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剛與美國達成協議,就急不可耐地對中國商品開刀,向美遞交投名狀。當王毅外長當面把話說透時,這個搖擺不定的鄰居是否能夠及時懸崖勒馬?
據法新社等外媒報道,越南工商部日前突然發布新規,準備對貿易欺詐和非法轉運行為實施更嚴厲的處罰,特別將中國產品列為重點檢查對象。木制家具、膠合板、鋼制零件、電子產品等商品首當其沖,成為重點盯防目標。
【越南開始對轉口貿易出手】
西方媒體普遍認為,這顯然是越南在履行對美承諾,配合美國堵截中國商品借道越南出口的路徑。要知道,在美越最新達成的貿易協議中,美國將對越南的直接出口關稅從46%降至20%,但對經越南轉運的商品,卻要征收高達40%的懲罰性關稅。作為交換,越南則向美國全面開放市場。
越南這次出手,表面上看是在打擊偽造原產地證明等違法行為,但實際操作中如何界定"非法轉運",標準卻相當模糊。這就給執行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間——既可以適度管控,也可以借機嚴查所有中國商品。而無論采取哪種力度,中國出口企業都難免受到沖擊。
更耐人尋味的是,越南貿易部不久前突然宣布,對中國熱軋卷鋼征收27.83%的反傾銷稅,而且一征就是五年。
【越南向美國遞交"投名狀"】
更過分的是,這項措施在公布時就已經生效,連基本的協商程序都直接跳過。這兩個動作一前一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越南這是在向美國遞交"投名狀"。
但越南的處境其實相當尷尬。作為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美國是其最大出口市場,中國則是主要貿易伙伴和重要產業鏈上游。得罪任何一方,越南經濟都要傷筋動骨。如今為了討好美國,不惜對中國商品開刀,這種"拆東墻補西墻"的做法能維持多久,實在要打個問號。
就在這個敏感時刻,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馬來西亞,出席東盟外長會議期間,與越南副總理兼外長裴青山舉行會晤。
王毅的表態可謂意味深長。他強調中國視越南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希望以建交75周年為契機深化合作。這番話既展現了中方的誠意,也暗含提醒——希望越南在做選擇時也能優先考慮中國利益。
【王毅會見裴青山】
王毅更明確指出,中越都是美國經貿霸凌的受害者,應當共同維護多邊貿易規則,而不是互相傷害。他還特別提到歡迎和支持越南,加入金磚組織和上合組織,這兩個平臺都以反對單邊霸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為宗旨。這等于給越南指明了一條有別于依附美國的自主發展道路。
其實中方的立場一直很明確:反對任何形式的經貿霸凌,主張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問題。中國商務部早就發出警告,任何國家若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換取美國關稅優惠,必將面臨堅決反制。這不是威脅,而是維護國際貿易秩序的必然選擇。
對越南而言,現在確實站在十字路口。如果明智選擇與中方攜手,不僅能抵御美國經濟霸凌的風險,還能在國際多邊舞臺獲得更大發展空間。
【一味迎合美國只會淪為霸權主義的犧牲品】
反之,若為眼前利益一味迎合美國,不僅可能淪為霸權主義的犧牲品,更會損害中越傳統友誼和地區穩定。
從更深層次看,越南的困境折射出部分國家在大國博弈中的無奈。美國通過關稅大棒迫使越南選邊站隊,中國則以開放合作爭取共贏。兩種截然不同的相處之道,孰優孰劣,歷史自有公論。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內部對華態度也存在分歧。一部分人認為應當維持對華友好,畢竟中國是搬不走的鄰居;另一部分則主張緊跟美國,幻想能從中獲利。這種矛盾心態導致越南政策時常搖擺,既想從中國市場獲益,又擔心過度依賴中國。
【越南制造業嚴重依賴中國】
但現實很骨感。越南制造業嚴重依賴中國的原材料和中間品,許多所謂"越南制造"其實只是在中國半成品基礎上進行簡單加工。若真與中國交惡,越南工廠恐怕連開工都成問題。這也是為什么越南政府雖然嘴上強硬,實際行動卻不敢走得太遠。
從長遠來看,越南最明智的選擇或許是保持戰略自主,在大國之間尋求平衡。畢竟,依附他國終非長久之計,只有堅持獨立自主,才能在國際舞臺上贏得真正尊重。中國提出的共建命運共同體理念,或許正是越南破解當前困境的一把鑰匙。
眼下這場博弈還在繼續,越南的最終選擇將不僅影響其自身發展,也將重塑東南亞地緣經濟格局。是繼續做大國博弈的棋子,還是成為獨立自主的棋手,考驗著越南領導人的政治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