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訪華有戲?東盟防長會結束前,魯比奧終于等來了和王毅外長會面的機會,在長達1個小時的對話中,魯比奧卻罕見的非常老實。中美外長都談了些什么?特朗普能不能實現訪華呢?
據觀察者網報道,當地時間7月11日,也就是馬來西亞舉行的東盟防長會最后一天,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終于等到了和王毅外長會面的機會,而這也是魯比奧擔任該職位以來首次舉行中美外長會面。
至于國際社會為什么關注此事,因為這事兒說來的確諷刺。魯比奧在特朗普上一任期就有過合作,但當時兩人關系不咋樣,所以沒有得到重用。而在拜登執政期間,魯比奧借助美國政壇對中國意識形態錯誤的立場,大肆抨擊中國,以至于拜登任期內所有針對中國的涉華議案不是魯比奧提名發起,就是他聯合署名,也算是在“反華領域”做到了機制。
不過這樣做的代價,就是喜提中國“黑名單”制裁,而且還是兩次,針對他處罰最嚴重的一項就是不得踏入中國領土。如果是普通政客,這樣的處罰的確有些不疼不癢,因為有些美國政客這輩子都沒來過中國。
但魯比奧不同,特朗普需要他極端的反華立場,但這卻導致他的處境十分尷尬:一方面,中美外交事務溝通就出現了障礙,很多中美問題都無法和中方直接溝通;另一方面,特朗普現在積極喊話訪華,一旦得到中方邀請他卻不能隨行,美國民間也將質疑這位國務卿是否還有在位的必要。這也是為何此次東盟防長會剛開始前就積極喊話中方,希望能夠和王毅外長舉行會晤。
但直到第二天峰會結束前,王毅外長和諸多國家均完成溝通后才選擇會見魯比奧,后者全程也非常老實,完全沒有抹黑中國的囂張氣焰了。
從公布的會議視頻來看,魯比奧全程坐姿端正,兩只手放在桌面上,后背坐得筆直,整體呈現一種不安和拘謹的狀態。而反觀王毅外長卻泰然自若,對話期間語氣輕快松弛,將強大的個人氣場展現的淋漓盡致。
至于中美外長都談了什么,魯比奧在會談結束后火速通過媒體表態,稱和王毅外長取得了“富有成效”的對話,肯定了中美定期舉行高級別接觸對話的重要性,并希望為中美關系持續穩定發展提供助力。
這一番全是正面的夸贊之言確實讓人感到意外,畢竟美國的外交傲慢眾人皆知,魯比奧難得這么老實確實讓人感到詫異。那么王毅外長說了什么讓美方如此“積極熱情”呢?
首先,在中國外交部的通報中顯示,王毅外長在會談期間,開門見山的告誡美方,要通過客觀、理性和務實的態度對待中美關系,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和中方打交道。
這是特朗普上臺近6個月以來,中美雙方首次會談,礙于魯比奧的特殊身份和關稅戰的微妙關系,王毅外長這是在教魯比奧和中方相處的外交之道。這既展現了中國作為大國的寬容和理解,也可以看做是中國在展現軟實力。
除了談及雙邊關系之外,特朗普訪華也是魯比奧此次的重要任務。魯比奧告訴媒體,中美元首在今年進行會晤的可能性很大。
這話說的有些微妙,因為中國只是歡迎特朗普訪華,但沒有發出明確邀請,除了今年的九三閱兵,10月份還有其他峰會可能成為中美元首會晤的機會,所以這番避重就輕的回答有些討巧,也給特朗普挽回了一些面子,畢竟喊話這么久了,就連韓國總統李在明都接到了邀請,特朗普卻還要等到,確實有些掛不住。所以外界認為,魯比奧此行是給特朗普訪華做鋪墊的,為了兩國能夠以更加常態化的方式溝通,進而為中方邀請特朗普訪華創造機會。
總而言之,作為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中美元首會晤本身就是大事,更何況還是美國請求中方邀請的背景下。按照相應的外交流程,雙方高級別的會晤舉行幾次,雙方關系處于平緩狀態之下,領導人會晤才能夠順利進行,基于中美現在的關系,能不能訪華、什么時候訪華,取決于美國接下來如何向中方展現誠意,讓我們拭目以待。【戰旗團隊創作,文責自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