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援引外媒消息,7月8日至11日,第58屆東盟外長會及系列會議將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來自30多個國家的外長與政府官員將參會,聚焦地區一體化、關稅挑戰以及全球和地區熱點問題。據中國外交部消息,外交部長將出席東亞合作年度系列外長會,包括中國—東盟外長會、東盟與中日韓外長會、東亞峰會外長會和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也將出席系列會議,由此成為特朗普第二任期訪問亞洲的美國最高層級外交官。
魯比奧(資料圖)
魯比奧將參加東盟—美國外長會、東亞峰會外長會以及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他還計劃與馬來西亞領導人和政府高層會面。外媒稱,美方有意借此訪“安慰”因美國關稅政策而不安的盟友及伙伴,加強美國與東盟的關系。亞洲電視新聞也在報道中寫道,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稱,魯比奧可能會告訴各國領導人,美國希望“重新平衡”其貿易關系。
魯比奧擔任美國國務卿后的首次亞洲之行,受到了東南亞國家的高度關注。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專門研究東盟問題的法爾金明教授表示,東盟各國應該發出“團結之音”,東盟區域內的貿易往來也應該得到進一步加強,這樣才能抵御美國當前行動帶來的動蕩影響。印尼全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維羅尼卡表示:“希望美國不要向我們施壓在中國和美國之間二選一。若施壓,便表明美方不尊重東盟的主權。”
此次魯比奧抓住這次東盟外長會的機會,有5件要事與中方相商:第一,美國的貿易政策問題。第二,稀土供應鏈與關鍵技術。中方目前嚴格管控軍用級稀土出口,這導致美國洛克希德·馬丁的F-35產線暫停、特斯拉電池成本暴漲35%。第三,臺海與南海問題。第四,國際區域安全問題。魯比奧可能會向中方提出“約束俄羅斯”的要求。第五,中美外交關系的結構性矛盾。中方曾強調“被制裁者無對話資格”,若中方同意與魯比奧會面,可能會以“非正式接觸”方式開展。
魯比奧(資料圖)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在接受直新聞采訪時指出,魯比奧這次訪問是美方在聚焦烏克蘭、中東數月之后,重啟亞太布局的重要步驟。就在上周,魯比奧還主持召開了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第二輪外長會議,試圖借“印太小圈子”做出地緣戰略延伸。“魯比奧出訪東南亞,顯然是試圖對外釋放‘美國沒有忽視印太’的信號”,專家說。值得警惕的是,魯比奧高調來訪,特朗普關稅大棒也將隨之而來。
魯比奧(資料圖)
總的來說,魯比奧尋求與王毅外長會面,本質上是美國政策矛盾的體現,既想通過對抗遏制中國發展,又無法承受完全脫鉤的代價。雖然他的意識形態中對抗色彩濃厚,但作為國務卿的角色,要求他必須在紅線與務實之間走鋼絲。所以可以預見的是,這場會面的核心價值,不在于達成具體協議,而在于建立危機管控機制,避免中美關系滑向新冷戰。而對于中方而言,會面是展示以斗爭求合作原則的重要平臺,通過這種接觸模式,將使中方在維護核心利益的同時,為未來可能的合作保留空間。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中山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均認為,魯比奧此訪并不意味著美國“重新聚焦亞太”。從時間線來看,刁大明注意到,相比特朗普第一任期國務卿蒂勒森3月訪亞洲,魯比奧的首訪晚了約四個月,但特朗普第二任期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布局并非剛剛起步。從之前的關稅政策,到防長赫格塞思3月、5月兩次亞洲行,美國與地區國家間的關系塑造,特別是在經貿等領域,早已啟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