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這破盒子裝垃圾都嫌漏!」
2005年12月,歷史系學生周明在廢品站發現一個刻著"N-1804-7"的鐵盒時,老板正用它盛放螺絲釘。
「近代工業垃圾。」博物館專家隨手扔回鐵盒,「這種流水線產品,白送都不要。」
18年后,當英國王室直升機降落在周明的公寓樓頂時—— 所有人才知道,那個裝了18年五金零件的鐵盒,竟是拿破侖"百日王朝"的絕密檔案庫。
01
周明推著二手自行車,咣當咣當地往廢品站趕。
車筐里裝著從宿舍樓收來的廢紙板和易拉罐,還有幾個室友喝完的啤酒瓶。
讀歷史系的窮學生,每個月都要靠這點收入補貼生活費。
「小周,今天收了不少啊。」老張頭正在分揀一堆金屬零件。
周明把東西卸下來,稱重算錢。
老張頭掏出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盒子,「這個破玩意兒,你要不要?」
鐵盒大概有文具盒那么大,表面銹蝕得厲害。
周明接過來看,盒子挺沉,上面有個復雜的鎖。
鎖頭是七個齒的奇怪樣式,他從來沒見過這種設計。
「這鎖挺特別的。」周明轉動鎖頭,發現非常精密。
老張頭擺擺手,「精密個屁,鎖都開不了,里面裝什么都不知道。」
「你拿回去當個筆筒用,五塊錢。」
周明仔細看了看盒子底部。
有個很淺的刻印:N-1804-7。
數字刻得很工整,像是某種編號。
「行,我要了。」周明掏出五塊錢。
回到宿舍,周明把鐵盒放到桌上研究。
室友李建湊過來,「喲,古董啊?」
「不知道,廢品站淘的。」周明拿手電筒照著鎖頭,「你看這個鎖,七個齒,做工很精細。」
李建敲了敲盒子,「聲音挺厚實的,里面應該有東西。」
周明試著撬鎖,但那個七齒鎖頭紋絲不動。
他又仔細查看盒子的每個角落。
盒子的金屬材質有點奇怪,銹蝕程度不太均勻。
有些地方銹得很深,有些地方反而很淺。
「明天我拿去問問導師。」周明決定先放下,「王教授見多識廣,說不定知道這是什么。」
第二天,周明拿著鐵盒去找導師王教授。
王教授正在辦公室批改論文,看到周明進來,推了推眼鏡。
「這個盒子」周明把鐵盒放到桌上,「您看看,這是什么年代的?」
王教授放下筆,拿起鐵盒仔細端詳。
先是看鎖頭,然后翻過來看底部的編號。
當他看到"N-1804-7"時,表情突然變得嚴肅。
「這個編號」王教授皺著眉頭,「N-1804,這不會是杜伊勒里宮的檔案編號吧?」
周明愣了一下,「杜伊勒里宮?」
「拿破侖的皇宮。」王教授推了推眼鏡,「1804年他稱帝的時候,建立了一套檔案編號系統。」
「但是這個盒子」他敲了敲,「看起來太普通了。」
王教授建議周明拿到市博物館讓專家鑒定一下。
周明心想,反正也不值幾個錢,去看看也無妨。
市博物館的文物鑒定室,專家劉主任正在整理一批瓷器。
周明說明來意,劉主任接過鐵盒,掃了一眼就搖頭。
「這個啊,近代的工業制品。」劉主任隨手把盒子扔回桌上,「你看這個銹蝕程度,材質,都是現代的。」
「那這個鎖呢?」周明指著七齒鎖頭。
「裝樣子的。」劉主任不耐煩地說,「現在仿古的東西太多了,這種流水線產品,白送我都不要。」
周明有些失望,但還是問了一句,「那這個編號呢?N-1804-7。」
「編號?」劉主任瞥了一眼,「現在的作坊主都學會了,故意刻些莫名其妙的編號唬人。」
周明拿著鐵盒離開博物館,心情有點復雜。
五塊錢的東西,也不指望能值多少錢。
但王教授的話讓他有點在意。
回到宿舍,周明把鐵盒放在書桌上。
室友們都在忙自己的事,沒人再關注這個"破盒子"。
周明打開臺燈,又仔細觀察了一遍。
鎖頭的七個齒,每個齒的角度都不一樣。
而且齒輪的咬合非常緊密,轉動時幾乎沒有間隙。
這種精密度,真的是現代流水線能做出來的嗎?
