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立即滾出我們的國家!中國人不受歡迎!”
2025年3月,西非沙漠深處傳來震驚世界的消息。
尼日爾軍政府武裝士兵包圍了中方公司的總部大樓,黑洞洞的AK47槍口直指中國高管。
22年深度合作,60億美元巨額投資,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4億美元貸款合同被當場撕毀,碎片在撒哈拉的烈風中四散飄零。
但這些背信棄義的家伙萬萬想不到,我們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暗中布下的“天羅地網”即將讓他們付出慘痛代價。
01、
下午兩點,烈日炙烤著尼日爾首都尼亞美的大地。
中方石油尼日爾分公司的總經理李浩然(化名)正專注地審閱著津德爾煉油廠上個月的產量報告。
數字顯示一切正常——日產原油2萬桶,煉制成品油1.5萬桶,為這個貧困國家提供著90%的燃油需求。
突然,辦公室大門被野蠻踢開。
五名荷槍實彈的士兵沖了進來,槍口瞬間鎖定了他的胸膛。
“雙手抱頭,不準動!”領頭的軍官用法語大聲喝道。
李浩然緩緩舉起雙手,大腦飛速思考著發生了什么。就在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門口。
尼日爾軍政府最高領導人阿卜杜拉·奇雅尼踱步走進辦公室,神情傲慢得像個征服者。
他身后跟著一群西裝筆挺的西方顧問,李浩然認出其中有美國石油公司的代表,還有幾個面孔生疏的俄國人。
“李先生,很遺憾通知您。”奇雅尼用蹩腳的英語開口,“我們決定終止與你們的所有合作關系。”
李浩然心頭一緊,但仍保持冷靜:“先生,我們的合同還有十五年才到期,而且...”
“別跟我提什么合同!”奇雅尼粗暴地打斷了他,從公文包里抽出一份文件狠狠摔在桌上。“我們發現了你們公司嚴重的違法行為——歧視性薪資!”
文件上赫然寫著一組數字:中國員工平均月薪8678美元,尼日爾員工僅1200美元。
“這完全是按照國際慣例制定的薪資標準。”李浩然據理力爭,“中國員工承擔技術指導和管理職責,而且遠離家鄉工作風險極高。尼日爾員工的薪資在當地已經屬于高收入階層...”
“我不想聽你的任何解釋!”奇雅尼眼中閃爍著危險的光芒。
這時,李浩然才真正明白過來。
這不是什么薪資問題,這是一場有預謀的搶劫。
自2003年起,中方的公司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投入了整整22年心血。
從阿加德姆油田的第一口探井開始,到建成現代化的津德爾煉油廠,再到修建長達1980公里的輸油管道直達貝寧港口,中國人用46億美元的真金白銀和無數技術人員的汗水,硬是把尼日爾從石油進口國變成了出口國。
如今,石油產業貢獻了尼日爾GDP的十分之一,稅收的八分之一。
可這些忘恩負義的家伙,竟然想要一口吞下所有成果。
02、
要理解奇雅尼為什么敢如此囂張,得從去年7月26日那場荒誕的政變說起。
那天,總統衛隊指揮官奇雅尼突然發動政變,軟禁了民選總統巴祖姆。
整個過程草率得令人難以置信——他們甚至沒有控制國家電視臺,被軟禁的總統還能用手機發推特求救。
按理說這種業余政變必定失敗,但奇雅尼很快與軍方達成了利益交換:廢除文官政府,成立軍政府,軍方瓜分權力。
政變成功后,新軍政府立即宣布“資源主權覺醒”,驅逐法國軍隊,斷絕與西方的軍事合作。
表面上看起來很硬氣,實際上卻引來了災難性后果。
西方國家聯合制裁讓尼日爾經濟雪崩式下滑。
2024年財政赤字占GDP的6.2%,外匯儲備僅夠維持三個月進口。
軍政府連公務員工資都發不出來,國家瀕臨破產。
就在這個絕望時刻,中國伸出了援手。
2024年3月,面對尼日爾政府的緊急求助,中方同意提供4億美元預付款貸款,年利率僅7%,期限一年。
這筆救命錢讓軍政府暫時緩過氣來。
但救命之恩非但沒有換來感激,反而讓這群強盜動了歪心思。
還款期限臨近時,軍政府不僅拿不出錢,還變本加厲地提出無理要求:將原油分成比例從15%大幅提高到30%,并要求中方提供新的大額貸款。
更過分的是,他們還給津德爾煉油廠開出了1.3億美元的“天價稅單”,而此時尼日爾國有石油公司還欠著煉油廠4.1億美元的應付款項。
這哪里是政府,分明就是有組織的搶劫團伙!
背后推波助瀾的,正是新近進入尼日爾的俄羅斯瓦格納集團。
他們向軍政府承諾,趕走中國人后可以提供更優厚的合作條件,暗中煽動軍政府撕毀與中方的協議。
03、
面對李浩然的質疑,奇雅尼徹底撕下了偽裝。
他一把奪過桌上的合同文件,當著所有人的面將其撕成碎片,然后揚手一拋。
雪花般的紙片在辦公室里飛舞,最終散落一地。
“4億美元的債務我們不會償還!”奇雅尼獰笑著宣布,“你們中國人太好欺負了,這就是軟弱的代價!”
與此同時,另一隊士兵沖進了中資陽光國際酒店。
軍政府以“歧視性經營”為借口,當場吊銷了這家四星級酒店的營業執照。理由荒唐至極——因為酒店主要接待中國企業員工,當地人消費不起,所以構成了“種族歧視”。
下午四點,最后通牒正式下達:
中方的石油公司、津德爾煉油廠、西非管道公司的三名中國籍總經理必須在48小時內離境,否則將面臨強制驅逐。
李浩然被軍車直接押送到機場,連回宿舍收拾行李的機會都沒有。
登機廊橋上,他回望著這片曾經揮灑過汗水的土地,心中五味雜陳。
22年前,這里還是一片不毛之地。
地表溫度超過50度,瘧疾等疾病肆虐,連當地人都不愿意久留。
是中國工程師冒著生命危險,在沙漠深處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建起了第一座煉油塔。
如今,現代化的工業設施在夕陽下閃閃發光,為2700萬尼日爾人民提供著能源保障。
可這群白眼狼,竟然恩將仇報到如此地步。
但是現在不是硬碰硬的時候,李浩然選擇先回國。
他坐著對方的車,都沒能回去收拾東西,就被“押送”到機場。
這一路上,他看著團隊辛苦的工作成果,就這樣被肆意掠奪,不由得內心黯然。
決不能就這樣算了!
飛機即將起飛時,李浩然望向窗外,終于下定決心。
他掏出衛星電話,撥通了一個加密號碼。
“我是李浩然,我們已被強制驅逐出境,請告訴國內的同事,立即啟動天啟封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