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你怎么敢!"母親的尖叫劃破客廳寧靜,手中那一疊嶄新的百元大鈔散落一地。我僵在原地,手還保持著接錢的姿勢。
繼父面色沉靜,眼里卻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悲傷。"這是我第十七次給她錢了,"他輕聲說,目光穿過憤怒的母親望向我,"因為我知道沒人真正在乎過這個孩子的未來。"
母親張嘴欲罵,卻在聽到他下一句話時如被雷擊——"就像當年,沒人在乎過我。"
01:
我叫林小雨,今年十七歲,是個即將高考的高三女生。十歲那年,父親因車禍離世,母親獨自撫養我五年后,遇到了現在的繼父——李志明。
繼父是一家建筑公司的項目經理,工作穩定,收入可觀。他對母親很好,也尊重我,從不干涉我的生活。我們之間保持著一種禮貌而疏遠的關系,就像兩個互不相干的人被迫住在同一屋檐下。
剛開始,我有些排斥他。畢竟在我心中,沒人能取代父親的位置。每當他試圖和我搭話,我總是冷淡回應,有時甚至直接無視。母親因此多次責備我,說我不懂事,不知感恩。
"小雨,李叔叔對我們這么好,你為什么就不能接受他呢?"母親總是這樣問我。
我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或許是因為害怕忘記父親,或許是青春期的叛逆,又或許只是不習慣家里突然多了一個陌生人。
繼父似乎理解我的抵觸,從不強求我改口叫他"爸爸",也不刻意討好我。他只是默默地承擔起了一個家庭頂梁柱的責任,按時回家,定期給母親生活費,偶爾帶我們出去吃飯。
直到高一那年的一個雨夜,我的人生軌跡悄然改變。
那天我參加了晚自習,回家時已經快十點了。天空下著傾盆大雨,我沒帶傘,只能在校門口躲雨。就在我猶豫要不要冒雨回家時,一把黑傘出現在我頭頂。
"上車吧,我來接你。"繼父站在雨中,西裝外套已經濕了一半。
車里,沉默像雨水一樣籠罩著我們。他開得很穩,時不時看看后視鏡里的我。
"你媽媽值夜班,我怕你回來沒人接。"他解釋道,"手機給你發了信息,你沒回。"
我這才想起手機沒電關機了。一陣愧疚涌上心頭,卻不知該如何表達。
"謝謝。"最終我只憋出這兩個字。
繼父點點頭,沒再說話。到家后,他遞給我一條干毛巾,然后轉身去廚房熱了一碗姜湯。
"喝了這個,別感冒。"他放下碗,轉身欲走。
"你…不用等我媽回來嗎?"我忍不住問。
他停下腳步,背對著我說:"我今晚要加班,可能很晚回來。"
直到那一刻,我才意識到繼父那看似簡單的日常背后,有多少我不曾注意的付出。
02:
從那晚開始,我對繼父的態度有了微妙的變化。雖然我們之間的交流仍然不多,但已不再充滿敵意。有時,當他問起我的學習情況,我會簡單地回應幾句;當他周末在家修理東西時,我會主動遞工具給他。
母親看在眼里,欣慰在心里,家里的氣氛也漸漸和諧起來。
直到高二下學期,我遇到了人生中第一個重大轉折點。
那是一個普通的周三,班主任宣布了一個重要消息:學校要組織優秀學生參加全國物理競賽培訓,獲獎者可以優先考慮保送名校。我作為班上的物理尖子生,自然被推薦參加。
"培訓費用每人五千元,"班主任說,"有意向的同學這周五之前交費。"
我心里一沉。五千元對我們家來說不是小數目。雖然繼父工作穩定,但母親一直緊抓家里的經濟大權,每月給我的零花錢很有限。更重要的是,母親一向認為除了課本知識,其他都是浪費時間和金錢的"歪門邪道"。
回到家,我忐忑不安地向母親提起這件事。
"五千塊?"母親皺起眉頭,"參加這些亂七八糟的比賽有什么用?好好復習考試才是正道。"
"但是老師說獲獎可以保送..."