周明用放大鏡觀察編號。
"N-1804-7",每個數字都刻得很深。
而且字體有種古典的味道,不像現代的機械刻印。
他決定先把這個盒子留著。
反正也不占地方,說不定以后能派上用場。
從那天開始,鐵盒就成了周明的筆筒。
里面裝著圓珠筆、鉛筆、橡皮擦。
偶爾寫累了,他還會轉動那個七齒鎖頭解悶。
時間一天天過去,鐵盒靜靜地躺在桌上。
鎖頭的齒輪在燈光下泛著暗淡的光澤。
周明不知道,這個看似普通的廢品站收購品,將會改變他的整個人生。
更不知道的是,此時此刻,在地球另一端的巴黎。
法國國家檔案館的地下室里,一名老檔案員正在翻閱一份1815年的清單。
清單上寫著:「失蹤物品:皇室檔案盒N-1804-7,七齒鎖具,內含機密文件。」
老檔案員嘆了口氣,在清單上又打了個叉。
「兩百年了,還是找不到。」
他不知道,那個消失了200年的檔案盒,此刻正在一個中國大學生的宿舍里,裝著幾支圓珠筆和一塊橡皮擦。
02
2006年春天,周明升大二了。
鐵盒在他桌上已經待了幾個月,早就習慣了它的存在。
不過最近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明哥,你那個盒子是不是有問題?」室友李建指著鐵盒,「昨天晚上我聽到它在響。」
周明從床上坐起來,「響?什么響?」
「就是那個鎖頭,好像在自己轉動。」李建說得很認真,「咔嚓咔嚓的聲音,持續了好幾分鐘。」
周明不太相信,但還是走過去檢查。
鐵盒表面沒什么變化,鎖頭也很正常。
他試著轉動一下,依然轉不開。
「可能是你聽錯了。」周明說。
但接下來幾天,類似的事情又發生了好幾次。
不光是李建,另外兩個室友也聽到了那種聲音。
而且都是在深夜,當宿舍里很安靜的時候。
周明開始留意這件事。
他發現,那種聲音確實存在,但很輕微。
像是金屬內部的熱脹冷縮,但又不完全是。
更奇怪的是,這種聲音只在特定的時間出現。
周明記錄了一個月,發現規律了。
每個月的5號,特別是5月5號,聲音最明顯。
「5月5號」周明想起什么,翻開歷史書。
拿破侖的忌日,就是5月5號。
這個發現讓周明脊背發涼。
一個廢品站的鐵盒,怎么會跟拿破侖的忌日有關系?
他決定再次找王教授咨詢。
這次,王教授的反應更加強烈。
「你說什么?」王教授站起來,「5月5號會有聲音?」
周明點點頭,「每個月的5號都有,但5月5號最明顯。」
王教授走到書柜前,抽出一本厚厚的法國史。
「拿破侖死于1821年5月5日,圣赫勒拿島。」他翻到相關章節,「而且據記載,他死前一直想要回一個失蹤的檔案盒。」
「檔案盒?」周明心跳加快。
「傳說中的皇室機密檔案。」王教授說,「1815年滑鐵盧戰敗后,拿破侖匆忙退位,很多重要文件都散失了。」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編號N-1804-7的檔案盒。」
周明看著手中的鐵盒,感覺不太真實。
「王教授,您的意思是」
「我覺得你應該拿去做個專業檢測。」王教授嚴肅地說,「不要再找一般的博物館了,去大學的文物實驗室。」
2007年,周明終于聯系上了省城大學的文物實驗室。
實驗室的李博士是個年輕的研究員,專門研究金屬文物。
「有意思的樣本。」李博士戴上手套,仔細觀察鐵盒,「我們先做個X射線掃描。」
掃描結果出來,李博士的表情變得凝重。
「你看這里。」他指著電腦屏幕,「盒子內部有夾層,而且夾層里有金屬箔片。」
周明湊過去看,屏幕上的圖像顯示,鐵盒內部確實有復雜的結構。
「這不是普通的鐵盒。」李博士說,「夾層的厚度只有0.2毫米,而且這種金屬箔片」他放大圖像,「應該是鉛箔。」
「鉛箔?」周明不解。
「防X光窺視的設計。」李博士解釋,「這種技術在19世紀初就有了,主要用于保護機密文件。」
接下來的質譜分析更加驚人。
李博士從盒子的銹蝕層中提取了樣本,進行成分分析。
「這里有圣赫勒拿島的土壤微粒。」李博士看著分析報告,「還有海鹽結晶,而且是南大西洋特有的成分。」
周明感覺頭有點暈。
圣赫勒拿島,那不是拿破侖被流放的地方嗎?
