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11
新的一天~努力~?
———你的小編
1
單選題
____年3月,懷著對人類文明前景的深刻思索,習近平主席鄭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議,系統闡釋推動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的中國主張。全球文明倡議的核心要義是____。
A.2022 “求同存異、和合共生”
B.2023 “求同存異、和合共生”
C.2022 “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D.2023 “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B
解析:
“多樣文明是世界的本色。”2025年7月10日,習近平主席在致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的賀信中,鮮明指出多樣文明之于世界的重要性。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發展的活力和動力之源。”2021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就曾深刻闡明文明多樣性的重大意義。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2019年,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習近平主席為共創亞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美好未來指引方向。
“歷史昭示我們,文明的繁盛、人類的進步,都離不開文明的交流互鑒。”今天,習近平主席再次闡明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意義。
回溯時間之河,習近平主席對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視一以貫之:
在地方工作時,就著力推動文明對話。在福建,促成福州與美國塔科馬結為友好城市;在浙江,部署指導浙江走出國門舉辦文化活動,讓中式美學邂逅法式浪漫;在上海,關心推進世界博覽會籌辦工作,促進中國與世界交流合作……
新時代以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深刻闡釋中國的文明觀;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發出“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誠摯邀約……
2023年3月,懷著對人類文明前景的深刻思索,習近平主席鄭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議,系統闡釋推動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的中國主張。
以“求同存異、和合共生”為核心要義的全球文明倡議,與多國文化理念相互呼應,與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高度契合,其理念主張日漸成為全球性共識,正不斷轉化為全球范圍的生動探索和實踐。(摘自新華社2025年7月10日報道《“多樣文明是世界的本色”》)
(注:“平等互利、和平共處”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的內容)
2
多選題
【《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測驗題】有關文明傳播和發展的認識,以下選項正確的是____。
A.任何一種文明,不管它產生于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的社會土壤之中,都是流動的、開放的
B.只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
C.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沖突”,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
D.別人的文明與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要千方百計去改造、去同化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ABC
解析:
任何一種文明,不管它產生于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的社會土壤之中,都是流動的、開放的。這是文明傳播和發展的一條重要規律。文明如果長期自我封閉,必將走向衰落。歷史告訴我們,只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沖突”,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應該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壘,以兼收并蓄的態度汲取其他文明的養分,促進各國文明求同存異、取長補短,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不要看到別人的文明與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順眼,就要千方百計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圖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歷史反復證明,任何想用強制手段來解決文明差異的做法,都不會成功。(摘自《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
3
單選題
【《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測驗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國歷史、文化、制度、發展水平不盡相同,但各國人民都追求____的全人類共同價值。”
A.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法治
B.和平、合作、公平、正義、民主、自由
C.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
D.平等、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C
解析:
我們既要尊重文明的多樣性、差異性,又要看到不同文明在共同價值追求上也有諸多相通之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國歷史、文化、制度、發展水平不盡相同,但各國人民都追求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和平與發展是各國人民的共同事業,公平正義是各國人民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全人類共同價值蘊含著人類發展進步所積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勾畫出超越差異分歧的價值同心圓,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普遍遵循。(摘自《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
4
單選題
據新華社2025年7月9日報道,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過去4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____;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____。
A.76.4% 47.6%
B.76.4% 56.2%
C.86.4% 47.6%
D.86.4% 56.2%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D
解析: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
“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哪些成就?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如何?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5年7月9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首場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有關情況。
“5年前制定的規劃綱要各項主要指標中,經濟增長、全員勞動生產率、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等指標進展符合預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人均預期壽命、糧食和能源綜合生產能力等8項指標進展超過預期;規劃確定的戰略任務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項重大工程順利推進。”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表示。
內需始終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和穩定錨。過去4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86.4%;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56.2%,比“十三五”期間提高8.6個百分點。(摘自新華社2025年7月9日報道《新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
5
多選題
2025年7月9日,中國科學院發布嫦娥六號月球樣品最新研究成果。科學家們通過對嫦娥六號月球樣品的研究,創造了多個首次:____。
A.首次發現了月球上一種新類型的巖石——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撞擊熔巖,并據此確定了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形成時間為42.5億年前
B.首次揭示月背約42億年前和28億年前存在火山活動,此類活動至少持續了14億年
C.首次獲得月背古磁場信息,發現月球磁場強度可能在28億年前發生過反彈,指示月球發電機磁場并非單調衰減而是存在波動
D.首次獲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發現其顯著低于正面月幔,指示月球內部水分布也存在“二分性”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ABCD
解析:
據新華社2025年7月9日報道,2024年6月,嫦娥六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帶回1935.3克樣品。2025年7月9日,中國科學院發布嫦娥六號月球樣品最新研究成果,四項重磅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首次系統揭示南極-艾特肯大型撞擊的效應,讓人們得以了解月球背面的演化歷史,進一步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獻華介紹,月球背面最重要的地質單元就是南極-艾特肯盆地,其形成時的撞擊能量大約相當于原子彈爆炸的萬億倍。這種大型撞擊到底對月球演化會造成怎樣的影響,是未來月球科學研究的重要方向。
此次嫦娥六號樣品發布的四項研究,分別揭示了月背巖漿活動、月球古磁場、月幔水含量、月幔演化特征,首次為人類揭開了月球背面的演化歷史。
“從工程角度看,我國首次從月球背面采回樣品,這本身就創造了歷史;從研究看,我們關于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的研究,也創造了多個首次。”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福元說。
通過對嫦娥六號樣品的分析,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月球上一種新類型的巖石——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撞擊熔巖,并據此確定了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形成時間為42.5億年前。
此外,科學家們通過嫦娥六號樣品首次揭示月背約42億年前和28億年前存在火山活動,此類活動至少持續了14億年;首次獲得月背古磁場信息,發現月球磁場強度可能在28億年前發生過反彈,指示月球發電機磁場并非單調衰減而是存在波動;首次獲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發現其顯著低于正面月幔,指示月球內部水分布也存在“二分性”。
6
單選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5年7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首次雙超____輛。其中,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____。
A.1000萬 40.9%
B.1500萬 40.9%
C.1000萬 44.3%
D.1500萬 44.3%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D
解析: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5年7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首次雙超1500萬輛,均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汽車產業活力持續釋放。
具體來看,2025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562.1萬輛和1565.3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96.8萬輛和693.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1.4%和40.3%,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4.3%。
貼心小鏈接 ↓
主編:王謙
編輯:李紫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