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曉曉,你又要請陳主管吃飯啊?”同事小王探著頭問我。
“嗯,這不是月底了嘛。”我一邊整理桌上的文件,一邊回答。
“你這都堅持快兩年了吧?”
“是啊。”我笑了笑,“習慣了。”
小王搖搖頭:“你說你一個月就那點工資,還總請領導吃飯,圖啥啊?”
我停下手里的動作,認真地說:“圖啥?圖個心安吧。”
誰能想到,就是這個“圖個心安”的習慣,讓我在某個晚上,坐在高檔餐廳里,看著眼前西裝革履的男人,整個人都愣住了。
01
我叫林曉,24歲,大學畢業半年就進了現在這家醫療器械公司做銷售。說實話,剛開始我對銷售這行一竅不通,每天都戰戰兢兢的,生怕出錯。
入職第二個月,我就闖了個大禍。
那天我去拜訪一個重要客戶,把報價單給弄丟了。客戶本來就對我們公司半信半疑,這下更是要取消合作。我急得眼淚都快出來了,不知道怎么和公司交代。
就在我六神無主的時候,陳主管出現了。
“別急,我來處理。”陳主管拍拍我的肩膀,語氣很平靜。
他當場給客戶重新做了一份更詳細的方案,還承諾了一些額外的售后服務。客戶看在陳主管的面子上,最終還是簽了合同。
回到公司,我以為陳主管會狠狠批評我,沒想到他只是說:“新人都會犯錯,下次注意就行。”
“陳主管,真的謝謝你。要不是你,我肯定被開除了。”我紅著眼眶說。
“行了,別哭哭啼啼的。”陳主管笑著擺擺手,“好好干,以后這種低級錯誤別再犯。”
當天晚上,我怎么也睡不著。陳主管幫了我這么大忙,我總得表示點什么吧。第二天一早,我就鼓起勇氣去找他。
“陳主管,我想請你吃頓飯,謝謝你昨天幫我。”
陳主管正在看文件,聽到我的話抬起頭:“吃飯就算了,你一個小姑娘家,別總想著花錢。”
“不行,我必須請。”我堅持道,“你不答應我心里不踏實。”
陳主管看我態度堅決,想了想說:“那行吧,不過別去太貴的地方。”
那天晚上,我們去了公司樓下的一家小餐館。菜不算豐盛,但我點得很用心。吃飯的時候,陳主管跟我聊起了他的家庭。
“我家里有兩個孩子,老大上初中,老二上小學。”陳主管夾了口菜,“這年頭養孩子不容易,光是培訓班一個月就得好幾千。”
聽他這么說,我心里更加感動。陳主管家里負擔這么重,還幫我解決工作上的麻煩,真的是個好人。
“陳主管,以后我每個月都請你吃頓飯,就當是感謝你對我的照顧。”我認真地說。
“別,真的別。”陳主管連忙擺手,“你工資本來就不高,哪能總讓你破費。”
“不多,就一頓飯的錢。而且我也想多向你學習。”
陳主管看我說得誠懇,最終還是點了點頭:“那行,但是得說好,不能去貴的地方。”
就這樣,我和陳主管的月度聚餐開始了。
從那以后,每個月最后一個周五成了我們固定的聚餐時間。
陳主管人很好,每次吃飯都不讓我多花錢。有幾次我想換個好點的餐廳,他都不同意。
“就在這兒挺好的,菜好吃不貴。”陳主管總是這么說。
有一次我去上洗手間,回來發現他已經把賬結了。
“陳主管,說好我請客的。”我有些不好意思。
“偶爾一次沒關系,你一個小姑娘,讓你總花錢我心里過意不去。”
除了不讓我破費,陳主管在工作上對我也特別照顧。他教我怎么分析客戶心理,怎么做銷售方案,怎么處理客戶的異議。
“做銷售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一次吃飯時,陳主管問我。
“產品知識?”我試探著回答。
陳主管搖搖頭:“是真誠。客戶能感受到你是不是真心為他著想。你把客戶當朋友,客戶自然也會把你當朋友。”
這些話對我幫助很大。在陳主管的指導下,我的業績越來越好,也漸漸在公司站穩了腳跟。
我們的關系也越來越像朋友。我會給他帶老家的特產,他會關心我的生活。
“曉曉,有男朋友了嗎?”有一次他突然問我。
“還沒有。”我有些臉紅。
“要找就找個踏實的,別看那些花里胡哨的。”陳主管像個大哥哥一樣叮囑我。
同事們都很羨慕我能有這樣的主管。
