛才走神了,棋局已經(jīng)敗定。
“老李,你今天心不在焉的,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沒事,就是有點累。”
李建國搖搖頭,收拾起棋子。
夜色已經(jīng)完全降臨,路燈一盞盞亮了起來。
他告別了棋友們,慢慢走回家。
路過小區(qū)門口時,他停了下來。
要不要給王梅打個電話,問問孩子的情況?
可是拿起手機,又不知道該說什么。
最終,他還是放下了手機,繼續(xù)往家走。
回到家里,他照例洗漱完畢,躺在床上準(zhǔn)備睡覺。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重復(fù)著同樣的生活節(jié)奏。
上班,下班,吃飯,下棋,睡覺。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平淡得像白開水。
李建國閉上眼睛,很快就進入了夢鄉(xiāng)。
他不知道,這個寧靜的夜晚,將是他人生中最后一個平靜的夜晚。
第二天是星期五,李建國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
簡單洗漱后,他匆匆吃了個煮雞蛋,就趕往工廠。
在車間里忙活了一整天,總算熬到了下班時間。
同事們?nèi)齼蓛傻仉x開了,李建國也收拾好工具準(zhǔn)備回家。
“老李,今晚要不要一起喝兩杯?”班長老劉邀請道。
“算了,我還是回家休息吧。”
李建國婉拒了同事的邀請,獨自走出了工廠大門。
外面正下著小雨,秋風(fēng)陣陣,有些涼意。
他撐開那把用了很多年的黑傘,慢慢往家走。
雨滴打在傘面上,發(fā)出噼啪的聲響。
街上的行人都在匆忙趕路,生怕被雨淋濕。
李建國卻不急不慢,享受著這難得的安靜時光。
回到家里,他正準(zhǔn)備做晚飯,電話突然響了起來。
李建國有些奇怪,平時很少有人給他打電話。
會是誰呢?
他走過去拿起電話。
“喂,您好。”
“請問是李建國嗎?”
電話那頭傳來一個陌生男人的聲音,聽起來很嚴(yán)肅。
“我是,您是哪位?”
“我是派出所的民警,我姓張。”
聽到“派出所”三個字,李建國的心突然提了起來。
難道自己犯了什么事?還是工廠出了什么問題?
“警察同志,請問有什么事嗎?”
“是這樣的,有個叫李小軍的孩子,我們需要家長來接一下。你是他的父親嗎?”
李建國愣了一下。
李小軍?那不是他的兒子嗎?
“對,我是他爸爸。請問孩子怎么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李建國的聲音明顯緊張起來。
“孩子沒什么大問題,就是需要家長來處理一下。你現(xiàn)在方便過來嗎?”
“方便,方便。請問是哪個派出所?”
“東街派出所,你知道在哪里嗎?”
“知道,我馬上就過去。”
李建國記下地址,匆忙掛了電話。
心里一陣慌亂,兒子到底出了什么事?
李建國越想越不安,趕緊換了件干凈的外套,準(zhǔn)備出門。
雨還在下,而且越下越大。
他撐著傘走在街上,腳步比平時快了很多。
心里一直在想著兒子的事情。
上次見面的時候,孩子還好好的啊。
雖然有些生疏,但看起來挺健康的。
怎么突然就需要到派出所去接?
是不是和同學(xué)打架了?還是做了什么錯事?
李建國的腦子里閃過各種可能,越想越擔(dān)心。
從家里到派出所大概要走二十分鐘。
但今天這二十分鐘,對李建國來說格外漫長。
每一步都走得很急,卻又覺得時間過得很慢。
路上的行人匆匆忙忙,沒人注意到他的焦慮。
雨水濺到褲腿上,他也顧不上了。
心里只有一個念頭:趕快到派出所,看看兒子到底怎么了。
02
走在雨夜的街道上,李建國的思緒不由自主地回到了十年前。
那時候,他和王梅還是夫妻。
小小的家雖然簡陋,但也算溫馨。
王梅是個漂亮女人,性格要強,總覺得他沒出息。
“你看看人家老張,都當(dāng)車間主任了,你還是個普通工人。”
“老李家的兒子都開始做生意了,你就知道守著那點死工資。”
這樣的話,王梅幾乎天天都要說。
李建國也想有出息,可他就是個普通人,沒什么特別的本事。
工廠里的工作雖然不起眼,但至少穩(wěn)定。
每個月按時發(fā)工資,雖然不多,但夠一家人生活。
可王梅不這么想。
她總是羨慕那些生活條件好的家庭,羨慕那些穿金戴銀的女人。
“你就不能想想辦法,讓咱們家的日子過得好一點?”
“我已經(jīng)很努力了,每天加班,工資都上交給你。”
“努力?你那叫努力嗎?那叫混日子!”
這樣的爭吵,在他們家里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李建國是個老實人,不會花言巧語,更不會哄女人開心。
每次吵架,他都是默默承受,很少反駁。
可是這樣的忍讓,并沒有換來家庭的和睦。
王梅對他的不滿越來越深,脾氣也越來越大。
兒子小軍那時候才兩歲,經(jīng)常被父母的爭吵聲嚇哭。
李建國每次看到兒子哭泣的小臉,心里都很難受。
他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想讓一家人和和美美地生活。
可現(xiàn)實總是殘酷的。
2005年的那個冬天,王梅終于提出了離婚。
“李建國,咱們過不下去了,離婚吧。”
她說這話的時候,語氣很平靜,就像在說今天天氣不錯一樣。
李建國當(dāng)時就愣住了。
雖然知道兩人的感情有問題,但沒想到王梅會這么干脆。
“梅子,咱們再想想辦法,為了孩子...”
