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就最后一單,我看了下是順路的。
跑完這趟,就回來給你和豆豆帶他最愛吃的那家小餛飩。”
這是三年前那個暴雨夜,丈夫李維留給蘇晴的最后一句話。
聲音隔著電話,被嘩嘩的雨聲沖刷得有些模糊,但那份獨有的溫柔和擔當,卻清晰地烙印在蘇晴的記憶里。
然而,這一等,就是三年。
三年后的今天,又是一個大雨滂沱的夜晚。
蘇晴站在寫字樓的屋檐下,看著手機屏幕上跳出的網約車信息,全身的血液仿佛在一瞬間凝固了。
01.
李維和蘇晴的愛情,沒有太多轟轟烈烈。
他們是大學同學,從青澀的校園戀情,一步步走到婚姻的殿堂,平淡卻安穩。
李維性格老實本分,在一家物流公司做調度,勤勤懇懇;蘇晴則是一家小公司的行政,性子溫和善良,鄰里之間誰家有事,她都樂意搭把手。
婚后,兒子豆豆的降生,給這個小家庭帶來了無盡的歡樂,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壓力。
為了能讓妻兒過得更寬裕些,李維在白天八小時工作之外,選擇成為一名兼職的網約車司機。
蘇晴心疼他。
每個深夜,她都會算著時間,給李維留一份熱騰騰的飯菜。
那晚,又是將近十一點,李維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
蘇晴立刻從廚房端出溫著的紅燒肉和米飯。
“快吃吧,今天累壞了吧?”她一邊說,一邊給李維遞上筷子。
李維扒拉了兩口飯,像是恢復了些力氣,從口袋里掏出幾張疊得整整齊齊的百元鈔票,放在桌上。
“老婆,你看,今晚生意不錯。
再攢兩個月,就能給豆豆報那個他喜歡的樂高課了。”他黝黑的臉上帶著一絲滿足的笑容,眼里的疲憊似乎都被對未來的憧憬沖淡了。
蘇晴沒說話,只是默默地拿起桌上的活絡油,走到他身后,輕輕地為他揉捏著僵硬的肩膀。
“錢慢慢賺,別把身體累垮了,我和豆豆不能沒有你。”她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李維反手握住她的手,感受著那份溫暖。
“知道啦,你老公我身體好著呢,放心。”
那時的他們,以為日子就會這樣,在辛苦卻充滿希望的奔波中,一點點變得更好。
他們從未想過,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會將這一切徹底沖垮。
02.
三年前的七月十二日,是這座城市有氣象記錄以來,單日降雨量最大的一天。
傍晚時分,天空就已黑得如同午夜。
豆大的雨點砸在窗戶上,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響,狂風卷著樹葉,在城市的高樓間嗚咽。
李維開著他那輛銀灰色的國產轎車,已經跑了三個小時,正準備收車回家。
蘇晴打來電話,語氣里滿是擔憂:“阿維,雨太大了,快回來吧,別跑了。”
“嗯,正準備回呢。”李維一邊小心地開著車,一邊回答。
就在這時,他的手機APP響起了一個特殊的提示音——一個從市郊軟件園到市中心醫院的訂單,因為惡劣天氣,平臺給出了三倍的溢價。
對于把每一分錢都算計著用的小家庭來說,這筆錢相當可觀。
他猶豫了一下。
“老婆,來了個大單,路程也不算太繞。
我送完這個就馬上回。
放心吧,我開得慢,安全第一。”
“那你一定小心,到地方了給我打電話。”蘇晴無奈,只能再三叮囑。
“放心吧,就最后一單,我看了下是順路的。
跑完這趟,就回來給你和豆豆帶他最愛吃的那家小餛飩。”
這是他們最后的通話。
蘇晴抱著豆豆,在客廳里看電視,可心思全在窗外的風雨聲和手機上。
十點,十一點,十二點……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李維的電話,再也沒有打來過。
她撥過去,起初是無人接聽,到后來,直接變成了冰冷的關機提示音。
一種滅頂的恐慌籠罩了蘇晴。
她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安慰自己,也許是手機沒電了,也許是雨太大,他找了個地方休息。
然而,天亮了,風雨漸歇,李維和他的那輛銀灰色轎車,卻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再也沒有回來。
03.