“林曉,你真是走運,攤上這么個好領導。”小王經常這么說。
“是啊,陳主管對我特別好。”我也覺得自己很幸運。
兩年時間很快過去了,我們的月度聚餐從沒中斷過。我把這當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也以為會一直持續下去。
02
最近幾個月,我發現陳主管有些不對勁。
首先是接電話的習慣變了。以前他接電話都是在辦公室里,現在經常走到走廊上或者樓梯間,聲音壓得很低。
有一次我正好要找他匯報工作,走到辦公室門口就聽到他在說:“這個時間點不太合適,等等再說。”
我敲了敲門,陳主管趕緊掛了電話。
“陳主管,我想匯報一下李總那邊的項目進展。”
“好,你說。”陳主管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還有一個變化是,他開始讓我整理一些以前不需要我接觸的資料。
“曉曉,你幫我把這兩年的客戶檔案整理一下,按照合同金額排個序。”
“好的。不過陳主管,你要這些做什么?”
“公司要做個總結,年底匯報用。”陳主管隨口解釋道。
但是我覺得不太對。這種資料一般都是財務部門負責,怎么會讓我來整理?
更奇怪的是,最近經常有外地來的人找陳主管開會。這些人我都不認識,陳主管也從來不介紹。他們總是在會議室里待很久,有時候還能聽到激烈的討論聲。
有一次我送文件到會議室,看到里面坐著三個人,都穿著正裝,看起來很正式。陳主管看到我進來,明顯有些緊張。
“你把文件放這兒就行了。”他快速說道。
我放下文件正要離開,聽到其中一個人說:“這個方案需要再仔細研究一下...”
雖然我很好奇,但也不好多問。
最讓我擔心的是,陳主管最近總是心事重重的樣子。以前他總是笑呵呵的,現在經常看到他皺著眉頭發呆。
“陳主管,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煩心事?”有一次月度聚餐時,我忍不住問他。
“沒什么,就是工作上的事比較多。”陳主管笑了笑,但笑容看起來很勉強。
“如果有什么需要幫忙的,你盡管說。”
“你一個小姑娘能幫什么忙。”陳主管擺擺手,“好好做你的銷售就行了。”
雖然陳主管這么說,但我心里總覺得要有什么大事發生。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讓我很不安。
03
那個周一的早晨,我永遠忘不了。
我剛到公司,就看到同事們在小聲討論什么。小王看到我,趕緊走過來。
“曉曉,你聽說了嗎?陳主管要走了。”
“什么?”我以為自己聽錯了。
“真的,他剛才在部門會議上宣布的。說是要去華德公司發展。”
我的腦子一下子懵了。陳主管要走?這怎么可能?他在我們公司發展得挺好的,為什么要跳槽?
中午的時候,陳主管找到我。
“曉曉,我有件事要告訴你。”
“我聽說了,你要去華德公司。”我的聲音有些顫抖。
“是的。”陳主管點點頭,“那邊給了我一個更好的機會。”
“什么時候走?”
“這周五就是最后一天了。”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這么快就要走了?
“那我們這個月的聚餐...”
“提前一點吧,就明天晚上。”陳主管說,“我想去那家新開的川菜館,聽說味道不錯。”
第二天晚上,我早早來到川菜館。這家餐廳比我們平時去的地方要高檔一些。
陳主管到的時候,我發現他看起來很疲憊,而且一直在看手機。
“陳主管,你最近是不是特別忙?”我問。
“嗯,有些事情需要處理。”陳主管把手機放到一邊,“點菜吧。”
整頓飯,陳主管都顯得心神不寧。平時他總是很健談,今天卻話很少。手機響了好幾次,他都拿到外面去接。
“陳主管,華德公司是做什么的?”我試著問他。
“也是醫療器械,不過規模比我們公司大一些。”陳主管的回答很簡短。
“那你過去負責什么工作?”
