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故事人物、時間、地點、情節、配圖均為虛構,與現實無關,請理性閱讀!
生活中總有這樣一類人:他們穿著洗得發白的衣服,用著老舊的手機,午餐永遠是最便宜的盒飯,卻在某天不經意間透露已攢下四五十萬的存款。
這種看似矛盾的現象背后,隱藏著獨特的財富智慧……
01
小區里有個"名人",姓陳,單名一個壯字,五十出頭,獨居,人送外號"陳摳摳"。
這外號可不是白來的。
陳壯從不外出就餐,每天清晨五點起床,自己煮一鍋稀粥,打點小菜,中午熱了吃,晚上熱了再吃。
夏天蒸籠般的天氣,他舍不得開空調,就搬個小板凳坐在樓道口扇扇子;冬天寒風凜冽,他也舍不得開暖氣,裹著兩床被子看電視。
"那陳摳摳啊,穿的衣服都是地攤上幾十塊錢一件的,洗得都褪色了還在穿。"小區大媽們聊天最愛談論的就是陳壯這種"異類"。
"可不是嘛,有次我看見他在超市,選了半天最后買了特價的快過期食品,省那幾塊錢,真是摳門到家了!"
"聽說他前幾天坐公交車,硬是走了一站地去趕下一班,就為了省那兩塊錢車費。"
小區里的年輕人更是對陳壯避之不及,誰也不愿和這樣的"怪老頭"打交道。
每當陳壯走過,年輕人們便會竊竊私語:"看,又是那個守財奴!"
陳壯對此全然不在意,依舊過著自己省吃儉用的生活。
每天早出晚歸,風雨無阻。沒人知道他去哪兒,也沒人關心。
直到那天,我和陳壯偶然在電梯里相遇。
"小劉啊,最近工作忙不忙?"陳壯主動搭話,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
我有些意外,平時陳壯不愛搭理人,今天竟然主動跟我說話。"還行,挺忙的。陳叔您身體不舒服嗎?看著挺疲憊的。"
陳壯擺擺手:"老毛病了,沒事。對了,聽說你最近在找房子?"
"是啊,結婚要用,現在房價太高了,攢了幾年也就夠付個首付。"我苦笑道。
電梯停在六樓,門緩緩打開。
陳壯走出電梯,轉身對我說:"年輕人,錢不是越花越多,而是越省越有。記住了,省下的每一分錢,都是為將來的自己準備的。"
我愣了一下,不知道該怎么回應這番話。
陳壯已經轉身離開,背影在走廊燈光下顯得格外孤獨。
那天晚上,我突然聽到樓道里有響動。
透過門鏡一看,是陳壯拖著一個大行李箱,臉色蒼白,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我連忙打開門:"陳叔,您這是怎么了?"
"沒事,老毛病又犯了。"他勉強笑了笑,"能麻煩你幫我叫個出租車嗎?"
我趕緊掏出手機叫車,同時扶著他坐下休息。"陳叔,要不我送您去醫院吧?"
陳壯搖搖頭:"不用,小毛病,我自己去就行。"
"那怎么行,您這狀態哪能自己去?我送您!"說完,我不由分說地拿起他的行李箱,扶著他下樓。
在車上,陳壯的呼吸越來越急促,我的心也跟著揪緊。
到了醫院,值班醫生迅速接診,護士推來輪椅將他送進急診室。
"家屬是嗎?病人病歷帶了嗎?"護士問我。
我才意識到自己對陳壯一無所知,連他的緊急聯系人都不清楚。
正當我不知所措時,陳壯微弱地說:"行李箱里...有病歷..."
我趕緊打開行李箱,卻愣住了——箱子里整整齊齊地碼放著幾沓現金,上面放著一本病歷本。
02
病歷本上赫然寫著"肝癌晚期"幾個大字,旁邊還有詳細的治療記錄和用藥情況。我的心一下子沉到谷底——原來陳叔不是什么怪老頭,他是個病人,一個獨自與死神抗爭的病人。
護士看了病歷后,眉頭緊鎖:"他的情況很嚴重,需要立即住院治療。"
在辦理住院手續時,醫院要求繳納一萬元押金。
我正準備用自己的卡支付,陳壯卻虛弱地阻止了我:"用我箱子里的錢..."
我從箱子里拿出一萬元,心中百感交集。
這個被大家嘲笑為"陳摳摳"的人,箱子里居然裝著幾十萬現金。
安頓好陳壯后,醫生將我叫到一旁:"病人情況不太樂觀,肝癌已經擴散,建議你們做好心理準備。"
我默默點頭,心中五味雜陳。
回到陳壯病房,他已經睡著了,臉上的皺紋在燈光下顯得更加深刻。
我坐在病床旁,不禁想起小區里人們對他的評價——"守財奴"、"摳門鬼"、"怪老頭"。
第二天一早,我帶著粥來到醫院。
陳壯已經醒了,看上去精神好了些。
"陳叔,您感覺怎么樣?"我將粥放在床頭柜上。
"好多了,謝謝你昨晚送我來醫院。"陳壯露出感激的微笑,這可能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真心的笑容。
"陳叔,您...您的家人呢?要不要通知他們?"我小心翼翼地問道。
陳壯的笑容淡了下來:"沒有家人了。老伴十年前走了,兒子在國外,很少聯系。"
"那您的錢..."我欲言又止。
"你是想問我為什么平時那么節儉,卻帶著那么多現金吧?"陳壯看穿了我的心思,"這些錢是我這些年攢下來的,本來想..."