「最奇怪的是這個。」李博士指著另一組數據,「我們檢測到了氯化金的痕跡。」
「氯化金?」
「一種特殊的墨水成分。」李博士說,「19世紀歐洲皇室常用的加密墨水,在特定條件下才會顯色。」
實驗室的檢測持續了一個星期。
每一項結果都讓周明更加震驚。
這個五塊錢買來的鐵盒,竟然有如此復雜的內部結構。
2008年,周明大學畢業了。
他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但鐵盒一直跟著他。
搬家的時候,他把盒子小心翼翼地包好,放在最安全的地方。
接下來的十幾年里,周明一直在研究這個盒子。
他買了很多關于拿破侖的書,學習法國歷史。
也嘗試過各種方法想要打開那個七齒鎖。
2015年,周明在網上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信息。
巴黎軍事博物館展出了一批拿破侖時期的文物。
其中有一把鑰匙,正是七齒設計。
周明立即聯系博物館,詢問相關情況。
博物館的回復很簡單:「這是拿破侖時期的檔案盒鑰匙,目前已知存世僅有三把。」
三把鑰匙,那么對應的應該有三個檔案盒。
周明的心跳又開始加快。
2018年,周明升職了,有了更多的時間和資源。
他決定再次對鐵盒進行檢測,這次要更加全面。
新的檢測設備更加先進,結果也更加詳細。
除了之前發現的鉛箔夾層,還有新的發現。
「這個盒子的制造工藝非常特殊。」實驗室的新主任陳博士說,「金屬的鍛造工藝,符合19世紀初的法國軍械標準。」
「而且這個鎖頭,」陳博士指著七齒鎖具,「每個齒輪的角度都是精確計算的,這種精密度在當時是頂級的。」
2019年,周明有了新的發現。
他偶然間在特定的角度,用強光照射盒子表面。
竟然看到了一個非常模糊的標記:INRI。
「INRI?」周明查閱資料,發現這是拉丁文的縮寫。
「猶太人之王,拿撒勒的耶穌。」
這個標記,通常只出現在梵蒂岡的特供品上。
2020年,全世界都在關注疫情。
但周明的鐵盒,依然在每個5月5號發出那種微弱的聲音。
就像是在提醒著什么,或者在等待著什么。
周明不知道的是,此時在法國巴黎。
國家檔案館的新館長正在制定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
計劃的名字叫做「帝國記憶」。
目標是找回所有失蹤的拿破侖時期檔案。
而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的地下室里。
一個神秘的委托人,正在準備一件特殊的拍品。
那是一把古老的七齒鑰匙,上面刻著:N-1804-7。
暴風雨,即將來臨。
03
2021年3月,周明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
法國國家檔案館啟動了一個叫做「帝國記憶」的項目。
目標是尋找拿破侖時期的失蹤檔案。
新聞里提到,法國政府投入了5000萬歐元的資金。
要在全世界范圍內尋找相關文物。
周明心里咯噔一下。
這個項目的啟動,不會是巧合吧?
