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第一章
陳默開著他那輛二手的本田雅閣,在高速公路上緩緩行駛。
車窗外是北方冬日蕭瑟的景色,枯黃的草地一望無際,偶爾有幾只烏鴉從天空掠過,投下短暫的陰影。
這是臘月二十七,還有三天就是除夕。
陳默已經三年沒有回過老家了,不是不想回,而是實在沒什么好回的。
父母在他十八歲那年相繼去世,爺爺也在五年前走了,偌大的老宅子現在只剩下一個看門的遠房堂叔。
他在北京打拼了八年,從一個小程序員熬到了項目組長,月薪兩萬出頭,在同齡人中算是不錯的。
但在北京這樣的城市,兩萬塊錢也就夠維持基本的體面生活。
他租住在五環外的一間一居室里,每天擠地鐵上下班,周末的時候偶爾和同事聚個餐,看個電影,生活平淡如水。
陳默想起爺爺生前常說的話:"做人要有良心,幫人要看本心。"
那時候他還小,不太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只覺得爺爺說話總是這樣云里霧里的。
現在想來,或許這就是老人家的人生感悟吧。
高速路上車輛稀少,陳默把音響調到一個舒適的音量,播放著一些懷舊的老歌。
他計劃著回到老家后要做的事情:給爺爺上個墳,整理一下老宅子,看看有什么值錢的東西可以處理掉。
堂叔在電話里說房子的屋頂有些漏水,需要修修補補,這些都需要錢。
車速表顯示著八十公里每小時,陳默開得很穩。
他不是那種喜歡飆車的人,從小到大都是個謹慎的性格,做什么事情都喜歡留有余地。
這種性格在職場上讓他少犯錯誤,但也讓他少了一些沖勁,升職的速度總是比那些敢闖敢拼的同事慢半拍。
前方出現了一個服務區的指示牌,陳默看了看油表,還有大半箱油,不需要加油。
但他的膀胱有些脹痛,決定進去方便一下。
服務區里人不多,幾輛大貨車停在停車場的角落里,司機們在車旁抽煙聊天。
陳默停好車,走向洗手間。
從洗手間出來的時候,陳默習慣性地看了看手機,沒有什么重要的消息。
正準備回到車上,他突然聽到不遠處傳來一聲悶響,像是什么重物跌落在地上的聲音。
他循聲望去,看到停車場邊緣的綠化帶旁,一個老人倒在地上,一動不動。
陳默幾乎沒有猶豫,快步走了過去。
老人大約七十歲左右,頭發花白,穿著一件厚重的棉襖,臉色蒼白,雙眼緊閉。
陳默蹲下身子,用手探了探老人的鼻息,還有呼吸,但很微弱。
"大爺,大爺,您怎么了?"陳默輕輕拍了拍老人的臉頰,試圖喚醒他。
老人的眼皮顫動了幾下,但沒有睜開。
陳默看了看周圍,服務區里的其他人似乎都沒有注意到這邊的情況。
他掏出手機,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你好,這里是高速公路某某服務區,有一位老人突然暈倒,請你們趕快過來。"
陳默盡量保持冷靜,詳細地報告了位置和情況。
電話那頭的接線員說救護車大約需要二十分鐘才能到達,建議陳默先進行一些簡單的急救措施。
陳默雖然不是醫生,但在公司的安全培訓中學過一些基礎的急救知識。
他小心地將老人調整成側臥位,確保呼吸道暢通,然后脫下自己的外套蓋在老人身上保暖。
這時候,幾個路過的司機也注意到了這邊的動靜,圍了過來。
"怎么回事?"一個中年司機問道。
"老人家突然暈倒了,我已經叫了救護車。"陳默回答。
"看著像是心臟病發作,"另一個司機說道,"我爸也有這個毛病,發作起來就是這個樣子。"
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著,但都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幫助。
陳默只能守在老人身邊,時不時地檢查他的呼吸和脈搏。
二十分鐘后,救護車終于到了。
醫護人員迅速將老人抬上擔架,陳默主動提出跟著去醫院。
在救護車上,醫生給老人做了初步檢查,診斷可能是心肌梗塞。
"你是病人的家屬嗎?"醫生問陳默。
"不是,我是路過的,看到他倒地就救了他。"陳默如實回答。
醫生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繼續忙著給老人治療。
第二章