“還是銷售管理。”陳主管看了看手機,“曉曉,我去接個電話。”
他又走到外面去了。透過玻璃,我看到他在打電話,表情很嚴肅,還做了幾個手勢。
快吃完的時候,陳主管突然變得很嚴肅。
“曉曉,我有句話必須跟你說。”
“你說。”
“以后別聯系我了。”陳主管看著我的眼睛,“這是為了你好。”
我愣住了:“為什么?我們不能做朋友嗎?”
“不是不能,是不合適。”陳主管搖搖頭,“我們以后各有各的路要走。”
“可是...”
“沒有可是。”陳主管的語氣很堅決,“答應我,以后別聯系我。”
我看著陳主管認真的表情,雖然不理解,但還是點了點頭。
那天晚上,我哭了很久。不明白為什么一個這么好的人,要這么決絕地斷絕聯系。
陳主管走后的第一個周末,我忍不住給他發了條微信:
“陳主管,你在新公司還適應嗎?”
消息發出去很久,沒有回復。
第二天,我又發了一條:
“陳主管,我想你了。”
還是沒有回復。
我試著打電話,響了幾聲就被掛斷了。再打,直接是忙音。
我這才明白,陳主管是真的不想和我聯系了。
那段時間我特別難受。不明白為什么連朋友都不能做了。是我哪里做得不好嗎?還是他真的把我忘了?
新來的主管比陳主管年輕不少,是個海歸。他的管理風格和陳主管完全不同,更加嚴格和數據化。
“林曉,你的客戶回訪報告格式不對,重新做。”
“林曉,這個方案的邏輯有問題,再想想。”
張主管的要求確實更高,剛開始我很不適應。不過陳主管教給我的那些東西發揮了作用,我的業績依然很穩定。
“看不出來,林曉你的基礎挺扎實的。”張主管有一次這么評價我。
“是陳主管教得好。”我說。
“陳主管?就是之前的那個主管?聽說他去華德了。”
“是的。”
“華德最近發展很快,在我們行業里挺有名的。”張主管若有所思地說。
04
幾個月過去了,我漸漸適應了張主管的管理風格。雖然嚴格,但我確實學到了不少東西。
只是偶爾路過那些和陳主管一起吃過飯的餐廳,還是會想起他。不知道他在華德過得怎么樣,會不會想起我們的那些聚餐。
半年后,我明顯感覺到公司的氣氛有些緊張。
首先是華德公司開始和我們爭奪客戶。他們的報價很有競爭力,服務也很周到,搶走了我們不少單子。
“華德這是要跟我們正面競爭啊。”張主管在部門會議上說。
“他們怎么這么了解我們的業務模式?”小王疑惑地問。
“可能是挖了我們的人吧。”有同事猜測。
我聽到這話,不由得想起了陳主管。他現在就在華德工作,會不會...不對,陳主管不是那種人。
公司的高層也開始頻繁開會。有幾次我路過會議室,都看到老板和幾個副總在激烈討論什么。
“現在的形勢很嚴峻啊。”小王私下跟我說,“聽說我們的市場份額被華德搶了不少。”
“不會吧,我們公司這么大。”
“大也沒用,華德現在勢頭很猛。我聽說他們背后有資本支持,準備大舉進軍我們這個領域。”
果然,沒過多久就有傳言說華德要收購我們公司。
開始大家都不相信,覺得這不可能。我們公司雖然不算特別大,但也有十幾年的歷史了,怎么可能輕易被收購?
但是傳言越來越多,連具體的收購價格都有人在議論。
“聽說華德出價兩個億。”
“不止吧,我聽說是三個億。”
“不管多少錢,反正我們要被收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