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真正有本事的人,身懷這3大特質,根本藏不住
一個人,真正有本事,其實一目了然。
他們身上,往往都會有以下這3大特質,十分明顯。
但凡你能全部具備,未來必定能成大事。
一:一個人最大的3個本事
1、能等
懂得堅持,耐心等待時機的降臨。
這里的“堅持”,并非簡單的無所作為,而是像擁有堅韌骨骼一樣,在漫長的困難時期里守護內心的信念,堅信時間的沉淀終會帶來應有的回報。
回顧戰國時期的名將李牧,他在代郡雁門關駐守,對抗強悍的匈奴騎兵。
他下達命令,讓全軍堅守不出戰。整整十多年,無論是匈奴的不斷挑釁辱罵,還是朝廷的質疑與壓力,亦或是士兵們渴望一戰的急切心情,李牧都始終保持著冷靜。
他每天督促士兵們加強訓練、養精蓄銳,同時大力發展邊境的畜牧業,囤積充足的糧食和物資。
當士兵們的兵器開始蒙塵,戰馬在馬廄里因久不出征而焦躁不安時,李牧的心卻像平靜的湖水。
他一直等待著,直到士兵們的求戰意愿高漲到極點,而匈奴人早已放松警惕、輕視趙軍時,李牧才突然出手。
一場精心策劃的誘敵深入和兩翼包抄的戰役,徹底摧毀了匈奴的主力部隊,他們的首領單于狼狽逃竄,匈奴人此后十幾年都不敢再靠近趙國的邊境城池。
李牧用漫長的歲月消磨了敵人的警惕,磨礪了士兵們的戰斗意志,也最終換來了屬于自己的赫赫戰功。
所謂的“堅持”,本質上就是積蓄力量,等待最佳時機——這就像種子在黑暗的土壤中默默積蓄能量,最終會沖破地面,迎接陽光。
稻盛和夫在石油危機期間,帶領京瓷的員工們通過兼職等方式共渡難關,熬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時期,最終讓公司得以浴火重生,煥發新的活力。
歷史總是眷顧那些在沉默中默默積蓄力量的人——對于堅韌不拔的人來說,時間并非用來消磨的,而是孕育奇跡的溫床。
2、能忍
懂得忍耐,不必在短暫的交鋒中爭個高下。
忍耐,并非懦弱地退縮,而是用理智來約束激動的情緒,用長遠的目光來觀察眼前的紛擾。
想想司馬懿和諸葛亮在五丈原對峙的那段日子。
諸葛亮送來女人的衣物,意圖羞辱司馬懿膽怯不敢出戰,魏軍將士個個怒不可遏,紛紛請求主將出兵應戰。
但司馬懿卻做出了令人意外的舉動,他不僅坦然接受了這份“饋贈”,還特意穿上,又向蜀方使者打探諸葛亮的生活細節。
得知諸葛亮操勞過度、飲食減少后,他若有所思地說:“吃這么少卻管這么多事,怎么能持久呢?”
他強壓下巨大的羞辱感,像歷經風雨的巨石般巋然不動,最終成功耗到了諸葛亮的離世。
司馬懿的“忍”并非茍且度日,而是一種等待時機的戰略定力——這種定力就像深藏的鋒刃,在對手露出破綻時給予致命一擊。
這種隱忍的智慧,在如今的職場環境中同樣能找到共鳴。
在經濟下行、競爭激烈的時期,有多少企業因為急于求成、盲目擴張而最終失敗?
真正有遠見的人明白,適時收斂自己的光芒,在行業低谷時專注于提升自身實力。
正如任正非所說:“只有經歷過烈火考驗的鳥,才能成為鳳凰。”
那些在沉默中默默積蓄力量的公司,往往能在市場轉暖時,展現出驚人的爆發力,實現華麗的轉身。
3、能退
懂得適時退讓,有時舍棄舊有才能獲得新生。
這里的“退”,并非簡單的逃避,而是洞悉世事后的明智選擇。
該前進時勇往直前,該后退時果斷轉身,有時候,放手比一味堅持更需要非凡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