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管人,核心就9條:抓3高、抓3放、抓3度!
作為一個領導者,不用扯太多沒用的。
只要你能抓好以下這9條核心,不怕下屬不服。
尤其是最后3條,至關重要。
一:抓3高
1、高待遇:穩固人心的基石
任正非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只要錢給到位了,不是人才也能被激勵成人才。”
這并非夸大其詞。在人才流動頻繁的今天,薪酬福利是企業吸引和留住優秀員工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如果提供的薪酬僅僅停留在行業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平均,員工自然缺乏忠誠度,隨時可能因為更好的機會而離開。
薪酬,作為衡量價值的重要標尺,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盡管有時談論金錢顯得有些“世俗”,但在人才爭奪戰中,它往往是不可或缺的“硬通貨”。
以華為為例,其高強度的工作節奏和嚴苛的管理體系本就容易讓人望而卻步,但為何員工流失率卻相對較低?
關鍵就在于其極具競爭力的薪酬體系,讓員工覺得付出與回報成正比,在外很難找到同等價值的替代選擇。
因此,企業必須尊重“金錢的力量”,用有吸引力的待遇表達對人才的重視,這是贏得人心、構建穩定團隊的第一步。
2、高效率:價值創造的加速器
效率,并非簡單的“快”,而是指在恰當的時間內,以最優的方式達成預期目標。
我們常常看到,辦公室里人聲鼎沸,每個人都顯得忙忙碌碌,但仔細探究會發現,許多忙碌可能缺乏明確方向,甚至是在低效地重復勞動,或者只是“忙”給他人看。
真正的效率,體現在對工作流程的精心規劃和對時間資源的有效利用上。
它要求我們不僅要完成任務,更要思考如何以更少的時間、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質量去完成。
與其陷入無休止的瑣碎事務中疲于奔命,不如提前做好規劃,明確優先級,這樣不僅個人能省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整個團隊的協作也會更加順暢,整體效能自然提升。
3、高要求:激發潛能的催化劑
高標準、嚴要求,是促使團隊成員不斷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的關鍵。在許多成功的企業文化中,高要求是常態。
這并非為了制造壓力而壓力,而是為了激發每個人的潛能,防止“混日子”現象,確保每個人都全力以赴。
如果領導者對工作成果滿足于“差不多就行”,那么下屬自然也會降低標準,最終導致的結果可想而知——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設定高目標、執行高標準,實際上是為團隊注入了強大的驅動力。
適度的壓力能夠激發斗志,將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轉化為激發創新和潛能的契機。
當每個人都被高要求鞭策著前進時,整個團隊就能達到更高的績效水平。
綜上所述,“三高”策略——提供有競爭力的待遇、追求極致的工作效率、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共同構成了企業吸引人才、提升效能、激發潛能的核心框架。
它們相互促進,缺一不可,是企業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的重要保障。
二:抓3放
1:放下身段,走近團隊
許多管理者習慣于站在金字塔尖,這種距離感容易在無形中疏遠團隊。
想要真正洞悉團隊的想法,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就必須主動“下沉”,與成員建立一種平等、互敬的關系。
這意味著要俯下身去傾聽,真正關心他們的所思所想。
當你展現出謙遜的態度時,不僅能夠收獲更真實的反饋,做出更貼合實際的決策,你的這種姿態本身也會像一種積極的能量,感染團隊成員,點燃他們的參與熱情和對團隊的歸屬感。
正如老子所描繪的至高境界,“上善若水”,水滋養萬物卻從不爭搶,管理者也應學習這種低調與包容,融入團隊,共同描繪成功的藍圖。
2:放下權力,賦能于人
權力的過度集中,就像給團隊套上了無形的枷鎖,容易滋生依賴,削弱個體的能動性。
聰明的管理者懂得“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