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被譽為“香江最懂生意的人”,如今,卻站在風暴的中心。
7月初,消息一出,港股市場一片嘩然。
謝霆鋒、容祖兒的“老板”——英皇集團掌門人楊受成,旗下公司英皇國際被曝出短期債務高達166億港元。
賬上現金卻只剩6億出頭,連貸款利息都快付不出來。
英皇的股價一日暴跌,最低跌至0.199港元,眼看就要變成“仙股”。
接連爆出的巨虧、審計警示、資產賤賣,讓人不禁發問:82歲的楊受成,這一次,還能翻盤嗎?
一、鐘表鋪起家,草根富二代“賣表”賣出大王夢
楊受成,1943年出生在香港,祖籍廣東潮州。
家庭并不富裕,父親楊成靠修手表養活一家十幾口。生活緊巴巴,孩子多,連取名字都草草了事,他小時候甚至叫“楊豬仔”。
老父親節儉,卻有點門路,早些年靠開表行賺了些小錢,也娶了好幾房太太,生下16個孩子。
楊受成是家中第六個兒子。兒時,他常常為弟妹四處借錢,甚至半夜跟著大人偷偷做些“水貨”生意,扛表出海,再偷偷帶回來賣。
當時他可能沒想到,這樣的“走表”生涯,竟成了他后來的第一桶金。
20多歲時,他靠父親擔保,從銀行借了20萬港元,在九龍彌敦道開了人生第一家鐘表店,名字叫“天文臺表行”。
別人守店等客,他主動出擊,跑到機場、碼頭,和導游、酒店前臺打交道,一點點把外國游客往店里引。
“你幫我帶人來買表,提成少不了。”他最早一批的合伙人,是的士司機和酒店門童。
靠這套辦法,他很快拿下了天梭、歐米茄、勞力士的分銷權。一個年輕人,從普通鋪頭老板變成了“鐘表大王”。
生意風生水起,他開始不滿足于只賣表了。
1973年,他把鐘表、地產一起打包,成立了“好世界投資”并成功上市,一時間名聲大振,身邊全是富豪朋友,豪宅、名車、游艇樣樣不缺。
可沒想到,剛風光沒幾年,命運就給了他重重一擊。
二、一夜破產、身無分文,從豪宅富翁變負債“老賴”
1983年,港元匯率崩了,樓市崩盤,銀行急著收債。
楊受成那幾年瘋狂加杠桿,借錢買地造樓,資產全壓在房地產上,根本扛不住。
很快,他的公司被匯豐清盤,名下產業、房子、車子統統被收走,負債高達3.2億港元。
最落魄的時候,身上只剩下一塊表、一副眼鏡、一套衣服。
富豪朋友圈散了,朋友不再聯系他,媒體嘲諷他“再無翻身可能”。
可他不信。
他找銀行談判,說給我機會,我打工還債。匯豐答應了,讓他繼續管鐘表公司,每月開兩萬工資,條件是八年還清全部債務。
他咬牙同意,立馬收拾行李出國謀生,遠走中東科威特,炒外匯、炒黃金、賣手表,每天睡不到5小時。三年時間,賺了上千萬美元。
1985年,他帶著賺來的錢回港,重新贖回鐘表和地產業務,成立了“英皇集團”。
這一次,他更穩了,不再“盲目沖”。
之后,他陸續拓展到酒店、金融、出版,真正成了香港商界大佬。
三、愛情是門“功課”,白富美、女明星,終抵不過“陸小曼”
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富二代,卻是實打實的“情場老手”。
年輕時,他和白富美任曼玲談戀愛,孩子都生了,才讓女方家妥協結婚。
任家是望族,一開始不同意他,覺得他“市井”,可楊受成憑借生意頭腦和表行賺錢的實力,贏得了尊重,也贏得了資金支持。
婚后,他生了幾個孩子,事業做得更大。但他的風流,也逐漸傳了出來。