他的話戛然而止,陷入沉思。
過了一會兒,他嘆了口氣:"算了,既然你幫了我,我就告訴你吧。"
原來,陳壯年輕時家境貧寒,童年常常忍饑挨餓。
這段經歷給他留下了深刻的"貧困創傷",即使后來生活好轉,他仍然保持著節儉的習慣,不敢浪費一分一毛。
"我這輩子沒什么大志向,就想攢點錢,給兒子留個保障。"陳壯輕聲說道,"可惜兒子不理解我,覺得我摳門,大學畢業就出國了,這些年幾乎不聯系。"
聽著陳壯的話,我心中既心疼又敬佩。
這個被大家看不起的"守財奴",其實是個為兒子付出一切的父親。
"去年查出肝癌后,我就把攢的錢都取出來了,準備用在治療上。雖然知道可能治不好,但總要試試,萬一呢?"陳壯苦笑道,"可惜啊,這病來得太突然,錢沒花多少,人就要走了。"
我不知道該說什么,只能握住他的手,給予無聲的安慰。
"小劉,你結婚缺錢是吧?"陳壯突然問道。
"啊?"我一時沒反應過來。
"我這人沒別的優點,就是會攢錢。"陳壯眨了眨眼睛,"我給你支個招,保證你三年內能攢下二十萬。"
03
陳壯笑了笑,從枕頭下面摸出一個皺巴巴的筆記本,遞給我:"這是我這些年的'攢錢日記',你先看看。"
我好奇地翻開筆記本,里面密密麻麻記錄著每一筆收入和支出,甚至連一塊錢的公交車費都不放過。
最讓我吃驚的是,筆記本后面還有詳細的理財計劃和投資記錄。
"陳叔,您不只是省錢,還懂投資啊?"我驚訝地問道。
陳壯得意地點點頭:"省錢只是第一步,會理財才能讓錢生錢。我雖然學歷不高,但這些年自學了不少理財知識。"
接下來的幾天,我每天下班后都會去醫院陪陳壯聊天。
他像個慈祥的父親,耐心地教我如何合理規劃收支,如何在保證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最大化儲蓄,甚至教我一些基礎的投資知識。
"攢錢有三個層次,"陳壯語重心長地說,"第一層是像我這樣因為貧困創傷而攢錢,說白了就是害怕未來再次陷入貧困;第二層是有目標地攢錢,比如買房、結婚、子女教育;第三層是認知清醒的人,他們明白錢的真正價值不在于花掉,而在于給自己創造選擇的自由。"
我若有所思:"那陳叔您覺得自己屬于哪一層?"
陳壯沉默了一會兒,緩緩說道:"一開始是第一層,后來為了兒子,變成了第二層?,F在嘛..."他苦笑一下,"可能都不重要了。"
看著陳壯憔悴的面容,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陳叔,您兒子在國外哪個城市?能聯系上嗎?"
陳壯搖搖頭:"多倫多。十年沒聯系了,電話號碼早就換了。"
"有社交媒體賬號嗎?或者郵箱?"我追問道。
"有個郵箱,但他從來不回我的郵件。"陳壯眼中閃過一絲落寞。
我堅持道:"把郵箱給我吧,我試試。"
陳壯半信半疑地給了我他兒子的郵箱。
當晚回家,我熬夜寫了一封長信,詳細描述了陳壯的病情和他這些年的生活狀況。
接下來的日子,陳壯的病情時好時壞。
我每天都去醫院陪他,聽他講述年輕時的故事,學習他的理財之道。
慢慢地,我發現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樣大手大腳花錢了,開始有意識地記賬、省錢、規劃未來。
"陳叔,我最近試著按您說的方法攢錢,真的比以前省了不少!"我興奮地告訴他。
陳壯欣慰地笑了:"好啊,記住,攢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錢攢下來,是為了在重要的時刻能夠拿出來用。"
就在這時,病房門突然被推開,一個西裝革履的年輕人站在門口,臉上寫滿了疲憊和不安。
"爸..."年輕人的聲音有些顫抖。
陳壯一下子瞪大了眼睛,身體微微前傾:"小杰?真的是你嗎?"
年輕人快步走到床前,一把抱住了陳壯:"爸,對不起,我來晚了..."
我悄悄退出病房,給父子倆留出獨處的空間。
站在走廊上,我通過玻璃窗看到陳壯淚流滿面,不停地撫摸著兒子的臉,仿佛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正在這時,手機振動起來,一條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引起了我的注意:"請速到樓下見面,關于陳壯的秘密。"
看著病房里相擁而泣的父子,我心中突然涌起一絲不安,陳壯究竟還有什么秘密,是連他兒子都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