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華人類誕生到早期智人出現,是中國人類史上的蒙昧時代。由于歷史太過久遠,至少開始于250多萬前;由于歷史太過漫長,經歷了長達二百多萬年的時間,我們又稱之為洪荒時期。
雖然歷史非常悠久,但洪荒時期的中國,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記載,有的只是古老的傳說,如盤古開天辟地,如女媧摶土造人;有的只是考古出土的古人類遺址,如我們所熟知的元謀人、北京人等。
現在的歷史書,一般將洪荒時期稱為舊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或原始社會早期。由于基本上沒有確鑿的可信歷史記載,大多歷史上在記述時一掠而過,至多說說考古發現的古人類遺址、講講當時社會的原始落后而已。
關于洪荒時期的歷史,在中國古代史書中,有“前三皇”之說,也就是天皇、地皇、人皇。天皇時代以億年計,地皇時代以千萬年計,人皇時代以百萬年計。古人推算,從人皇開始到獲麟之年上山276萬年。
獲麟之年是魯哀公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481年,因魯哀公狩獵捕獲麒麟而得名,因孔子作《春秋》至此而輟筆而廣為人知,是中國古代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之一。
從人皇至今276萬年,這與現代考古出土的中國古人類出現的時間非常接近,或許是偶然的巧合,但也有可能是歷史的必然,因為它與中國現代考古發現最早的古人類非常接近。
中國目前出土最早的古人類遺址,是安徽繁昌人字洞遺址出土的繁昌人,距今256萬年;其次是湖北建始縣出土的建始人,距今250萬年;第三是山西芮城縣出土的西侯度人,距今243萬年。
西侯度遺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用火遺跡。它們比人皇只晚了數十萬年,而后續有可能發現更早的古人類遺跡。 重慶巫山縣出土的巫山人,距今214萬年;陜西藍田縣出土的上陳人,距今212萬年;河北陽原縣馬圈溝遺址出土了人類最早餐食大象的遺跡,距今也有200多萬年。這些遺址,雖然都已經出土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但在現在的歷史書上卻少有提及。
現在的歷史書一般從云南出土的距今170萬年的元謀人開始寫起,此后是距今130萬年的陜西藍田人和距今70萬年的北京人,最后是距今3萬年的北京山頂洞人。它們在中國古人類進化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建始人、西侯度人無疑具有更為重大的意義。
有觀點認為智人之前的古人類都已經滅絕了,認為現代人的直系先祖智人誕生于非洲,認為現代中國人的祖先從非洲遷徙而來,也就意味著中國古代史似乎應該從非洲開始寫起。這就是著名的“人類起源于非洲說”和“人類第三次走出非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