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創作申明:本文非紀實,情節虛構處理,望理性閱讀,謝謝您的支持。
女白領周玉蓉花90萬,在市郊區買下一套房。身邊的人都說她瘋了,這房子頂多50萬。
可是誰也沒想到,一個簡單的地板滲水問題,里面竟然暗藏一個大秘密,并且改變了她人生的軌跡……
四月,南方的春天異常潮濕,空氣中都有一股發霉的氣味。
周玉蓉站在客廳中央,望著墻角那片滲水的地板,手里拎著一塊吸水抹布,神情有些疲憊。
整個屋子,就墻角附近的地板上有問題,每隔一兩個小時會冒出水珠,怎么擦也沒用。
她蹲下身,將那攤水吸干,又在上面鋪了一層防水材料,這是她特意買來的。可過了大半天,水還是會滲出來。
這已經是第三次被租客投訴地板漏水了。
她其實早該親自來看看的,但工作太忙了,每天加班到晚上十點才回家。
她是某外企公司的中層管理,負責一個地區的銷售團隊。說白了,既要帶人,又要自己跑業績,好不容易抽出時間來看看,卻發現房子的“毛病”,比她想象中還要棘手。
這套房子是她三個月前買下的,位于城市西南郊區一處老舊社區。
這里的房子大多是自建兩層小樓,樣式各異,街巷蜿蜒,置身于此,仿佛回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
她買下這棟房子時,身邊的人都覺得她瘋了。
“你花九十萬買這么遠的房?郊區地段差,交通又不方便……”她母親得知此事后在電話里氣得不輕。
單位里一個女同事也說,“你買在市區小戶型都比這個強吧,何必搞這種‘破屋’投資?這房子頂多50萬,你虧大了。”
但她并不在意這些聲音。
作為一個大學畢業十年的職場女性,她早就有自己的主見。
靠著不懈努力,她二十七歲就升到了部門主管,手下管著二十來號人。雖然升職了,但生活節奏加快了不少,每天不是忙著開會就是在出差的路上。她已經很久沒有坐下來好好吃一頓飯了,更別說約會談戀愛。
父母一直催她結婚,說她是“剩女”,說她再挑下去就沒人要了。可她知道,她不是不愿意結婚,而是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找到合適的。
她在銀行存了一筆錢,利息低得可憐。本來計劃等年底換輛車,但一次偶然的聚會改變了她的想法。
那天是周六,大學室友劉倩約她去家里吃飯。
劉倩嫁得早,丈夫是城建局的一個中層,家里住在郊區的一個老社區。雖然那里地段不算好,但人口密度小,周圍綠化多,環境清幽,生活節奏很慢,這讓周玉蓉無比羨慕。
在外人看來,她是個女強人,其實,她何嘗不想有個歸宿,有個溫馨的家,讓自己的生活節奏慢下來。
吃飯時,劉倩神秘兮兮地告訴她一個“內部消息”。
“聽我老公說,這一帶將來不久有地鐵規劃,地皮肯定要動。說不定哪天一動工就拆遷。到時候你想再買都買不到。”劉倩一邊夾菜一邊說,“現在還有人低價賣房子,你要是有閑錢,真可以考慮下。”
她心里一動。買房投資她不是沒想過,但市區房價太高,一套小戶型都要兩百多萬。眼下這個機會,九十萬就能買一棟兩層小樓,萬一真拆遷,回報不止一倍。
“附近有人賣房嗎?”她問。
“巧得很。”劉倩眨了眨眼,“就我家這條街,有一戶人家急著出手。好像是家里有人生病,急需用錢。”
她點點頭:“要是房子還不錯,我可以看看。”
第二天,她抽空去看房。
那房子就在劉倩家斜對面,是一棟老式磚混結構的二層小樓,院子不大,種著幾棵老橘子樹,圍墻爬滿藤蔓。雖說外觀不新,但屋子整體結構看起來還結實,采光也不錯。
正在她仔細打量時,從屋里走出一個身影。
那人一眼看到她,愣了一下,然后笑了。
“你是……周玉蓉?”那人開口。
她也愣住了,瞇眼認了幾秒:“王貴?”
