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柬之作為擁立李顯重新復位的主要功臣之一,原本應該有一個美好的晚年結局,但因為他扶立的是懦弱無能的李顯,在神龍政變時沒有完全誅殺武氏一族這兩個原因,引來了自己凄慘的悲劇收場,作為一名深受狄仁杰和姚崇信賴的股肱之臣,張柬之沒有給自己找到一個完美的退路。
張柬之沒有規劃好自己的退路
名相推崇
張柬之屬于大器晚成類型的人才,早年依靠進士的身份做了清源縣丞,但之后卻沒有再往前一步,一直到64歲的時候,在賢良科目召試時終于展露頭角,成為當時的第一人,張柬之這種不放棄的精神最終換來了監察御史的職位,這是他一生當中打出的最大翻身仗,也用實踐證明,年齡不是限制,心態才是限制前進的絆腳石。
成為監察御史的張柬之因為早年的官場經歷比較少,相較于狄仁杰圓滑的處事方式,張柬之顯得更激進,所以更容易得罪人,甚至常常讓武則天臉上掛不住,這也在武則天心中間接的留下了一個不好的印象,多次想要將他調離長安,分配到地方工作。
狄仁杰非常欣賞張柬之
但是貴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人可以倒霉一輩子,卻只需要一個貴人就能讓自己完全咸魚翻身,狄仁杰就是張柬之的貴人,在武則天不怎么搭理張柬之的那段時間,狄仁杰反復向武則天推薦了張柬之,并認為他是當時的宰相之才。
而張柬之另一個貴人就是姚崇了,姚崇對于張柬之的評價也非常高,并向武則天指出應當立即啟用張柬之,避免他因為年老去世而造成損失。
神龍政變
經過狄仁杰和姚崇連番推薦的張柬之終于當上了武周的宰相,這個僅僅比武則天小一歲的八十歲老人在當上宰相沒多久的時間就迎來了武周皇帝武則天的重病。
武則天與張柬之
武則天病重,朝廷的權力被張易之和張宗昌兩人把持,張柬之對于他們兄弟二人的胡作非為極其不滿,雖然年滿八十歲了,但依然有強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在桓彥范、敬暉、崔玄暐和袁恕的支持下,果斷的發動了神龍政變,二話不說就砍了二張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