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一份長達534頁的官方文件,令東亞局勢驟然升溫。日本發布了新版《防衛白皮書》,首次將中國明確定義為“最大戰略挑戰”,這一歸類引發了全球輿論的強烈關注。
就在5天前,中日高層在東盟系列外長會議上展開會談,王毅部長鄭重提出中日合作的明確要求。而日本的最新表態,徹底打破了外界對于中日關系短期緩和的幻想。
東亞格局驟然緊繃
國際危機組織6月發布的《亞洲安全風險指數》顯示,東亞地區地緣摩擦指數創下近十年新高,尤其是中日之間的戰略互疑急劇攀升。
世界銀行同期報告指出,2024至2025年東亞經濟體相互依存度持續攀升,但安全領域的摩擦已成為經濟合作的最大隱憂。
7月15日,日本防衛省向國會提交新版《防衛白皮書》,用“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形容中國,強調必須動用“國家綜合實力”與盟友強化應對。這一措辭,比去年同期的“重大安全威脅”更上一層樓。
白皮書特意強調中國與俄羅斯的戰略協作,并渲染“今日烏克蘭,明日東亞”的警示。其間,日本首相石破茂在陸上自衛隊會議上公開表達對美“印太戰略”的堅定支持,警告中國與俄羅斯正對地區安全構成“現實危險”。
中日高層會晤后局勢急轉直下
東盟系列外長會期間,中日高層間的雙邊會談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外交部長王毅明確要求日本樹立“客觀、正確”的對華認知,呼吁日本放下冷戰思維,積極理性對待中日關系。會談結束后,日方并未作出直接回應,而是以“加強溝通、推動互惠合作”作出籠統表述。
五天后,日本官方攤牌。新白皮書將中國在南海與臺海的活動列為“單方面改變現狀”,稱中國對日本及國際社會構成了“前所未有的關切”。
日本媒體普遍解讀,這一表述等于公開否定了中國此前提出的合作愿景,意味著日本對華政策從“模糊觀望”轉向“明確防范”。
外交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日方在白皮書發布前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種態度。王毅的合作要求遭遇冷處理,反映出日本內部對華認知的根本性分歧——理性合作與強硬防范的抉擇,最終還是向后者傾斜。
就在日本白皮書發布同一天,美國政府宣布對日本出口產品加征25%高額關稅。日方原本希望通過談判將關稅控制在10%左右,結果美國毫不讓步,直接祭出高標準貿易壁壘。日本官方對此表示“錯愕”,但并未因此調整對美的安全依賴。
經濟領域的現實壓力與安全領域的“高度協作”形成鮮明反差。最新的《日經新聞》報道顯示,上半年,日本對美出口總額同比下降7.3%,創近五年最大跌幅。日本經濟界擔憂,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將直接沖擊日本制造業,削弱其全球產業鏈布局能力。
盡管如此,日本政府依然在防務合作上全力配合美方。6月,美日雙方完成新一輪武器采購協議,包括F-35隱形戰機及戰斧巡航導彈等一系列先進裝備的采購。日本自衛隊的綜合作戰能力已大幅超出現有“自衛”框架。
白皮書背后的多重算盤
日本新版白皮書不僅在措辭上“升級”,更在內容上強化“亞太安全困局”敘事。文件大篇幅渲染中國在南海、臺海的“軍事威脅”,并把俄烏沖突與東亞安全形勢直接類比。日本政界右翼勢力借機炒作“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公開違背“一中原則”,推動區域安全議題脫離國際主流共識。
白皮書還特別提及中國與俄羅斯的戰略協作,認為中俄的軍事互動對日本及其周邊構成“安全隱憂”。這一表述與6月俄羅斯在日本海舉行大規模聯合軍演的背景不無關聯。
值得注意的是,白皮書的渲染并未獲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聯合國亞太事務特別調查組6月發布的民調顯示,東南亞主要國家對“中日安全威脅論”持保留態度,認為外部勢力的介入并不能真正提升地區安全,反而增加了誤判風險。
新白皮書突出將中國在南海、臺海的行動列為“單方面改變現狀”,并聲稱日本有“維護地區穩定的責任”。實際上,日本并非南海域內國家,其插手相關事務多被視為外部勢力干預。
6月底,日本自衛隊YS-11EB電子戰機頻繁進入東海防空識別區,對中國展開電子偵察。中國國防部隨即發出強烈警告,要求日方“立即停止挑釁”。
中國官方明確指出,南海問題“日本無權置喙”,臺海事務屬于中國內政,任何域外國家介入都將“自食其果”。
國際輿論普遍認為,日本此舉更多是出于對美國安全承諾的幻想,以及應對右翼本土壓力的“戰略冒進”。但中國在南海、臺海的主導權已成為不爭事實,日方即便配合美方行動,也難以改變區域力量格局。
中日經貿關系的復雜博弈
安全領域對立的同時,中日經濟關系依然緊密。上半年,中日雙邊貿易額依然保持增長,制造業、科技等領域合作不斷延伸。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1-6月,中日貿易總額同比增長5.1%,高于中美貿易增速。
但安全合作與經濟合作的“錯位發展”,已成為中日關系的最大矛盾。日本在軍事與政治層面對中國強硬施壓,在經濟上卻離不開中國市場。日本經濟界擔憂,安全摩擦若持續升級,最終會反噬本國利益。
白皮書發布后,日本國內輿論分化明顯。部分學者呼吁政府“勿為安全困局犧牲經貿合作”,但右翼勢力則借機推動軍費增加、強化自衛隊遠程作戰能力。6月,日本國會通過新一輪防務預算案,軍費增幅創歷史新高。
面對日本“最大挑戰論”,中國官方連續表態。外交部發言人強調,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原則,無意對任何國家咄咄逼人。中國國防部則明確警告,若有外部勢力插手中國內政,將有“堅決措施”應對。
中國多次重申,日方應認清現實,停止在南海、臺海問題上的錯誤言行。中國軍事實力大幅提升,不懼外來勢力干預。6月,解放軍南部戰區舉行多場高強度海空演訓,被外界解讀為對日美同盟的一次“力量展示”。
國際社會普遍關注,東亞地區安全格局正因中日關系的緊張而變得更加復雜。地區主導權的爭奪,已不再局限于傳統軍事領域,而是延伸到經濟、科技及輿論等多個層面。
參考資料:
環球網:2025-07-16 06:57:中方批日本《防衛白皮書》炒作“中國威脅”: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