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張三豐,這位武當山上的傳奇真人,在道教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不僅創立了武當內家拳法,更在修道境界上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然而,這位得道高人卻曾目睹過無數修行者因走火入魔而墮入深淵。
世人皆知走火入魔乃修行大忌,多以為其可怕之處在于氣血逆行、經脈受損。可張三豐卻說,真正可怕的并非肉身之苦,而是另有其因。
這究竟是什么樣的改變,竟讓這位洞察天機的真人如此憂心?當年武當山上發生了什么,讓張三豐對走火入魔有了如此深刻的領悟?
那是元末明初的一個秋日,武當山紫霄宮內香煙繚繞。張三豐正在靜室中打坐修煉,忽然聽到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師父!師父!不好了!"一名年輕道士慌張地闖了進來。
張三豐緩緩睜開雙眼,神色依然平靜:"何事如此慌張?"
"是師兄趙玄明,他在煉丹房走火入魔了!現在正在那里大喊大叫,說什么要成仙作祖,還說要統領三界!"
張三豐眉頭微皺,起身朝煉丹房走去。只見趙玄明雙目通紅,頭發散亂,正在房中手舞足蹈。他的氣息紊亂,面色潮紅,顯然是真氣逆行所致。
"師父來了!"趙玄明看到張三豐,不但沒有停下,反而更加興奮,"我已經打通了任督二脈,即將羽化登仙!這武當山以后就是我的天下了!"
張三豐嘆了口氣,運功為趙玄明調理氣息。經過一番調治,趙玄明的氣血漸漸平復,人也清醒了過來。
"師父,剛才是怎么回事?我怎么在這里?"趙玄明一臉茫然。
"你走火入魔了。"張三豐平靜地說道。
趙玄明臉色大變:"那我的修為..."
"肉身無大礙,靜養幾日便可恢復。"張三豐看著他,"可我擔心的不是這個。"
接下來的幾日,趙玄明果然身體無恙,很快就能正常修煉了。可張三豐卻發現了一個令人憂心的變化。
以前的趙玄明雖然修為一般,但為人謙遜有禮,對師父師兄弟都十分恭敬。可自從那次走火入魔后,他變了。
"師父,我覺得咱們武當的心法有些問題。"一日,趙玄明找到張三豐,"我研究了很多道家典籍,發現了更好的修煉方法。"
張三豐看著他:"哦?你說說看。"
"《太上感應篇》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可我們天天在這山上苦修,有什么用?不如下山去廣收門徒,建立自己的勢力。等我們實力強大了,自然能夠濟世救民,這才是真正的積德行善!"
張三豐搖頭:"修道先修心,心不正則道不成。"
"師父您太保守了!"趙玄明語氣中帶著不屑,"現在是什么時代了?還抱著那些老舊的觀念不放。我看那些官府權貴,哪個不是呼風喚雨?我們有這一身武藝和道法,為什么要窩在這深山里做苦修士?"
張三豐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你覺得修道是為了什么?"
"當然是為了長生不老,為了得道成仙!"趙玄明理直氣壯地說,"不然我們辛苦修煉這么多年是為了什么?"
"那你覺得什么是道?"
"道就是力量,道就是超越凡人的能力!"趙玄明越說越激動,"我們掌握了這些,就應該去改變世界,而不是躲在這里當縮頭烏龜!"
張三豐不再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這個曾經純樸的弟子。
此后的日子里,趙玄明變得越來越狂妄。他開始質疑武當的傳統,質疑張三豐的教導,甚至開始拉攏其他師兄弟,宣揚他的"新理念"。
"師兄們,我們為什么要在這里浪費時間?"一日晚課后,趙玄明對眾人說道,"外面的世界多精彩,我們可以建立自己的門派,可以受萬人敬仰!"
"玄明師弟,這樣說不合適吧?"一位師兄提醒道。
"有什么不合適的?我說的是實話!"趙玄明反駁,"你們看看師父,修煉了這么多年,還不是在這破山上過著清苦的日子?我們跟著他能有什么前途?"
這話傳到張三豐耳中,他依然沒有動怒,只是更加憂心忡忡。
一個月后的一個深夜,趙玄明收拾了行囊,準備偷偷下山。卻在山門處遇到了等候多時的張三豐。
"師父..."趙玄明有些尷尬。
"要走了?"張三豐平靜地問。
"師父,我覺得我們道不同,不相為謀。"趙玄明強自鎮定,"我要去外面闖出一番事業。"
張三豐看著夜空中的星辰,緩緩說道:"你知道為師最擔心什么嗎?"
"擔心我在外面會遇到危險?"
"不。"張三豐搖頭,"為師擔心的是,你已經忘記了什么是真正的道。"
趙玄明不以為然:"師父,您的觀念太陳舊了。這個世界在變化,我們也要跟著變化!"
"是啊,人會變化。"張三豐嘆息,"可有些變化,是墮落。"
"您這是什么意思?"
張三豐轉身看著他:"玄明,你還記得當初為什么要上山修道嗎?"
趙玄明一愣,似乎在努力回憶著什么。
"你當時說,你看到世間太多苦難,希望能夠修得大道,普度眾生。"張三豐繼續說道,"可現在的你,眼中只有權勢和享樂。"
"我現在的想法更現實!"趙玄明辯解。
"現實?"張三豐苦笑,"你覺得追求權勢和享樂就是現實?那你和那些貪官污吏有什么區別?"
趙玄明被說得啞口無言,但依然執意要走。
望著他消失在夜色中的身影,張三豐長嘆一聲。
三年后,有江湖人士來到武當山,帶來了趙玄明的消息。
"張真人,您那個弟子趙玄明,現在可了不得了!"來人滿臉興奮,"他在江南建立了一個教派,信徒無數,富可敵國啊!聽說連朝廷都要給他幾分面子!"
張三豐聽后,卻是一臉凝重。
"真人,您怎么不高興?您的弟子出息了,這不是好事嗎?"
張三豐沒有回答,只是問道:"他現在如何修行?"
"修行?"來人愣了一下,"聽說他現在每天忙著處理教務,哪還有時間修行?不過他現在地位尊崇,要什么有什么,比修行強多了!"
張三豐閉上了眼睛,一行清淚悄然滑落。
那個來人不解地看著這位得道高人,不明白他為什么會流淚。可張三豐心中明白,他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個弟子,更是親眼見證了一個修道人的徹底墮落。
走火入魔真正可怕的,果然不是氣血逆行。而是那個讓張三豐最為痛心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