到了醫院,老人被推進了急診室。陳默在外面等候,心里有些忐忑。
他這才想起公司的一個同事曾經說過,現在的社會風氣不好,救人反而可能惹上麻煩。
但當時的情況緊急,他實在沒有時間多想。
一個小時后,醫生從急診室出來,告訴陳默老人的情況已經穩定,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但需要住院觀察幾天。
"醫藥費的問題..."醫生有些為難地說。
陳默想了想,掏出銀行卡:"我先墊付吧,等他家屬來了再說。"
醫生看了他一眼,表情有些復雜,但還是接過了銀行卡。
陳默在醫院的繳費處排隊交錢,心里計算著這筆費用。
急診費、檢查費、藥費,加起來已經四千多塊錢了。
這對他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但人命關天,他覺得自己應該這樣做。
繳費完畢后,陳默回到病房看望老人。
老人已經醒了,正在輸液。看到陳默進來,老人的眼神有些復雜。
"大爺,您感覺怎么樣?"陳默關切地問道。
老人看了他一眼,沒有回答,而是閉上了眼睛。
陳默以為他是累了,就沒有多打擾,悄悄地走了出來。
他在護士臺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然后驅車回家。
一路上,陳默的心情有些沉重。
救人的事情本身沒有讓他后悔,但老人醒來后的那個眼神,讓他感到有些不安。
第二天一早,陳默就接到了醫院的電話。
"請問您是陳先生嗎?昨天您送來的那位老人想見您。"護士在電話里說道。
陳默以為老人是要感謝他,就開車趕到了醫院。
然而,當他走進病房的時候,看到的卻是一副意想不到的景象。
病床邊站著幾個人,有中年男女,還有一個穿西裝的年輕男子。看樣子應該是老人的家屬。他們看到陳默進來,臉上的表情都不太友善。
"你就是陳默?"那個中年男人語氣不善地問道。
"是的,我是陳默。"陳默有些摸不著頭腦。
"我爸說了,是你撞倒了他。"中年男人直接了當地說道。
陳默愣住了:"什么?我沒有撞他,我是救他的。"
躺在病床上的老人這時候開口了,聲音虛弱但很清晰:"就是他,開著一輛白色的本田,把我撞倒了,然后假裝好心救我。"
陳默感覺自己像是被人當頭潑了一盆冷水。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善舉會被如此曲解。
"老人家,您搞錯了,我真的沒有撞您。我是在服務區看到您倒地,才送您來醫院的。"陳默試圖解釋。
"你別狡辯了,"中年女人也開口了,"我爸的記憶很清楚,就是你撞的。現在醫藥費已經花了一萬多塊錢,你必須負責。"
穿西裝的年輕男子掏出一張名片遞給陳默:
"我是他們家的律師,我們已經收集了相關證據,建議您配合處理這件事。"
陳默接過名片,手有些顫抖。這一切來得太突然,他完全沒有心理準備。
"我需要一些時間考慮。"陳默說道。
"考慮什么?撞了人就要負責,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中年男人的聲音越來越大,引來了其他病房的人圍觀。
陳默感到無比的委屈和憤怒,但在醫院里,他不想把事情鬧大。
他深深地看了老人一眼,轉身離開了病房。
走出醫院的時候,陳默感覺整個世界都變了顏色。天空還是那么灰暗,但現在看起來更加壓抑。他坐在車里,點燃一支煙,腦子里一片混亂。
他想起了那個律師說的"相關證據",心里有些擔心。服務區的監控攝像頭能拍到什么?他當時確實是開車過去的,如果從某個角度看,可能會造成誤解。
陳默掏出手機,撥打了一個號碼。
"喂,老梁,是我,陳默。我遇到點麻煩,需要咨詢一下法律問題。"
老梁是陳默大學時的同學,現在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聽完陳默的敘述后,老梁的聲音變得嚴肅起來。
"這種事情確實比較麻煩,現在很多老人都知道碰瓷的套路。關鍵是要看證據,如果沒有明確的監控錄像證明你的清白,這個官司不好打。"
"那我該怎么辦?"陳默問道。
"先去服務區調取監控錄像,看看能不能找到有利的證據。另外,你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即使最后證明了你的清白,這個過程也會很漫長,而且會花費不少精力和金錢。"
