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文借虛構故事傳遞積極價值觀,呼吁讀者遵紀守法,弘揚友善、正義等正能量
,共建和諧社會。
八十萬積蓄換來的不是天倫之樂,而是一句"房子太小住不下"的逐客令。
"媽,你看這驗孕棒,兩道杠!"劉美美興奮地從衛生間跑出來,手里舉著驗孕棒,臉上滿是喜悅。老王和老伴對視一眼,心里涌起一陣暖流,這是他們盼了多久的好消息。
三個月前,他們剛剛為兒子王強付了八十萬的首付款,買下了這套八十平方米的兩居室。那是他們省吃儉用三十年的全部積蓄,甚至還借了十萬塊錢。當時兒媳還說:"爸媽真是太好了,以后我們就是一家人了。"
現在孫子要來了,老王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但他沒想到,一個月后,兒媳會說出讓他們心碎的話。
那句話真的有那么絕情嗎?
老王和老伴是從農村來的,兒子王強是他們唯一的孩子,也是全村第一個考上重點大學的孩子。為了供王強讀書,老王在工地上干了二十年,老伴在家種地養豬,一分錢都舍不得亂花。王強大學畢業后在省城找到了工作,一個月八千塊錢,在當地算是不錯的收入。
兩年前,王強帶著女朋友劉美美回家過年。劉美美是城里人,父母都有正式工作,長得漂亮,說話溫柔,老王和老伴都很喜歡她。但劉美美的話讓他們心里開始發愁:"叔叔阿姨,我和王強打算結婚,但是我們需要先買房子。現在房價這么高,光靠王強一個人的工資,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買得起。"
老王當時就明白了她的意思?;氐椒块g后,他和老伴商量了一整夜。"咱們的積蓄有七十萬,再借點錢,應該夠付首付了。"老伴雖然心疼,但還是點了點頭:"兒子要結婚,咱們做父母的總不能看著他打光棍。"
于是,老王開始到處借錢。他找了村里的所有親戚朋友,厚著臉皮一家家去說情況。有些人很爽快就借了,有些人推三阻四,還有些人直接拒絕了。老王從來沒覺得借錢是這么難的事情,那些平時稱兄道弟的人,關鍵時刻都躲得遠遠的。
最困難的是去找老王的弟弟借錢。老王弟弟在縣城開了個小商店,生意還不錯,但他一聽說要借錢買房,臉色立刻就變了:"哥,不是我不想幫你,實在是我也不容易。現在生意難做,還要供我家小剛上學,真的拿不出那么多錢。"
老王知道弟弟是有錢的,但人家不愿意借,他也不能強求。最后還是村里的老支書幫了忙,介紹他找了個放高利貸的,利息雖然高一點,但總算湊夠了錢。
拿到這八十萬的時候,老王的手都在發抖。這不僅僅是錢,這是他們一輩子的積蓄,是他在工地上摔斷過腿換來的血汗錢,是老伴在田里曬黑了皮膚種出來的糧食錢,是他們省吃儉用三十年的全部家當。
王強和劉美美看房子的時候,老王和老伴也跟著去了。那是一個新開發的小區,環境很好,綠化做得不錯,周圍還有學校和商場。但價格確實不便宜,每平方米一萬二,八十平方米的房子總價九十六萬,首付就要八十萬。
"爸媽,這個小區真的很好,以后孩子上學也方便。"王強很興奮地介紹著,"而且這是精裝修的,我們買了家具就能入住。"
劉美美也很滿意:"叔叔阿姨,謝謝你們,沒有你們我們根本買不起這么好的房子。以后我一定好好孝順你們,我們就是一家人了。"
聽到這話,老王和老伴心里都很欣慰。八十萬花得值了,兒子有了房子,兒媳也滿意,以后一家人住在一起,其樂融融。
簽合同的時候,老王的手都在抖。售樓小姐很專業地介紹著各種條款,但老王根本聽不懂那些術語。他只知道,自己要在一張紙上簽字,然后把八十萬交出去。那一刻,他想起了自己在工地上摔斷腿的那個下午,想起了老伴在醫院里哭著說"這錢怎么辦"的樣子。
房子買下來后,裝修又是一筆開銷。雖然是精裝修,但還需要買家具家電。老王和老伴又拿出了剩下的一點積蓄,買了基本的家具。劉美美對家具的要求很高,每一樣都要挑最好的,價格也不便宜。老王看著那些標簽上的數字,心里直發憷,但想到這是為了兒子的婚房,還是咬牙買了。
搬進新房子的那天,老王和老伴都很高興。雖然房子不大,但很溫馨,兩個臥室,一個客廳,一個廚房,一個衛生間。王強和劉美美住主臥,老王和老伴住次臥。劉美美還特意做了一桌好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其樂融融。
