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八百萬,全部給志華。"
李國強的話像一記重錘砸在桌上,震得茶杯都跳了一下。
兒媳陳美玲手中的筷子"啪"地掉在碗里,不敢置信地看著這個她伺候了十幾年的老人:
"爸,您說什么?"
"你沒聽錯。"老人的語氣平靜得可怕,"拆遷款八百萬,我全部給志華。這是我的決定。"
"為什么?"陳美玲的聲音顫抖著,"這些年志民為了給您和媽治病,把房子都賣了,我們現在住的還是租來的房子!憑什么志華在外面享福,卻能獨占這八百萬?"
"因為他是老大,因為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李國強一拍桌子,"這個家我說了算!"
坐在一旁的李志華淡淡地笑了,那笑容里帶著勝利者的得意:
"嫂子,爸的決定自有他的道理。再說,我得到這筆錢,不也是為了更好地照顧這個家嗎?"
陳美玲盯著這個昨天還在親戚面前說她家"只知道花錢不懂感恩"的男人,忽然明白了什么叫絕望。
但她不知道的是,一場看似有孝心的金婚過后,命運正在悄悄地準備一個誰都想不到的反轉...
01
秋日午后的陽光透過梧桐葉灑在李家老宅的青磚上,斑駁的光影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這座建于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宅子,如今終于等來了它的歸宿——拆遷。
李志民正在院子里給王秀芳晾曬換洗的床單,動作很輕很慢,生怕驚擾了正在屋里午睡的老母親。
四十二歲的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蒼老許多,頭發已經花白了一半,手背上青筋畢露,那是這些年日夜操勞留下的痕跡。
"爸,志華哥要回來了。"兒子李小宇從屋里走出來,手里拿著剛接完的電話。
李國強坐在藤椅上,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光亮:"志華要回來?什么時候?"
"明天下午的火車,說是有重要事情要商量。"
"好,好。"
老人連說了兩個好字,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了,隨后望向一旁的孫子:
"小宇,去買點好菜,你大伯難得回來一次。"
陳美玲從廚房里探出頭來:"爸,志華回來是為了拆遷的事吧?"
李國強點點頭:"應該是。這八百萬的事,確實得商量商量。"
李志民停下手中的動作,轉過身來:"爸,您心里已經有主意了嗎?"
老人沉默了一會兒,目光從二兒子身上移開:"等志華回來再說。"
這個回避的態度讓陳美玲心中升起不安。
她太了解公公的性格了,這種欲言又止的樣子,往往意味著已經有了決定,只是不愿意現在說出來。
次日下午,李志華風塵仆仆地回到了闊別半年的老宅。
四十五歲的他保養得很好,穿著一套名牌休閑裝,手腕上戴著價值不菲的手表,整個人透著一股成功人士的氣派。
"爸,媽,我回來了!"他的聲音洪亮,帶著久違的熱情。
王秀芳正躺在床上輸液,聽到大兒子的聲音,掙扎著要起身。
李志華趕緊走進臥室,輕撫著母親的肩膀:
"媽,您別起來,好好躺著。身體怎么樣?"
"好多了,好多了。志華,這次在家多住幾天吧。"
王秀芳握著大兒子的手,眼中滿含淚水。
"媽,我這次就是專門回來處理拆遷的事,會多住幾天的。"
李志華的語氣很溫和,但目光已經掃向了床頭柜上的藥瓶,那里放著各種心臟病和高血壓的藥物。
李志民在門口看著這一幕,心情復雜。
這些藥,每一瓶都價格不菲,都是他一點點攢錢買來的。而李志華每次回來,最多待兩三天,關心兩句就走了,從來沒有主動承擔過這些費用。
晚飯時,李志華主動談起了拆遷的事。
"爸,這次的拆遷補償挺豐厚的,八百萬呢。"他一邊給父親夾菜,一邊試探著說,"您準備怎么安排?"