李維失蹤后的日子,是蘇晴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光。
她報了警,警方立了案,調取了李維失蹤當晚的所有監控,卻只發現他的車在駛向市郊軟件園的一處高架橋后,就消失在了下一個監控探頭的視野里。
那段幾公里的路程,成了無法解釋的盲區。
沒有事故報告,沒有求助電話,沒有勒索信息。
一個人,一輛車,就這么憑空消失了。
日子還得過。
蘇晴辭去了清閑的行政工作,換了一份薪水更高但更辛苦的銷售職位。
她收起了所有的軟弱,一個人扛起了家庭的重擔,既當爹又當媽。
鄰居們都說,蘇晴像是變了一個人,從前那個溫和愛笑的女人,變得堅韌而沉默,只有在看著兒子豆豆時,眼神里才會流露出往日的溫柔。
但她從未放棄過尋找李維。
三年來,她幾乎每個月都會去派出所,詢問案件的進展。
負責這個案子的張警官,一個快五十歲的老刑警,從最初的公事公辦,到后來也為這個女人的執著而動容。
他給了蘇晴自己的手機號,告訴她有任何可疑線索,隨時可以聯系他。
蘇晴把尋人啟事貼滿了城市的大街小巷,在網絡上各個失蹤人口論壇發帖。
她關注著每一條社會新聞,害怕看到任何關于無名尸體或廢棄車輛的報道,卻又矛盾地期盼著能從中找到一絲線索。
曾經受過她幫助的鄰里們,也反過來幫助她。
樓下的王阿姨經常幫她照看放學的豆豆,對門的夫妻總會多做一份晚飯給她送來。
這些善意,是支撐著蘇晴走過這漫長一千多個日夜的微光。
她堅信,像李維那樣好的人,一定不會就這么無聲無息地消失,他一定在某個地方,等著她去找他。
04.
三年后的今天,同樣的暴雨,仿佛是命運的輪回。
公司臨時通知加班,蘇晴走出寫字樓時,已經錯過了最后一班回家的公交車。
看著眼前白茫茫的雨幕,她嘆了口氣,無奈地打開了手機上的網約車軟件。
等待的圈圈轉了兩分鐘,終于,一個司機接單了。
蘇晴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司機信息,準備記下車牌號,以便在雨中尋找。
然而,就在她的目光觸及屏幕上那串由字母和數字組成的字符時,她的心臟猛地一停。
江A·LW117。
L,是李。W,是維。117,是他們的結婚紀念日,11月7日。
這是李維當初選車牌時,特意花心思挑選的號碼,是獨屬于他們之間的小小浪漫。
蘇晴的呼吸瞬間變得急促,她死死地盯著那個車牌號,全身的血液沖上頭頂,又在瞬間褪去,手腳一片冰涼。
她以為是自己思念過度,出現了幻覺。
她用力地眨了眨眼,退出了APP,又重新點進去。
那串刻在她骨子里的車牌號,依然清晰地顯示在那里,后面跟著的車型信息——銀灰色國產三廂轎車,也和她家那輛一模一樣。
而地圖上那個代表著車輛的小藍點,正在幾公里外,不緊不慢地向著她的位置移動。
一瞬間,無數種可能在蘇晴腦中炸開。
是巧合?
是系統漏洞?
還是……
她的身體開始不受控制地顫抖,但常年獨自面對困境的經歷讓她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她沒有取消訂單,而是用顫抖的手指,劃開手機通訊錄,找到了那個爛熟于心的號碼。
電話接通了。
“喂,張警官嗎?”蘇晴的聲音帶著她自己都未曾察覺的劇烈顫抖,“是我,蘇晴……我找到他了……不是,我找到他的車了!”
05.
電話那頭的張警官在聽到“江A·LW117”這個車牌號時,沉默了足有五秒鐘。
他豐富的經驗讓他立刻意識到,這件事絕不尋常。
他沒有質疑,而是用一種沉穩而有力的聲音安撫道:“蘇晴,你聽我說,保持冷靜,不要取消訂單。告訴我你現在的位置,待在原地不要動,我們馬上到。”
掛斷電話,蘇晴緊緊地攥著手機,手心里全是冷汗。
她站在寫字樓大堂的玻璃門后,看著外面傾盆的雨,感覺自己像是在做一場光怪陸離的夢。
不到十分鐘,兩名穿著便衣的年輕警察就趕到了她身邊,其中一人對她低聲說:“蘇女士,我們是張隊派來的。您別緊張,就當是正常等車,一切有我們。”
有了警察在身邊,蘇晴緊繃的心神稍稍安定了一些。
她看著手機地圖上那個越來越近的小藍點,每一次閃動,都像是在敲擊著她的心臟。
終于,一輛銀灰色的轎車沖破雨幕,緩緩地停在了寫字樓的門口。
車燈的光柱在積水中拉出長長的倒影,那串熟悉的牌照,在雨水的沖刷下,顯得異常清晰。
就是那輛車。
一名便衣警察對她點了點頭,示意她上前。
蘇晴感覺自己的雙腿如同灌了鉛一般沉重,她深吸一口氣,拉開了后座的車門。
另一名警察則不動聲色地拉開了副駕駛的門。
車內的燈應聲亮起。
蘇晴彎腰,抬頭,看向駕駛座上的人。
那一瞬間,她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所有的聲音、所有的思緒都被抽空,只剩下眼前那張臉。
她愣住了,徹徹底底地愣在了那里,仿佛靈魂都被抽離了身體。
“怎么會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