“就是為了孩子,我才要離婚。你看看現(xiàn)在這個家,天天吵架,對孩子有什么好處?”
王梅的態(tài)度很堅決,沒有一點商量的余地。
李建國想挽回,但不知道該怎么做。
他試著改變自己,試著在工作上更努力一些。
可王梅的心已經(jīng)不在這個家了。
最終,兩人還是去了法院。
協(xié)議離婚,手續(xù)辦得很順利。
孩子歸王梅撫養(yǎng),李建國每月支付2000元撫養(yǎng)費。
從法院出來的那天,李建國看著手里的離婚證,心里一片空白。
這么多年的夫妻,就這樣結(jié)束了。
王梅抱著孩子,頭也不回地走了。
小軍在媽媽懷里,回頭看了看爸爸,小手還揮了揮。
那一刻,李建國差點哭出來。
離婚后的頭幾年,他還能經(jīng)常見到兒子。
每個周末都會接孩子出來玩,買些好吃的,帶他去公園。
那是他一周中最快樂的時光。
可是后來,王梅重新找了對象。
一個做生意的男人,家境不錯,對王梅很好。
從那以后,李建國見兒子的機會越來越少。
王梅總是說孩子忙,要學(xué)習(xí),要適應(yīng)新的生活環(huán)境。
李建國也理解,畢竟孩子有了新爸爸,需要時間適應(yīng)。
他不想給孩子造成困擾,所以也就不再強求。
只是每個月按時把撫養(yǎng)費送過去,問問孩子的學(xué)習(xí)情況。
漸漸地,連這樣的聯(lián)系也少了。
王梅有了新的生活,不愿意和前夫有太多瓜葛。
李建國能理解,但心里總是有些失落。
兒子是他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可現(xiàn)在卻越來越遠。
每次想起孩子,他心里都會隱隱作痛。
但生活還要繼續(xù),他只能把這些痛苦埋在心底。
現(xiàn)在派出所突然打電話讓他去接兒子,他心里既擔(dān)心又疑惑。
這么多年來,都是王梅在照顧孩子,怎么突然聯(lián)系他了?
是不是孩子出了什么大事?
還是王梅那邊出了什么狀況?
李建國加快了腳步,恨不得立刻飛到派出所。
不管怎樣,孩子是無辜的。
作為父親,他有責(zé)任保護好自己的兒子。
東街派出所是一棟老式的三層樓房,外墻刷著白色的涂料。
雨夜中,門口的警徽在路燈照射下閃閃發(fā)光。
李建國站在門口,深深吸了一口氣。
心里的緊張和擔(dān)憂達到了頂點。
他整理了一下被雨水打濕的頭發(fā),推門走了進去。
大廳里燈火通明,幾個值班民警正在忙碌著。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煙草味和消毒水的味道。
墻上貼著各種宣傳標(biāo)語和通告,顯得很嚴(yán)肅。
李建國走到值班臺前,有些緊張地說道:
“警察同志,我是李建國,剛才接到電話說要來接孩子。”
值班民警抬頭看了看他,翻閱著手邊的記錄本。
“李建國是吧?請你先坐一下,我去叫張警官過來。”
李建國在等候區(qū)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一會兒會聽到什么消息。
四周張望著,想看看兒子在不在這里。
大廳里除了民警,還有幾個其他的人。
有的像是來報案的,有的像是來處理糾紛的。
但沒有看到兒子的身影。
李建國的心更加忐忑不安了。
孩子到底在哪里?是不是出了很嚴(yán)重的問題?
大約等了五分鐘,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民警走了過來。
他穿著整齊的警服,神情嚴(yán)肅,看起來很有經(jīng)驗的樣子。
“您就是李建國吧?我是張警官,剛才給您打的電話。”
“是的,是的。請問我兒子怎么樣了?”
李建國趕緊站起來,臉上寫滿了焦急。
“您先別著急,坐下來慢慢說。”
張警官示意他坐下,自己也在旁邊坐了下來。
“首先我想確認(rèn)一下您的身份,能把身份證給我看看嗎?”
李建國連忙從口袋里掏出身份證,雙手遞了過去。
張警官仔細(xì)核對著身份證上的信息,又看了看手里的一份檔案。
李建國注意到,那份檔案很厚,里面夾著很多紙張。
張警官的表情有些復(fù)雜,似乎在思考著什么。
“李建國,身份證號碼是...”
張警官念出了一串?dāng)?shù)字,李建國連忙點頭確認(rèn)。
“對對,就是這個號碼。”
“您和王梅是什么時候離的婚?”
“2005年,到現(xiàn)在正好十年。”
李建國不明白為什么要問這些,但還是老實回答。
張警官又翻看了一下檔案,神色越來越凝重。
“您兒子李小軍今年多大了?”
“十二歲,2003年出生的。”
李建國的聲音有些顫抖,不知道這些問題意味著什么。
張警官停止了翻閱檔案,抬起頭看著李建國。
那個眼神很復(fù)雜,有同情,有無奈,還有一絲不忍。
李建國感覺到了什么,心跳開始加速。
“張警官,到底出什么事了?您就直說吧,我能承受得住。”
張警官沉默了幾秒鐘,似乎在組織語言。
大廳里的其他聲音仿佛都消失了,只剩下兩人的呼吸聲。
李建國緊緊握著雙手,等待著那個可能改變一切的答案。
時間在這一刻似乎靜止了。
墻上的掛鐘滴答滴答地響著,每一聲都敲在李建國的心上。
他能感覺到自己的手心在出汗,額頭上也滲出了細(xì)密的汗珠。
張警官終于開口了。
03
張警官深深地看了李建國一眼,而接下來的話,瞬間如晴天霹靂,瞬間擊中了李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