李國強放下筷子,環視一圈,最后目光落在大兒子身上:
"既然你專門回來了,我就把想法說出來。"
全桌的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這八百萬,我決定全部給志華。"
話音剛落,陳美玲手中的筷子"啪"地掉在了碗里。
李志民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但他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父親。
"爸,您...為什么?"陳美玲的聲音有些顫抖。
李國強的語氣很平靜,但不容質疑:
"志華是長子,繼承家業是理所當然的。這是祖宗傳下來的規矩。"
"可是爸,志民這些年..."陳美玲剛要爭辯,就被李國強揮手打斷。
"我知道志民這些年在家照顧我們,這份孝心我記著。但是規矩就是規矩,不能亂。"
李志華這時插話了:"爸,您這樣安排,我心里也過意不去。不如這樣,這八百萬我拿著,但是以后爸媽的生活費、醫藥費,全由我來承擔。志民,你覺得怎么樣?"
陳美玲忍不住了:"承擔?這些年我們承擔得還少嗎?"
她轉向李國強:"爸,您知道志民為了給媽治病花了多少錢嗎?去年媽做心臟手術,十五萬!前年媽住院治療,八萬!這些錢從哪來的?都是志民把房子賣了換來的!我們現在住的還是租來的房子!"
聽到這里,李志華一陣臊紅,有些尷尬:
"嫂子,這些我都知道,我心里感激。但是當時我在外地談一個大項目,實在走不開..."
"走不開?"陳美玲的聲音提高了,"你媽命懸一線的時候,什么項目比這個更重要?"
"美玲,別說了。"李志民拉了拉妻子的袖子。
但陳美玲已經控制不住了:"爸,我們不是不認這個規矩,但是總得講點道理吧?這些年志民日夜照顧您二老,為了給媽治病連房子都賣了,現在一分錢積蓄都沒有。小宇馬上要上大學了,學費都沒著落。憑什么志華在外面過著富裕生活,卻能獨占這八百萬?"
李國強的臉色沉了下來:"夠了!我還沒死!這個家我說了算!"
02
李小宇一直低著頭聽著大人們爭吵,這時忽然抬起頭:"爺爺,我想問您一個問題。"
一時之間,所有人都看向這個十六歲的少年。
"什么叫孝順?"李小宇的眼神很清澈,"是嘴上說得好聽,還是實際行動?"
李國強被孫子問得一時語塞。
"這些年爸爸每天給奶奶按摩,陪奶奶聊天,半夜起來給奶奶喂藥。媽媽每天變著法子給奶奶做好吃的,洗衣服做家務從不間斷。大伯一年回來幾次?每次呆兩三天就走了。您說,誰更孝順?"
"小宇,你不懂大人的事。"李志華的語氣有些不自然。
"我不懂什么?"李小宇站起身來,"我懂得什么叫感恩,什么叫公平。我爸媽為了這個家犧牲了什么,您心里沒數嗎?"
餐桌上的氣氛變得劍拔弩張。王秀芳一直沒有說話,這時終于開口了:
"老頭子,小宇說得對。這些年志民確實不容易..."
"你懂什么?"李國強打斷了妻子的話,"女人家不要插嘴!"
最終,這頓飯在爭吵中不歡而散。
李志華住進了自己從小睡的房間,而李志民一家則回到了東廂的小屋。
那是他們為了給父母讓出主屋而搬去的地方,又小又潮濕,但他們一住就是三年。
夜深了,陳美玲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著。
"志民,我們就這樣認了嗎?"她轉身看著丈夫。
李志民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還能怎么樣?爸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
"可這不公平!這些年我們為這個家付出了什么?連房子都賣了,現在連個安身的地方都沒有。憑什么志華就能坐享其成?"
"因為他是哥哥。"李志民的聲音很輕,透著無奈,"從小到大都是這樣,我已經習慣了。"
"我不習慣!"陳美玲坐起身來,"我不甘心!"
