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思遠
7月12日,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將再次訪華。20個月前,阿爾巴尼斯首次以澳大利亞總理身份訪華時曾對媒體稱,“我是‘熊貓支持者’,我代表澳大利亞的兒童向中國提出希望,讓大熊貓繼續留在澳大利亞。”去年底,新一對中國大熊貓“星秋”和“怡蘭”抵達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動物園。阿爾巴尼斯總理和澳大利亞兒童的心愿已經實現。
過去三年,在雙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下,中澳實現了雙邊關系穩定、改善并全面轉圜這個更加宏大的“心愿”。兩國高層交往全面恢復,習近平主席與阿爾巴尼斯總理3次會晤,李強總理去年成功訪問澳大利亞,中澳外交與戰略對話、戰略經濟對話等一系列溝通機制重啟。澳大利亞龍蝦、紅酒再度進入中國市場,澳大利亞涉華民意也在持續改善。中澳關系轉圜給雙方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符合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
阿爾巴尼斯總理在2022年第一次同習近平主席會晤時曾說,澳方愿意秉持當年澳中建交初心,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動澳中關系穩定發展。2023年,在澳大利亞總理惠特拉姆訪華50周年之際,阿爾巴尼斯打破澳總理7年未訪華的“堅冰”,重走惠特拉姆訪華路,開啟中澳關系的新篇章。事實上,中方對于同澳大利亞建交的初心從未改變,那就是從兩國共同利益出發,共同構建平等相待、求同存異、互利合作的中澳關系。中國和澳大利亞地處南北兩個半球,從來沒有根本利害沖突,只有高度互補的經濟結構和傳統友好的民間友誼。中澳建交50多年來,兩國保持高層及各級別密切交往,在經貿合作、人文交流領域打造了一個又一個“閃光點”,推動中澳關系長期走在中國同西方發達國家關系前列。過去幾年,中澳關系曾經歷波折、走了一些彎路,留下不少值得深刻反思的教訓,中澳建交的初心更顯重要。
中澳關系穩定、改善并全面轉圜這三年來,兩國各領域互利合作的故事在不斷上演。中國已連續16年保持澳大利亞最大貿易伙伴地位,雙邊貿易額在2024年達2100億美元。在西澳大利亞的皮爾巴拉礦區,滿載鐵礦石的列車呼嘯駛向港口,將“澳洲紅土”漂洋過海送往中國。中國的太陽能板持續為澳大利亞家庭提供清潔電力,越來越多中國電動汽車出現在悉尼等澳大利亞城市街頭。跨境電商讓兩國消費者受益,澳大利亞奶粉、保健品在中國電商平臺熱銷,“拉布布”等中國“新國貨”風靡澳大利亞。中澳5年多次往返簽證生效、特別是中國對澳大利亞試行單方面免簽后,中澳人文交流更加活躍。今年1月,中國重新成為澳大利亞最大海外游客來源地。越來越多像“金發女孩在中國”艾米這樣的澳大利亞博主深入探訪中國,感受中國文化魅力。
中澳交往的初心不止于雙邊關系。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澳兩國人民并肩戰斗,共同維護了世界和平和人類正義。中國戰場牽制大量日軍,阻止日本投入更多部隊入侵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坎布拉港口的180名碼頭工人為支持中國抗日戰爭,拒絕向日本運送生鐵并發起罷工。中澳都是戰后國際秩序和《聯合國憲章》的捍衛者,近年來在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世界貿易組織等框架下協調配合,推動自由貿易體系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當前,戰后國際秩序和多邊主義體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中澳應共同扛起歷史責任,攜手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為動蕩的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澳大利亞總理惠特拉姆1973年訪華時,曾在北京天壇回音壁留下“側耳傾聽”的經典照片。阿爾巴尼斯2023年訪華時,也專程前往天壇“打卡”。國與國的交往難免會出現一些分歧、遇到一些風浪,這時溝通、傾聽和理解尤為重要。阿爾巴尼斯連任后不久即再次訪華,展現了澳方與中方保持戰略溝通、共同推動兩國關系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積極姿態。我們期待阿爾巴尼斯總理即將開啟的訪華之旅,能夠以悉尼歌劇院標志性的帆形屋頂為啟迪,揚起中澳關系無懼風浪、行穩致遠的新風帆。(作者是國際問題觀察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