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想拉攏東盟,殊不知卻是令中國和東盟更加靠近。
美國萬萬想不到,中國竟然借此便拉攏到這么多國?看來特朗普的關稅強征要“流產”了。
美國算盤,打錯了
東盟的會議場,魯比奧卻是上前了,而目的很簡單,試圖借“關稅大棒”威壓東盟國家“選邊站隊”。
然就在魯比奧啟程之前,美國對東南亞的關稅大棒已然揮下:馬來西亞25%、印尼32%、泰國柬埔寨36%的稅率正引發東盟不滿。
但既然美國派出魯比奧,顯然這中美的戰場已經來到東盟。
縱然魯比奧宣稱東南亞是特朗普政府的“重點區域”,承諾“未來50年的故事將在這里書寫,但東盟卻是不買賬了。
除去美國突然對東盟各國強征關稅導致措手不及,馬來西亞外長一句“看清誰是真朋友”的暗諷,越南因稅率從11%突漲至20%的憤怒,都暴露出美國信譽的崩塌。
簡單來說,魯比奧試圖拉攏東盟對抗中國的計劃,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反倒是中國卻是在東盟會議之上,“核心地位”顯現出來了。
閉門會談中,72歲的王毅展現出令人嘆服的外交智慧與耐力。在48小時內連開18場會議后,他仍以清晰邏輯向美方劃出三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這首先便是直指特朗普政府對華認知的扭曲,批評其將中國標簽化為“戰略競爭對手”的狹隘。
緊跟便是揭露美國對華145%關稅的荒謬,質問軍事威懾,好比這7月10日出動300架戰機的太平洋軍演代替合作的危險。
另外便是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系不可撼動的基石”,警告若美方再提“六項保證”或《臺灣關系法》,對話即刻終止。
當然,既然是這么大的舞臺,又何止只是表達中方紅線這么簡單。
而這也才是美國忌憚的關鍵。
中國的多邊外交
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已全面完成談判,一個覆蓋逾20億人口、GDP總量超全球30%的共同市場正呼之欲出。將于10月領導人會議簽署,未來五年40多個領域的合作也在計劃同步敲定。
而這項成果的落地,顯然是對“脫鉤斷鏈”最有力的嘲諷。
王毅更以“南海是共同家園”的比喻,推動《南海行為準則》磋商進入最后階段。
另外,中方主動向日韓遞出橄欖枝,在中日韓—東盟會議上,王毅提出建設“融合創新、人文相通”的東亞,堅定推進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
更不必說此外的加拿大外長主動約見王毅尋求關系校準,巴西總統盧拉誓言對等反擊美國50%關稅。
甚至對柬埔寨,中方派出貿易談判代表表達共克時艱立場。而對越南,王毅親自邀請加入上合組織。
簡單來說,中方此次立場是再一次表明,中方真正的主張通過“開放區域主義”從而拉近同世界各國的合作發展,同樣地,當中方這張區域協作的網越織越密,美國想單靠關稅壁壘切割中國經濟,自然也是成為難題。
更何況,如今的美國仍舊深受中方稀土牌的牽制。所以目前的美國反倒是處境并不好看。
稀土短缺讓尖端武器生產陷入困境,軍工生產已經陷入危機,此外的特斯拉電池成本飆升35%,
另外日本、韓國、印度對達成協議心存顧慮,如今面對美國的不確定性,中方主動主動遞出橄欖枝,自然可能造成美國或遭盟友反噬的局面。
所以說,當眾人好奇魯比奧是否在會場“成功游說”,真正的棋局早已在平行推進,而中方這些行動,顯然遠比吉隆坡主會場的聲音更有力量。
且在華盛頓試圖執著于單點施壓,北京已經搭建起一個令關稅壁壘無從下手、讓“脫鉤斷鏈”淪為笑話的網絡。
而對于即將到來的中美關稅談判,中國也無需高聲抗議,只要此時靠借自貿網絡搭構起來的貿易網發力,當區域國家聯合自強的話語成為共識,中國無需爭論,這張越鋪越大的合作版圖,就是最有力、最無聲的回應。
反觀美國,試圖逐一擊破的心思昭然若揭之外,美國這個強征關稅的貿易枷鎖,也正在被中國“共同發展”的合作愿景,逐步瓦解。
而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愈發有分量,但美國,可就不一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