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在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金融文化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曾濤在致辭中表示,金融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支撐和滋養。
曾濤表示,山東是人口大省、經濟大省、文化大省,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儒家文化的發源地。近年來,山東省金融發展實現了長足進步,主要金融指標增速始終高于全國2個百分點左右,科創、綠色、鄉村振興等領域的貸款增速持續高于全部貸款增速,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降至3.7%左右的歷史最低水平,不良貸款率降至1.2%,與山東省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間實現了“良性互動”“雙向奔赴”。
曾濤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首華夏文明,無論是“民無信不立”的道德追求,還是“見利思義”的價值取向;無論是“執兩用中”的穩慎原則,還是“知常明變”的改革思維;無論是“隆禮重法”的規矩意識,還是“忠則盡命”的責任擔當,都要求我們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更好地把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山東有深厚的紅色金融文化積淀。曾濤表示,將充分汲取齊魯傳統文化、紅色金融文化的精神力量,以樹牢“五個觀念”的實際行動,全面提升金融發展質效,切實把泱泱華夏、悠悠齊魯的文化底蘊轉化成服務發展和惠及各方的金融動能,為山東“走在前、挑大梁”貢獻更多金融力量。
曾濤從五個層面具體闡釋:一是樹牢正確的道德觀,弘揚誠信文化,強化契約精神,恪守市場經濟規則推動金融改革發展;二是樹牢正確的義利觀,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既追求利潤取之有道,更注重服務國計民生;三是樹牢正確的經營觀,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完善金融治理體系和監管體系,提升穩健經營能力;四是樹牢正確的創新觀,創新更多定制化、個性化金融產品,強化對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精準滴灌;五是樹牢正確的治理觀,把依法依規辦理金融業務作為商業可持續的前提,守住合規經營底線。
(作者 劉穎)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劉穎
經濟觀察報金融市場新聞中心記者,關注銀行、消費金融、平臺金融、AMC、融資租賃、擔保等領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