隔壁房間里,李志華正在給妻子打電話,匯報著拆遷的進展。
"對,八百萬全是我的。爸已經決定了...什么?志民有意見?他能有什么意見,還不是得聽爸的...你放心吧,這事就這么定了。"
他的語氣輕松愉快,仿佛這八百萬本來就是屬于他的。
接下來的幾天里,李家老宅的氛圍變得微妙而壓抑。
李志華似乎很享受這種回家的時光,每天早上都會陪父親聊天,給母親講些外面的新鮮事,表現得格外殷勤。
但陳美玲卻敏銳地覺察到,這種殷勤帶著某種表演的成分。
比如,李志華每天早上都會給父母泡茶,但茶葉是李志民買的。他陪母親聊天,但聊完就去客廳看電視,真正的護理工作還是落在李志民和陳美玲身上。
可更讓陳美玲氣憤的是,李志華在父母面前總是有意無意地強調自己在外面的"不容易"。
"爸,我在深圳那邊的項目總算談成了,賺了不少錢。"李志華一邊給父親捶背,一邊說,"不過也真是累,天天應酬,都快累出病來了。"
"兒子辛苦了。"李國強很心疼地說。
"沒辦法,為了養家糊口嘛。不像志民在家里,雖然累點,但至少沒有那么多壓力。"
這話聽起來是在感慨,實際上卻是在暗示弟弟的生活比較輕松。
陳美玲在旁邊聽著,氣得直咬牙。
輕松?這些年他們過的是什么日子?為了省錢給婆婆治病,她連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買。為了照顧老人,李志民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這叫輕松?
還有一次,李志華在給母親喂藥時說:
"媽,這些藥真貴啊,一個月就要幾千塊。不過您放心,錢的事我來想辦法。"
王秀芳感動得眼淚直流:"志華,還是你好,真的有心了。"
陳美玲在旁邊聽著,心中苦澀。
這些藥她和志民買了兩年多,每個月的藥費確實是幾千塊,但從來沒有聽李志華說過要幫忙分擔。現在倒是說得很好聽。
與此同時,李志華竟然開始重新包裝這些年的歷史。
"爸,您還記得三年前媽住院的事嗎?"有天吃飯時,李志華忽然提起,"當時我在外地出差,接到電話就連夜趕回來了。在醫院守了整整一個星期。"
陳美玲聽得目瞪口呆。
三年前王秀芳住院,李志華確實回來了,但只住了兩天就走了,理由是公司有急事。而且那一個星期,除了他回來的那兩天,其余時間都是她和志民在醫院輪流陪護。
"是啊,志華那次確實辛苦了。"李國強點點頭。
"其實也不算什么,照顧父母是應該的。"李志華做出一副謙虛的樣子,"就是志民那時候有點緊張,好在我及時趕回來了。"
陳美玲再也忍不住了:"緊張?志華,你記錯了吧?媽住院的時候,志民一天都沒離開過醫院,是你說公司有急事要走的。"
李志華的臉色有些尷尬:"嫂子,你可能記混了。那時候情況比較亂..."
"我記混了?"陳美玲冷笑,"那住院費是誰交的?護理費是誰出的?你走的時候留下一分錢了嗎?"
03
"美玲,算了。"李志民拉了拉妻子的袖子。
但陳美玲已經顧不上這些了,直接甩開丈夫的說,把當年的事擺明面上:
"爸,您知道那次住院花了多少錢嗎?十二萬!志華說得那么輕松,可這十二萬是從哪來的?是志民把咱們住的房子抵押給銀行借來的!"
李志華的臉漲得通紅:"嫂子,你這樣說就不對了。我當時確實是有急事..."
"什么急事比媽的命還重要?"
這個問題讓李志華啞口無言,李小宇這時開口了:
"大伯,您說您在外面掙錢不容易,那為什么從來不主動給奶奶寄醫藥費呢?"
"這...這個..."李志華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您知道我爸為了給奶奶治病,連房子都賣了嗎?您知道我們現在住的房子是租來的嗎?您知道我媽為了省錢,兩年沒買過新衣服嗎?"