掛斷電話后,陳默立即開車返回了昨天的那個服務區。
第三章
他找到了服務區的管理人員,說明了情況,希望能夠調取昨天的監控錄像。
管理人員很配合,帶著陳默來到了監控室。
然而,當他們調出昨天的錄像時,陳默的心沉到了谷底。
關鍵時間段的監控錄像非常模糊,而且角度不好,根本看不清楚具體發生了什么。更要命的是,有幾分鐘的錄像似乎有些故障,畫面一片雪花。
"這個攝像頭確實有些老化了,我們正在申請更換。"管理人員有些歉意地說道。
陳默知道,這個錄像不但不能證明他的清白,反而可能被對方利用。在法庭上,模糊的證據往往對被告不利。
從服務區出來后,陳默沒有直接回家,而是開車在高速路上漫無目的地行駛。他需要時間來思考,來消化這突如其來的打擊。
手機響了,是那個律師打來的。
"陳先生,我們已經向交警部門報案了,建議您主動配合調查。另外,傷者的醫療費用還在增加,我們希望您能夠承擔相應的責任。"
"我沒有撞人。"陳默冷冷地說道。
"這個需要調查來證明,但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您有義務配合治療費用的支付。"
陳默掛斷了電話,關掉了手機。他現在不想和任何人說話,只想靜靜地開車,讓風聲淹沒心中的憤怒和無助。
接下來的幾天,陳默的生活完全被這件事打亂了。
交警部門確實介入了調查,但由于缺乏有力的證據,案件陷入了僵局。
與此同時,老人的醫療費用不斷增加,已經達到了三萬多塊錢。
更讓陳默絕望的是,這件事不知道怎么被傳到了網上。
有人拍下了他在醫院的照片,配上了"程序員撞人拒不認賬"的標題,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傳播。
網友們的評論幾乎是一邊倒的譴責:
"現在的年輕人真是沒有良心,撞了人還不承認。"
"看這個人的樣子就不像好人,估計平時開車也很霸道。"
"建議嚴懲這種肇事逃逸的行為。"
也有少數理性的聲音為陳默辯護,但很快就被憤怒的聲浪淹沒了。
陳默的公司也知道了這件事。雖然老板沒有明說,但陳默能感覺到同事們看他的眼神變了。在公司的茶水間里,他偶爾會聽到一些竊竊私語。
更嚴重的是,陳默談了兩年的女朋友小雨也開始對他產生懷疑。
"陳默,你老實告訴我,你到底有沒有撞那個老人?"小雨在電話里問道。
"我真的沒有,小雨,你應該相信我。"陳默的聲音有些哽咽。
"可是網上都在說你撞人不認賬,還有那些照片..."
"網上的東西你也信?我們在一起兩年了,你還不了解我的性格嗎?"
電話那頭沉默了很久,然后小雨說道:"陳默,我覺得我們需要冷靜一段時間。"
掛斷電話后,陳默感覺自己的世界徹底崩塌了。
他坐在出租屋里,看著窗外的夜景,內心充滿了絕望。
這時候,那個律師又打來了電話。
"陳先生,我們的當事人愿意庭外和解,您只需要賠償五十萬元,這件事就可以了結。"
"五十萬?"陳默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考慮到老人的年齡和傷情,這個數額是合理的。如果走法律程序,您可能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陳默想要憤怒地拒絕,但理智告訴他,現在的形勢對他非常不利。沒有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輿論又站在對方一邊,即使打官司,勝算也不大。
"我需要時間考慮。"陳默說道。
"我們只給您一周的時間,過期不候。"
掛斷電話后,陳默癱坐在沙發上。五十萬,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
即使把這些年的積蓄全部拿出來,也不過十幾萬塊錢。
如果真的要賠償這個數額,他可能要背負債務很多年。
但更讓他痛苦的是,他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的好心會招來如此大的麻煩。
如果時間能夠倒流,他是否還會選擇救那個老人?
