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王耀武被特赦后,專門拜訪了三野各將領,向他們表達了當年在戰場上針鋒相對的愧疚之意。
得知他已經改過自新,大部分將領都寬容地表示了諒解。結果,唯獨許世友一人,怎么也不肯見他。
周總理得知后專門勸慰了他一番,讓他摒棄前嫌,原諒王耀武。然而,一向絕對服從命令的許世友,這次卻大哭道:“這輩子都不可能!”
后來他究竟有沒有見王耀武?兩人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糾葛,會讓他如此耿耿于懷?
頑抗之敵
1948年,在經歷了萊蕪戰場上的失利,以及七十四師在孟良崮的覆滅后,王耀武心中的壓力開始與日俱增。
彼時的山東戰場上,國軍的機動力量已經基本被我軍消滅,只剩下一個濟南孤立無援。
王耀武深知,再打下去他自己都有可能會落入解放軍的手中。于是他連夜飛抵南京,向老蔣報告了此事。
他建議與其坐等被解放軍圍殲,還不如主動放棄濟南,集中兵力于兗州,為將來與解放軍決戰做準備。
但老蔣只顧著眼前的利益,并不愿意放棄一城一池的得失,堅決要讓王耀武固守濟南。
其實老蔣態度這么堅決也是有原因的。他早就調查過,濟南城內還有十一萬大軍,已經足夠抵抗解放軍一段時間了。
但他哪里知道,王耀武是有苦說不出罷了。他手里是有十一萬人不錯,但這些人將近一半都是保安團,能稱得上戰斗力的不過只有三個師而已。
他的主力部隊其實早已經在萊蕪和孟良崮戰役中被消耗得差不多了。他之所以說手中還有十萬大軍不過是為了面子上過得去而已。
而反觀粟裕,對方能拿出足足二十萬兵力對付他。除非“天降大運”,他或許才能有一線生機。
但作為一名軍人,他的尊嚴又不允許他向上級露怯,所以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之后他便當眾許下了“誓與濟南共存亡”的承諾。
老蔣非常感動,當即表示讓他安心備戰,并保證會讓邱清泉、孫元良以及李彌三個兵團隨時準備前去支援。
王耀武回去后便開始馬不停蹄地調兵遣將,修筑防御工事。
在敵人忙活的時候,我軍也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攻城計劃了。
雖說我軍已經有了取勝的把握,但面對王耀武這樣心思縝密的敵人,粟裕依舊沒有輕敵。
畢竟當初在萊蕪戰役中,我軍以佯裝放棄臨沂,誘使李仙洲冒進時,就被王耀武看出了端倪。
他也是唯一一個告誡陳誠千萬不要輕舉妄動的人。但狂妄自大的陳誠哪里愿意聽他的話,執意讓李仙洲南進。最終李部成功被我軍圍殲于萊蕪城。
雖然贏得了這場勝利,但我軍依舊心有余悸。
若是陳誠當時有一絲動搖,我軍都不可能會這么順利。由此可見,王耀武還是有一定軍事水平的。
即便如此,我軍還是沒有絲毫畏懼。
經過接連的勝利后,華野上下已經對接下來的戰斗有了充足的信心。各將領紛紛主動請纓,爭先恐后地請求擔任主攻任務。
一開始粟裕讓宋時輪擔任主攻,但宋將軍認為前幾場戰斗中消耗的兵力太多,請求增添兵力,以便一舉攻下城池。
而負責助攻的聶鳳智得知后,便主動爭取說,自己不需要增加兵力,可以讓他擔任主攻。
就連長時間在后方休養的許世友都急匆匆地回到了戰場,要求擔任最艱難的攻城任務,并保證不出十天就拿下整個濟南。
面對各將士的熱情,粟裕不免有些頭疼。但這正說明了大家對取勝抱有很大的自信。
