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長白,浩浩松江。靈秀山川間,藏有數億年前海相運動的饋贈——松花石。獨特的沉積微晶石灰巖,質地溫潤如玉,色翠如松花初綻,紋理清透,神韻古雅。這種石材質地堅細,早在明末就被用于制硯,而真正讓松花硯聲名遠播的,是清朝的康熙皇帝。
康熙認為松花石“質堅而溫,色綠而瑩”,是制硯良材,便命人依古式制作,其品質遠超名硯。于是松花硯便成為宮廷御硯。隨著清王朝的落幕,松花硯的制作技藝一度沉寂,被歷史塵封。直至20世紀70年代,通化發現同款石材,這一名硯才得以重煥生機。
松花硯雕刻技藝于2009年6月被列入吉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在白山、通化等地,松花硯已從普通百姓遙不可及的宮廷御硯,發展為人人可享的文旅產品,串聯人文與自然、時間與匠心。
通化市松花石硯雕刻技藝傳承人鞠展鵬,嫻熟運用“俏色巧雕”這一核心技藝,將松花石天然蘊含的綠、黃、紫、白、灰、黑等多重色彩賦予新的生命。
白山市則推動松花石產業多元化發展,開發出硯臺、文玩、旅游紀念品等多類產品,在傳承古老技藝的同時,不斷探索松花硯的當代表達。
(視頻素材來源:通化市委宣傳部 白山市委宣傳部)
來源:彩練新聞
作者:郭悅 張馨月
責編:金馨鑫
編審:張宇
監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