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熱潮涌動、招商引資闊步前行、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盛夏時節,萬物繁茂的宿城大地處處涌動著高質量發展的澎湃熱潮。
一組組亮眼數據勾勒出奮進軌跡:今年一季度,宿城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7%,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今年1—5月,市新認定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6個,協議投資232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2個。
抓項目就是抓投資、抓產業、抓轉型、抓發展。今年年初,宿城區釋放出“開年就是開工、開工就要實干”的信號,盡銳出戰抓招商、只爭朝夕建項目,以高質量項目為宿城高質量發展增動能、強支撐。該區充分發揮“21510+N”招商體系、“365”全生命周期推進等機制的作用,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形成了簽約項目絡繹不絕、施工項目熱火朝天、投產項目接二連三的滾動態勢。“我們將全力以赴抓項目、擴投資、穩增長,確保三季度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0個以上、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0個以上,切實以項目之進支撐高質量發展之穩。”宿城區相關負責人說。
工業,是宿城高質量發展的脊梁。近年來,宿城區堅持以工業強區擴總量,以科技創新提質量,奮力打造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先行區,不斷推動宿城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過去一年,宿城區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3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1家、省“瞪羚”企業3家,獲評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車間)10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工業發展的“含金量”與日俱增。
文旅市場的持續火熱,也為宿城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今年以來,垂釣比賽、游泳比賽、騎行比賽……一場場精彩賽事在王官集鎮朱海休閑運動小鎮接連上演,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選手齊聚一堂,不僅提升了當地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更有力拉動了旅游消費,為地方經濟帶來了可觀收益。不久前,朱海休閑運動小鎮獲評《2024年長三角地區體育消費創新場景優秀案例》,這正是宿城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近年來,宿城區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與深厚的文化底蘊,積極探索城鄉融合、農文旅融合、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聚焦“文旅+”新業態新賽道,大力豐富“跟著賽事來旅行”“跟著演藝來宿城”系列主題游徑,不僅讓綠水青山煥發新生機,更讓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廣。
發展向前,民生向暖。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是宿城區矢志不渝的奮斗追求。
“現在安裝了電梯,上下樓買菜、遛彎輕松多了,老小區改造真是改到了我們心坎上。”近日,古城街道府前社區富麗萊嘉苑小區居民張學剛,對小區加裝的電梯贊不絕口。老舊小區改造,既是群眾家門口的“關鍵小事”,也是城市更新建設的“民生大事”。今年,宿城區錨定“品質宿城”建設目標,以城市更新帶動功能提升,實施一批小規模、漸進式有機更新和“微改造”項目,計劃年內完成4個老舊小區提升改造、5個易澇點整治,中心城區老舊管網改造20公里以上,加快打造更加精細、更具溫度的城市核心區。
從堅持就業優先導向,持續完善“1+4+N”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好就業”“就好業”,到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確保今年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7所,新增學位5000個,讓更多的宿城孩子在“家門口”有學上、上好學……今年,宿城區高標準推進77項民生實事項目,以實打實的舉措,繪就更加錦繡的“民生圖景”,不斷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全力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當前,在宿城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上,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民生幸福的壯美圖景正加速呈現。(王章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