李小宇的每一句話都像刀子一樣扎在李志華心上。
"小宇,大伯知道你們辛苦..."李志華試圖辯解。
"知道辛苦就應該主動承擔,而不是等著別人開口要。"李小宇的眼神很清澈,但話語很犀利,"您在外面有房有車,生活得很好,為什么不能主動幫助我們?"
這個問題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是啊,李志華在深圳有一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開著一輛二十多萬的車。
按道理說,幫助家里分擔一些醫藥費應該不是什么難事。但這些年來,他從來沒有主動提過。
看著大兒子被逼問,王秀芳這時出來打圓場,輕聲說道:
"志華,小宇說得對。這些年確實苦了志民..."
"媽,我知道志民辛苦。"李志華的語氣有些急促,"但是我在外面也不容易啊,房貸車貸,孩子的學費,各種開銷..."
"您的孩子在私立學校讀書,一年學費十幾萬。我的學費呢?"李小宇反問,"我連普通大學的學費都沒有著落。"
這句話讓李志華徹底無法辯駁。
他的兒子確實在深圳的貴族學校上學,每年光學費就要十幾萬,更別說其他各種費用了。而李小宇即將面臨高考,大學的學費卻還沒有著落。
兩個孩子的對比如此鮮明,讓在場的人都感到尷尬。
就在這種緊張的氛圍中,李志華主動轉開話題,提起了一件事。
"爸,媽,下個月就是你們的金婚紀念日了。"他忽然換了一個話題,"結婚五十年,這是大喜事,我覺得應該好好慶祝一下。"
李國強有些意外:"金婚?"
"是啊,我算過了,您和媽結婚整整五十年了。"李志華的語氣變得興奮起來,"我想辦個慶典,請所有的親戚朋友都來慶祝。已經訂好了酒店,請柬也準備好了。"
王秀芳聽了,眼中露出欣慰的神色:"志華有心了。"
"這是應該的。"李志華看向弟弟,"志民,到時候你們也要幫忙張羅啊。這是咱們全家的大事。"
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李志民搖了搖頭:"哥,我們就不參加了。"
"什么?"李國強愣住了。
"我們不參加金婚慶典。"李志民的聲音很平靜,但態度很堅決。
李志華急了:"弟弟,你這是什么意思?爸媽的金婚,你不參加像話嗎?"
陳美玲這時開口了:"像不像話?我覺得挺像話的。"她的語氣很冷,"八百萬你一個人拿,慶典的時候卻要我們出錢出力?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嫂子,你這話..."李志華想要辯解。
"我這話怎么了?"陳美玲的聲音提高了,"你剛才不是說以后承擔爸媽的費用嗎?那就從現在開始,慶典的所有費用你來出。我們既然不配分家產,那也不配參加慶祝。"
李國強氣得臉色鐵青:"志民,你也是這個意思?"
李志民看了看妻子,又看了看父親,最終點了點頭:"爸,我支持美玲的決定。"
"你們...你們這是要氣死我嗎?"李國強氣得渾身發抖。
"爸,我們不是要氣您。"陳美玲的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我們只是覺得,既然分家產的時候我們不配,那慶祝的時候我們也不配參加。這樣才公平。"
王秀芳急了:"美玲,你們這樣做,讓我和你爸怎么在親戚面前抬頭?"
"媽,您抬不抬得起頭,應該問問誰讓這個家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陳美玲的話雖然輕柔,但每一個字都像針扎一樣。
04
慶典前一天,李志華又來做最后的努力,這次臉上有些憔悴,顯然這幾天為了這件事也沒少煩心。
"志民,你們真的不參加嗎?"他的語氣帶著一絲懇求,"親戚朋友們都會問的,我怎么解釋?"
"那你就實話實說唄。"陳美玲搶先答道,"就說我們不孝順,不配參加這樣的慶典。"
李志華一時語塞。他當然不能這樣說,因為那樣的話,他自己反而會顯得刻薄。
"志民,我們是兄弟,有話好好說。"李志華的語氣軟了下來,"要不這樣,慶典的費用我全包了,你們就當來吃個飯,行嗎?"