這個問題在他的腦海里反復出現,讓他夜不能寐。
幾天后,陳默做出了一個決定。他要去找那個老人,進行最后一次面對面的交流。
也許,他能夠喚起老人的良知,讓這件事有一個公正的結果。
即使這種可能性很小,但他必須要試一試。這不僅僅是為了那五十萬塊錢,更是為了證明自己內心的清白。
第四章
陳默再次來到醫院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
夕陽西下,醫院的走廊里人流稀少,只有幾個值班的護士在忙碌。
他沒有直接去病房,而是在醫院的花園里坐了一會兒,整理自己的思緒。
他知道這可能是最后一次機會了,必須要說服那個老人說出真相。
老人已經從重癥監護室轉到了普通病房,身體狀況明顯好轉。
陳默走到病房門口,透過玻璃窗看到老人正在看電視,神情平靜,沒有病危時的虛弱。
陳默深吸了一口氣,推門走了進去。
老人看到他,臉上露出了一絲冷笑:"你還敢來?"
"老人家,我想和您好好談談。"陳默在病床邊的椅子上坐下,語氣盡量平和。
"有什么好談的?你撞了我,就應該負責。"老人的態度很堅決。
"我真的沒有撞您,我是來救您的。您仔細想想,如果我真的撞了您,為什么還要送您來醫院?為什么還要墊付醫藥費?"
老人冷哼一聲:"誰知道你安的什么心?可能是想掩蓋罪行,也可能是想博取同情。"
陳默感到無比的挫敗。
他看著眼前這個老人,怎么也想不通,為什么一個被救的人會如此惡意地誣陷救命恩人。
"老人家,五十萬對我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如果真的要賠償這么多錢,我這輩子就毀了。求您發發慈悲,說出真相吧。"
說到這里,陳默的聲音有些哽咽,甚至帶著一絲哀求。
老人看了他一眼,臉上的表情有些復雜,但很快又變得冷漠:
"我只知道你撞了我,其他的我不管。"
陳默知道單純的說教是無法說服這個老人的,他必須要采取更直接的行動。
于是,他站起身來,在老人面前撲通一聲跪了下去。
"老人家,我求您了,我真的沒有撞您。我從小就是個孤兒,是我爺爺把我養大的。他從小就教導我要做好人,要幫助別人。我救您,真的是出于善心,沒有任何惡意。求您說出真相,救救我吧。"
陳默跪在地上,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
這些天的委屈、憤怒、絕望,全部在這一刻爆發出來。
病房里的其他病人和家屬都被這一幕驚呆了,紛紛圍觀過來。有人拿出手機拍照,也有人在議論紛紛。
老人看著跪在地上的陳默,臉上的表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但他很快就扭過頭去,不再看陳默。
"你別在這里演戲了,我不會上當的。"老人的聲音有些顫抖,但態度依然堅決。
陳默跪在地上,感到徹底的絕望。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失敗了,這個老人不會良心發現,不會說出真相。
就在這時,老人突然要起身離開。
也許是因為情緒激動,也許是因為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老人在起身的時候腳下一滑,身體失去了平衡。
陳默看到這一幕,本能地從地上跳起來,伸手去扶老人。
這是一個條件反射般的動作,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他的第一反應還是要幫助這個正在摔倒的老人。
然而,在攙扶的過程中,兩人發生了碰撞。
陳默的背包撞到了墻上,里面的東西散落一地。
錢包、鑰匙、手機、還有一些零碎的小物件,在病房的地板上攤了一攤。
老人站穩后,依舊在喋喋不休:
"別以為你剛剛扶我就能一筆勾銷!我告訴你,這件事沒完!"
陳默沒有心思理會他的話語,蹲在地上默默地收拾散落的物品。
老人看到陳默如此緊張地收拾東西,嘲諷地說道:
"你這么緊張,是不是剛才趁著扶我偷我錢了?"
陳默依然沒有回應,只是繼續收拾著地上的東西。
當他拿起一張照片的時候,動作突然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那是一張有些泛黃的老照片,大約四寸大小,照片的邊緣已經有些磨損。
陳默用手反復擦拭著照片上的灰塵,動作無比珍惜,就像在撫摸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物。
老人張懷仁看到陳默如此珍視一張照片,心中的嘲諷更甚:
"什么寶貝照片,讓我看看!這么寶貝,說不定是什么見不得人的東西!"
說著,老人一把搶過了照片。
陳默想要阻止,但已經來不及了。
老人拿著照片,正準備撕毀或者進一步羞辱陳默。
然而當他看清照片上的人時,整個人瞬間僵住了。
幾秒鐘后,照片從他手中滑落,竟直接撲通跪在陳默面前...
"孩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