"保送?你以為那么容易?多少人擠破頭都進不去!"母親斷然拒絕,"別想那些不切實際的事,腳踏實地復習才是王道!"
晚飯時,繼父聽到了我們的爭執,但他只是默默吃飯,沒有表態。我以為這事就這么結束了。
第二天放學回家,我發現書包里多了一個信封,里面整整齊齊放著五千元現金和一張字條:"相信自己的選擇。"我立刻認出了繼父的字跡。
當天晚上,我偷偷來到繼父書房,他正在看圖紙。
"謝謝你,李叔叔,"我低聲說,"但我不能要這錢。媽媽會生氣的。"
繼父放下筆,轉向我:"你媽媽是為你好,但有時候,人生需要一些不同的可能性。"他頓了頓,"這錢你拿去,就當是我借你的。以后你有能力了再還我。"
"可是…"
"別讓媽媽知道就行,"他微笑著眨了眨眼,"這是我們之間的秘密。"
就這樣,我帶著繼父給的錢參加了培訓。那段時間,我如饑似渴地學習,最終在競賽中獲得了省二等獎。雖然沒能保送,但這個成績足以讓我在高考報志愿時獲得一些優惠政策。
這次經歷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繼父的支持和信任。他沒有像母親那樣對我的未來妄加判斷,而是給了我嘗試的機會和選擇的權利。
03:
繼父給我錢的事情并沒有就此結束。
高三開始后,學習壓力陡增,班里許多同學都報了課外輔導班。我雖然成績不錯,但數學始終是我的弱項。眼看著離高考越來越近,我心里著急卻無計可施。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聽說市里最好的數學老師開了一個小型輔導班,每周末上課,學費不菲——一個月三千元。我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向母親開口。
"又要錢?"母親正在廚房切菜,刀砧聲突然變得急促,"前段時間那個什么競賽就花了那么多,現在又來?學校老師教的不好嗎?"
"學校老師很好,但班上人太多,我有些問題得不到解答..."
"那就多問幾遍!"母親把菜倒進鍋里,油爆得噼啪作響,"你們這些孩子,就知道花錢,知不知道錢有多難掙?"
我低著頭,不敢再說話。
晚飯時,繼父聽我提起這事,只是安靜地吃飯,偶爾看我一眼。母親繼續數落我不懂事,揮霍錢財。
第二天早上,我發現書桌上多了一個信封,里面是三千元現金和一張紙條:"追求進步永遠不會錯。加油。"
這一次,我沒有猶豫,直接去報了名。
就這樣,繼父開始時不時地偷偷給我塞錢。有時是為了買參考書,有時是為了報名模擬考試,有時只是讓我改善一下伙食或買些學習用品。每次數額不大,但對我來說卻是雪中送炭。
我們從未向母親提起這些事。在她眼里,我只是一個安分守己、不花錢的好學生。
隨著高考臨近,壓力越來越大。有一天晚上,我在房間里復習到深夜,突然感到一陣眩暈。我知道自己最近熬夜太多,身體有些吃不消。
正當我準備休息時,房門被輕輕敲響。繼父端著一杯熱牛奶和一盤水果站在門外。
"休息一下吧,"他輕聲說,"別太累著自己。"
我接過牛奶,感覺有些溫暖流進心里。或許是壓力太大,又或許是繼父這段時間的默默關懷觸動了我,我突然控制不住地哭了起來。
繼父慌了神,小心翼翼地坐在我床邊,猶豫了一下,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怎么了?是不是學習太累了?"
"我...我怕考不好,"我抽泣著說,"媽媽對我期望那么高,我怕讓她失望。"
繼父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你知道嗎?我小時候也很怕讓人失望。"
我抬頭看他,這是繼父第一次提起他的過去。
"我父母早逝,是在姑姑家長大的。"他的聲音很平靜,但我能感受到其中的苦澀,"姑姑家境不好,還有兩個親生兒子要養活。我每天都戰戰兢兢,生怕多吃一口飯,多穿一件衣服,就會成為別人的負擔。"
"后來呢?"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