"爸媽,以后咱們就是一家人了,有什么困難我們一起承擔。"王強舉著酒杯說,"謝謝你們為我們付出這么多。"
老王和老伴都很感動,覺得這八十萬花得值了。能和兒子一家住在一起,能天天見到兒子,這比什么都重要。
但是,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房子雖然有八十平方米,但實際使用面積只有六十多平方米。兩個臥室都不大,客廳也比較緊湊。更重要的是,生活習慣的差異開始顯現出來。
老王和老伴習慣早睡早起,晚上九點就想休息,早上五點就起床。但王強和劉美美都是夜貓子,經常熬夜到十二點,早上要睡到九點。老王早上起來想在客廳看會兒電視,但怕吵醒他們,只能憋在房間里。
更讓老王難受的是,劉美美開始對他們的生活習慣有意見。老王習慣在陽臺上種點菜,但劉美美說影響美觀,讓他把菜都拔了。老伴做飯口味比較重,劉美美又說太咸太油膩,要求她改變做飯方式。
"媽,現在都講究養生,您做菜能不能少放點鹽少放點油?"劉美美很委婉地說,但語氣中透著不滿。
老伴很委屈,她做了一輩子飯,從來沒人說過不好吃。但為了家庭和睦,她還是努力改變,做菜的時候小心翼翼地控制調料??墒遣说?,老王又吃不習慣,經常偷偷在自己碗里加咸菜。
最讓人尷尬的是衛生間問題。家里只有一個衛生間,四個人用確實不太方便。特別是早上,大家都要上班上學,經常需要排隊。劉美美是個愛美的女孩,每天早上要在衛生間里化妝半個小時,經常把老王和老伴憋得不行。
"能不能快一點?我們也要用啊。"老伴有一次忍不住敲門說。
"阿姨,我馬上就好,您再等一會兒。"劉美美的語氣有些不耐煩。
這樣的小摩擦越來越多,雖然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積累起來就讓人很壓抑。老王和老伴開始覺得,在這個家里他們像是客人,什么都要小心翼翼的。
王強夾在中間也很為難。一邊是父母,一邊是妻子,他誰都不想得罪。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越來越向著劉美美。畢竟他們是夫妻,以后還要一起生活一輩子。
"爸媽,你們能不能理解一下美美?她還年輕,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王強這樣對父母說。
但對劉美美,他又是另一種態度:"美美,我爸媽年紀大了,生活習慣確實和我們不一樣,你多包涵一下。他們為了我們買房子,把積蓄都拿出來了。"
劉美美雖然表面上沒說什么,但心里已經開始有想法了。她覺得老王夫婦的存在影響了她和王強的二人世界,影響了她的生活質量。特別是房子本來就不大,四個人住確實擁擠。
這種微妙的家庭關系維持了半年,直到劉美美懷孕的消息傳來。一開始,大家都很高興,老王和老伴更是激動得不行,他們要做爺爺奶奶了。但很快,新的問題就出現了。
"這房子以后肯定住不下了。"劉美美有一天突然說,"等孩子出生,還要嬰兒床、玩具、各種用品,現在的空間根本不夠。"
老王和老伴沒有說話,但心里開始不安起來。他們知道劉美美這話是什么意思,但不愿意往那個方向想。
"要不我們換個大一點的房子?"王強提議道。
"換房子哪有那么容易?咱們現在還欠著銀行貸款呢,哪有錢換房子?"劉美美有些急躁地說。
房間里陷入了沉默,這個話題太沉重了,誰都不知道該怎么解決。
懷孕三個月后,劉美美的態度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她對老王夫婦越來越冷淡,經常一個人待在房間里不出來。
那天晚上,一家人坐在客廳看電視。劉美美突然開口了:"爸媽,我有個想法想和你們商量一下。"
老王和老伴立刻緊張起來,他們從劉美美的語氣中聽出了什么。王強也感覺到了氣氛的異常,放下了手中的遙控器。
"什么想法?"老王小心翼翼地問。
劉美美深吸了一口氣,然后說出了那句話。
那句讓老王夫婦心碎的話。
那句讓他們明白自己真正地位的話。
但那句話究竟是什么?它真的殘忍到讓兩個為兒子付出一切的老人無家可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