他愛開鐘表店,也愛找女明星拍廣告,常常“公事公辦”變成“感情投資”。
太太最終忍無可忍,兩人協議離婚,他補償了幾百萬港元和幾套房產。
之后的幾年,他緋聞不斷,但一直沒有再婚。
直到風水師“陳伯”出馬。
1985年,楊受成債務還清后去找陳伯,對方建議:“娶個旺你的女人。”
他便帶著幾位女伴輪番拜見,陳伯都不滿意。直到陸小曼出現,對方點頭說:“就是她。”
這位陸小曼,不是文人圈的那個,是一位金融白領,穩重、聰明、有商業頭腦。
她進入英皇后迅速升為高管,幫丈夫打理業務,還生下幼子楊政龍。
如今,楊政龍成了英皇地產副主席,40歲就掌管地產命脈,早早接班。
楊受成雖有多個孩子,但顯然最看重這個“幼子”。
四、影視“救不了”地產,明星“救不了”賬本
楊受成后來進軍影視圈,是從簽藝人開始的。
他仿照日本模式,大量簽新人,“一個紅就夠本”。
這套打法成功打造出謝霆鋒、容祖兒、Twins、陳偉霆等巨星。英皇娛樂也因此聲名大噪。
2000年后,他又成立英皇電影公司,押寶港產警匪片和商業大片。
《新警察故事》《神話》《紅海行動》《長津湖》《流浪地球2》背后都有英皇資金支持。
不過,這兩年影視市場冷淡,影院生意賠本,2022年英皇在內地的7家影院宣布關門。
同期英皇文化產業巨虧7.15億,靠電影、唱片“回血”,早已不是現實。
明星能賣票,卻救不了虧損。
2024年,《金手指》《海關戰線》票房不佳,投資全部打水漂。
公司公開數據顯示,文化板塊利潤不到英皇總收入的10%,遠不如地產和金融。
明星在臺前唱歌賣力,謝霆鋒重開演唱會、容祖兒帶病上綜藝,但能賺的,也只是杯水車薪。
英皇真正的錢,仍然在地產。
五、盲目加倉地產,才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3年,別人都在減持地產時,楊受成反其道而行,拿出幾十億“抄底”樓市。
他花30億買入屯門商廈、北角商場,2024年又掏出19億購入中環公寓、跑馬地豪宅等多個非核心物業。
問題是,香港樓市還沒起色,出租率不到40%,有項目連利息都還不上。
結果英皇開始低價拋售:2.4億港元買的商鋪只賣了9200多萬,倫敦寫字樓腰斬甩賣。
但依然填不上窟窿。
截至2025年3月底,英皇國際總債務172億,其中166億為逾期貸款。公司賬上現金僅6.39億港元,幾乎無力償還。
德勤發出“非標準審計意見”,警告其經營存疑,英皇股價隨即暴跌,集團市值大縮水。
這一切都指向一個字:“撐”不住了。
六、傳奇老兵,終也有力難回天的一天?
楊受成年輕時崛起、破產、翻盤,一路跌宕。
曾在中東炒外匯、在泰國開賭場、在地產圈做“樓王”、在娛樂圈捧出天后影帝。
他最信命理,也最信“爭氣”兩個字。寫過傳記《爭氣》,說自己不服輸、不信命。
可如今,82歲的他面對的,是不確定的資本市場,是難以變現的地產,是換了喜好的觀眾。
他還能再上演一次“起死回生”嗎?
有人說,如果房地產寒冬不結束,如果觀眾不再為大熒幕買單,那就算是楊受成,也只能“割肉求生”,用手里的黃金地段,一塊塊去換流動性。
流量不等于票房,明星不等于現金。最懂娛樂的人,如今要靠賣樓度日。
如果這是一次命運設下的又一道“考題”,那他這位香江老兵,答不答得出,沒人能肯定。
但眼下,他可能真的需要一點奇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