"不行。"陳美玲斷然拒絕,"我們說不參加就不參加。"
李志華看向李小宇:"小宇,你勸勸你爸媽。爺爺奶奶的金婚,你不想參加嗎?"
李小宇抬起頭,用那雙清澈的眼睛看著大伯:
"大伯,我想問您一個問題。如果您是我爸,您會怎么做?"
"什么意思?"
"如果您為了父母花光了所有積蓄,連房子都賣了,最后卻一分錢都分不到,您還會興高采烈地去慶祝嗎?"
這個問題讓李志華啞口無言。
慶典如期舉行。李家的親戚朋友們都來了,酒店的包廂里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李志華穿著一身新西裝,滿面春風地招呼著客人,但心中卻有些忐忑。
果然,很快就有人發現了問題。
"志華,志民他們一家三口怎么沒來?"一個堂叔問道。
李志華臉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志民...他有事,來不了。"
"什么事這么重要,連父母的金婚都不參加?"一個表姑追問。
李志華看了看周圍期待答案的親戚們,心中開始慌亂。
他知道,如果不給個說得過去的理由,這件事會成為整個家族的笑話。
于是,他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做出一副無奈的樣子:
"其實...志民這些年確實辛苦,在家照顧爸媽。但是呢..."他故意停頓了一下,"他總是向家里要錢,說是給媽治病,一要就是十幾萬。我們在外面掙錢也不容易,但還是盡力支持。可是他好像不太理解我們的難處。"
這番話雖然沒有明說,但暗示已經很明顯了:志民只知道花錢,不知道掙錢的不容易。
"啊,這樣啊..."親戚們面面相覷,有人搖頭,有人嘆氣。
"還是志華你負責任啊,兄弟伸手要錢,你還是給了。"一個嬸子感慨道。
"是啊,志華從小就懂事,有擔當。"
"不像有些人啊,只知道花錢,不知道感恩。老人生病是應該治,但也不能沒完沒了地要錢啊。"
李志華聽著這些話,心中涌起一種復雜的滿足感,但表面上仍舊做出無奈的樣子。
"其實,志民也有他的苦衷。照顧老人確實不容易。"李志華故作大度地說,"但是孝順這種事情,不能只看花錢多少,得看心意。這些年我雖然在外地,但每個月都給爸媽寄生活費,逢年過節也不忘記買禮物。志民呢,雖然在家照顧,但總是伸手要錢,從來不主動承擔家庭責任。"
"志華說得對,孝順不是靠花別人的錢。"
"老人要的不是錢,是子女的心意啊。"
"有些人啊,把照顧老人當成了索取的理由。"
王秀芳坐在主桌上,聽著這些議論,心中五味雜陳。
她知道這些話都是不公平的,志民這些年的付出,她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但是她也不忍心在這種場合讓大兒子難堪。
慶典一直持續到晚上。客人們陸續離開后,李志華幫忙收拾殘局。
他的心情很好,覺得今天的表現堪稱完美。
不僅鞏固了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還順便把弟弟塑造成了一個只知道花錢不懂感恩的形象。
"爸,媽,今天累了,你們早點休息。"李志華體貼地說。
李國強點點頭,但眼神有些飄忽。王秀芳更是一言不發,臉色看起來很疲憊。
李志華沒有察覺到父母的不適,他滿意地離開了酒店,心中已經開始盤算那八百萬到賬后的安排。
也許可以在深圳再買一套房子做投資,也許可以換一輛更好的車,也許還可以給兒子在國外買套房產...
他完全沒有想到,命運正在暗中準備給他一個沉重的打擊。
金婚慶典次日清晨,李志華一覺醒來就接到拆遷辦電話。
本還興致沖沖地以為金額到賬,可誰知接下來的一句話令他癱坐在地、徹底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