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的訪華之旅,從一開始就充滿了 “走鋼絲” 的意味。面對外媒拋出的臺海問題刁鉆提問,他那句 “不支持單邊行動,不愿看到現(xiàn)狀變動” 的表態(tài),聽起來中立得很,實則藏著不少心思。
這背后繞不開美國的影子。美方一直逼著日本、澳大利亞在臺海沖突時與其并肩作戰(zhàn),自己卻揣著 “戰(zhàn)略模糊” 的小算盤。阿爾巴尼斯顯然不想被綁死,既不敢得罪美國,又想跟中國搞好關(guān)系,這左右逢源的勁兒,把 “騎墻” 二字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可他的內(nèi)閣成員卻不給他 “留面子”。國防工業(yè)部長帕特?康羅伊直接甩出 “主權(quán)優(yōu)先” 的硬話,明擺著是對美國施壓的不滿,這一下就把澳美聯(lián)盟里的裂痕給撕開了個口子。看來美國想讓盟友無條件聽話,越來越難了。 更有意思的是阿爾巴尼斯的 “隨行隊伍”—— 一群商業(yè)巨頭高管。要知道,澳大利亞超三成的國際貿(mào)易都來自中國,這些大佬們跟著來,圖啥不言而喻。畢竟利益面前,誰也不想跟錢過不去。
就在這敏感時刻,中國發(fā)布兩則航行警告,進(jìn)行實彈射擊演練,態(tài)度鮮明。阿爾巴尼斯想在中美之間找平衡,怕是比走鋼絲還難。稍有不慎,不僅中美這邊不好交代,美國那邊也可能給穿小鞋。
接下來,美國會不會對澳大利亞的 “不聽話” 有所動作?中澳關(guān)系又能在這種微妙的平衡中走多遠(yuǎn)?這出大戲,才剛剛拉開序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