慎重考慮后,他還是決定將主攻任務交給宋時輪。
待一切都安排好后,兩軍的較量便正式開始了。
意料之中的結果
我軍發起全線進攻后,迅速殲滅了長清、齊河的守敵,并以濟南西郊為據點,將城池圍了一個水泄不通。
見此情景,王耀武當即下達了死守城鎮的命令。隨后,敵軍便依靠著堅固的工事拼死反擊。
雖然我軍已經兵臨城下,但彼時王耀武的心態還是比較穩的。
為了拖延時間,他在城防上下了一番功夫,一口氣在城墻內外修筑了二、三十里的永久防御體系,堪稱“銅墻鐵壁”。
他預測他們最起碼能抵擋一個月左右。結果,我軍開始攻城后,他才明白什么叫勢不可擋。
在東面,許世友、王建安率領九縱、十三縱以及渤海縱隊進行猛攻;在西面,則有宋時輪率領三縱、十縱以及魯中南縱不斷向城內進行轟炸。
而一直擔任助攻的聶鳳智也不甘心落后,竟然中途臨時改為主攻,開始進行攻城戰役。
無獨有偶,在這種緊要關頭,西守備區指揮官吳化文又率領兩萬多人進行了起義。
這下敵人可謂是四面著火,開始出現潰敗之勢。王耀武急得焦頭爛額,連忙向老蔣申請援軍。
老蔣也確實空運了八十三師以及七十四師過去支援,但為時已晚。
我軍僅用了八天便攻入城內,之后便以東西對進的方式直插省政府。敵軍節節敗退,最終全部束手就擒。
而王耀武則早就在城門敞開的那一刻逃跑了。
得知敵軍最大長官已經沒影后,許世友直接拿出作戰地圖分析了一番。
最終他指著一處說,若是王耀武東逃,那么壽光縣城東面的“張建橋”,就是他的“華容道”!
后來,戰士們按照將軍的指示,果然在壽光縣抓到了王耀武。
“這輩子都不可原諒”
后來,他便和其他國軍將領一樣,被送到了功德林。
王耀武的改造歷程分很多個階段。一開始是害怕被處決的恐懼,然后是不愿承認國民黨攪動內戰的難堪,最后才是對我黨思想的由衷敬佩。
這都要得益于我黨工作人員的細心照顧和真心勸慰。
其實我軍對他能寬大處理,除了他積極改造外,還因為他是一位功績赫赫的抗日愛國將領。
除此以外,在我軍攻打濟南時,老蔣曾向他下過命令:城內被關押的地下黨一個也不能放過。
但好在他并未聽令,而是偷偷將人都放了。這也算是他及時醒悟,沒有一錯再錯的證明。
1959年,王耀武作為第一批戰犯被特赦。
出獄后,他便懷著愧疚的心情拜訪了曾與他作戰的每一位三野將士。
大部分人見到他的改變后都感到很開心,紛紛諒解了他。但唯獨許世友,始終不愿見他。
周總理非常重視此事,他親自出面勸慰對方,現在戰爭年代已經過去,應該原諒他。
但許世友卻突然大哭道:“這輩子都不可能原諒!”
原來,當年他們的部隊在攻城時,王耀武的手下竟然使用了具有傷害性氣體的炸彈。這讓他認為對方是一個陰險狡詐的人,不值得原諒。
還有一點是,他手下的兩個師長王吉文和徐海珊都是在這場戰斗中犧牲的。幾人是從紅軍一起走來的戰友,感情非常好。
兩人的犧牲讓許世友一直沉浸在悲痛中,所以他對王耀武有怨氣也很能理解。
王耀武也很無奈,因為當初老蔣確實指使過讓他用那個炸彈,但他覺得違反戰斗規則堅決不肯用。
老蔣見指揮不動他,竟然直接越級向他的下屬傳令,這才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而對于許世友兩個戰友的犧牲,王耀武也非常愧疚。斯人已逝,他也只能用余生來贖清自己的罪過。
不過直到1968年王耀武去世,許世友將軍都沒有見他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