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10日,山陽縣遭遇持續強降雨侵襲,山洪裹挾泥石流咆哮而下。致使重災區延坪鎮全鎮供電中斷,通信受阻,唯一連接外界進出橋梁與道路被洪水沖毀,瞬間淪為“孤島”。
災情就是命令!面對災區與外界救援隔絕的嚴峻現實,常規救援手段完全失效。為保障受災群眾生產生活用電需求,7月11日,國網山陽縣供電公司與延坪鎮政府救災人員組成的聯合搶險隊迅速集結于阻斷的河岸。他們手中緊握著破局的關鍵力量——一架可負重100公斤的重載無人機。發電機、UPS不間斷電源、應急照明設備以及首批緊要救災物資,被精準固定于無人機吊艙之下。
隨著“起飛”指令下達。無人機引擎轟鳴,逆著風雨穩穩升空,穿越洪水阻隔,將維系光明的“火種”精準投送至對岸焦急等待的延坪供電所員工手中。對岸隊員爭分奪秒,迅速架設發電設備,精準操作,在災情核心區域建立起便民電力服務點,為被困的受災群眾點亮了應急照明,保障了手機通信的微弱信號,更送去了危難時刻最珍貴的安心。“感謝供電公司的傾力幫助,有效保障了受災群眾的正常生活,為我們抗洪救災工作提供了關鍵支撐。”延坪鎮政府工作人員說道。
在使用無人機成功開辟空中走廊的同時,山陽公司56名管理干部身先士卒,18個供電所的精銳搶修力量全員壓上在全縣各個受災區域中全力推進搶修復電工作。他們無懼布滿淤泥的極端環境,在交通癱瘓、信息傳遞艱難的條件下,一寸寸摸排線路、清除倒伏樹木、加固桿塔基礎。斷路,斷不了守護萬家燈火的決心;橋垮,阻不斷“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信念。在科技賦能的無人機與搶險隊員的雙向奔赴下,共同在洪峰之上搭建起無形的光明之橋。
“國家電網是最早一批依靠徒步、無人機等方式突破險阻進入核心災區開展專業救援的外部力量,體現了搶險救災的責任與擔當,希望電力部門發揮專業優勢,為全縣防汛救災工作打頭陣!”山陽縣政府主要領導說道。截至目前,累計出動搶修隊伍18支200余人,車輛36臺,投入大型機械7臺,發電機27臺、故障查找儀5臺、無人機8架。5個“共產黨員突擊隊”和2個“青年突擊隊”,56名管理干部、160余名搶修人員克服交通中斷、山體滑坡、信息不暢等困難,白天查災救災,晚上安排次日的搶修方案,地毯式排查災情隱患,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最短時間連續開展災情勘察和復電搶修保供電工作。
災情發生以來,山陽公司以“汛”為令、聞“汛”而動,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魄力與智慧,在群眾心中點亮希望燈火,在抗洪保電最前沿踐行著“雙滿意”的莊嚴承諾。重載無人機翼下的每一次負重飛行,都是對“科技賦能保民生”最有力的詮釋,更是黑暗之中守護光明的堅定誓言。
(通訊員 王晨陽 王森)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