王貴,是她大學時的學生會干部,體育系的,個子高高的,皮膚有點黑,說話總帶笑意。
她記得那年冬天自己因為父親生病,日子很難熬,她沒了生活費。王貴發現她不對勁,得知她情況后,帶她去勤工儉學中心,給她找了一個打掃教室兼職。
那段時間,她靠著那份工作撐過了一個學期。
“真巧啊。”她笑了,“原來這房子是你家的?”
“是啊。”王貴撓撓頭,神色有些尷尬,“地基是我爺爺的,房子是十幾年前蓋的。現在我爸媽身體都不好,需要錢看病,我就想著賣掉這房子。”
“你一個人住這?”她問。
“不是,我平時在市里打工,這房子一直空著。”
他們在院子里聊了好一會兒。王貴沒談房價,只說愿意便宜點處理掉。
他看著她的眼神,帶著一點學生時代那種靦腆和敬意。
她沒有討價還價。她記得王貴的好,也理解他此刻的無奈。
九十萬對她來說并不輕松,但她有積蓄,也做過功課,這片區域確實有城市發展規劃,一旦地鐵落實,房價起碼要翻一倍。
于是,她點頭簽了合同,當場轉賬。
整個過程干脆利落。
“你不問問我房子有沒有問題?”王貴當時問。
“你要是覺得有問題,會賣給我嗎?”她反問。
王貴苦笑了一下,沒有再說什么。
她拿到鑰匙的那一刻,心中居然有一絲異樣的安定。這里遠離市區喧囂,她很滿意。
她原本想把房子簡單翻修后出租,等幾年行情起來再說。
于是她請了裝修隊粉刷了墻面,更換了水電管線和廚房衛生間的設施。外觀沒怎么動,保留了原來的老式格局,她覺得這樣反而有味道。
可沒想到,裝修不到一個月后,租出去的第一批租客就打來電話,說客廳墻角滲水。
起初,她以為是春季濕氣太重,加之舊房子的地面沒做防潮層,便叫了施工隊補了防水,還貼了地板革。
沒想到問題依舊,租客仍然在投訴滲水的問題。
她才意識到,房子可能真的有問題。
猶豫一番后,她終于決定給王貴打電話。
電話接通后,她也不寒暄,開門見山:“你當初賣我房子時,知道這屋子有問題嗎?”
王貴沉默了兩秒,說:“……我不知道漏水的事,要是有,我肯定告訴你。”
“那現在怎么辦?”
“我……我出五萬塊賠你。”他聲音低下去,“真的很抱歉。”
“算了。”她輕嘆一口氣,“我不是來要補償的,只是想了解下情況。”
掛了電話,她決定找劉倩幫忙。
劉倩當年學的土木工程的,雖然現在沒做這行,但基礎知識還在。
劉倩了解情況后,她皺著眉頭:“你這事兒,有點怪……要不找施工隊挖開看看,說不定下面有什么暗管、泉眼,甚至……掩埋物……”
“掩埋物?”她一怔。
“別想太多,我就是隨口一說。”劉倩笑了笑,“我們這一塊地勢低,很大可能是下面有泉眼。”
她聽了后點點頭,內心卻有種莫名的不安。
三天后,施工隊來了。
天剛蒙蒙亮,街巷還帶著露水的清冷,周玉蓉就守在房子門口。劉倩也過來了,穿著牛仔褲和一件灰色T恤,背著一個工具包,眼神銳利,神情認真。
“我們從漏水點附近下鏟,先看是不是地基破損。”帶頭的師傅姓李,是劉倩朋友介紹的老施工,經驗豐富,做事穩重。
鐵鍬一下下地砸進地板下,碎石飛濺,泥土翻開。
起初并沒有發現什么異常,只是地基確實有些老化,有些潮氣從泥土里泛上來。但就在挖到約四十公分深的時候,鐵鍬忽然撞上一個硬物。
“咣”的一聲,所有人都停下動作。
李師傅蹲下,用手刨開周圍泥土,一個金屬邊角逐漸顯現出來。
“這……像是個鐵箱子。”他說,聲音也低了下來。
箱子呈灰黑色,表面已經銹蝕斑斑,但形狀完整,長約四十公分,像舊時代裝工具或貴重物品的那種軍用鐵盒。
“先別動。”劉倩謹慎地掏出手機拍了幾張照片,然后蹲下來看了看鎖扣位置,“沒有上鎖,應該能打開。”
在幾人注視下,李師傅小心翼翼地掀開蓋子。
當箱子打開后,眾人都傻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