他立即搜索更多相關信息。
發現「帝國記憶」項目的負責人是一個叫做馬丁·杜邦的歷史學家。
杜邦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有理由相信,還有重要的檔案散落在世界各地。」
「特別是一些編號檔案,它們的歷史價值不可估量。」
編號檔案。
周明看著桌上的N-1804-7,感覺有種被盯上的感覺。
4月,更令人不安的事情發生了。
周明在家里收到一個陌生人的電話。
「請問是周明先生嗎?」對方說話帶著輕微的口音。
「是的,您是?」
「我是法國文物研究學會的研究員,聽說您收藏了一些有意思的物品。」
周明心里警鈴大響。
他從來沒有對外公開過鐵盒的事情。
除了幾個室友和王教授,沒人知道這件事。
「我不知道您說的是什么。」周明決定裝傻。
「周先生,我們知道您有一個編號為N-1804-7的物品。」對方直接說出了編號,「我們愿意出價50萬人民幣購買。」
周明倒吸一口冷氣。
50萬,這個數字讓他震驚。
但更讓他震驚的是,對方怎么知道這個編號?
「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您說的是什么。」周明掛斷了電話。
接下來幾天,類似的電話接連不斷。
有自稱是收藏家的,有說是博物館的,還有說是私人研究機構的。
價格從50萬一路飆升到200萬。
周明開始感到恐慌。
這個鐵盒,顯然比他想象的要重要得多。
5月5號這天,拿破侖忌日。
周明像往常一樣等待那個聲音。
但這次不一樣了。
鎖頭不僅發出咔嚓聲,還開始緩慢轉動。
周明瞪大眼睛,看著七個齒輪自己在動。
轉了大概三分鐘,鎖頭停了下來。
周明試著打開盒子。
依然打不開。
但他發現,鎖頭的位置發生了變化。
原來正對著他的齒輪,現在偏了大概30度。
「這是什么意思?」周明自言自語。
6月,事情變得更加不尋常。
周明在樓下收到一個快遞。
里面是一本厚厚的法國歷史書,還有一張紙條。
紙條上寫著:「第247頁,第3段,第7行。」
周明翻到指定頁碼。
第7行寫著:「檔案盒的秘密,只有在特定時間才會顯現。」
周明感覺后背發涼。
有人在監視他,而且知道他的住址。
7月,周明決定主動出擊。
他聯系了王教授,詢問是否可以借用大學的安保設備。
王教授同意了,但建議周明搬到學校里住幾天。
「這件事已經超出了學術范圍。」王教授擔心地說,「我懷疑有人在盯著你。」
周明搬到學校的客房里。
鐵盒放在保險柜里,24小時監控。
8月,蘇富比拍賣行發布了一個重磅消息。
他們將拍賣一批拿破侖時期的文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把七齒鑰匙。
拍賣信息顯示,這把鑰匙的編號正是N-1804-7。
起拍價:100萬歐元。
周明看到這個消息,立即明白了什么。
有人在套他。
先是電話詢問,然后是神秘快遞。
現在又搞出一把配套的鑰匙。
這一切都太巧合了。
9月,拍賣會如期舉行。
周明通過網絡直播觀看。
競價非常激烈,最終成交價是350萬歐元。
買家是一個匿名的電話競拍者。
拍賣師只是說,買家來自「歐洲的私人收藏機構」。
拍賣會結束后,周明收到了一個新的電話。
「周先生,恭喜您。」對方的聲音很平靜,「您的盒子現在更值錢了。」
「您是誰?」周明問。
「我是剛才拍下鑰匙的人。」對方說,「現在我們可以談一談了。」
「您想要什么?」
「很簡單,我們想要看看您的盒子里到底有什么。」
周明沉默了一會,「如果我不同意呢?」
「那我們只能用別的方式了。」對方的語氣變得冰冷。
10月,周明的住處被人撬了。
雖然沒有丟失任何東西,但很明顯有人翻過。
而且對方很專業,幾乎沒有留下痕跡。
周明意識到,這些人不是簡單的收藏家。
他們有組織,有技術,有資金。
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很多內幕消息。
11月,周明做了一個決定。
他要主動聯系法國的「帝國記憶」項目。
與其被動等待,不如主動出擊。
通過官方渠道,周明聯系到了項目負責人杜邦。
杜邦聽完周明的敘述后,沉默了很長時間。
「周先生,您的情況很特殊。」杜邦說,「我們需要派人去中國,親自查看您的物品。」
「但是,」杜邦話鋒一轉,「我必須告訴您,這件事可能比您想象的更加復雜。」
「什么意思?」
「N-1804-7檔案盒,根據我們的記錄,里面可能含有改變歷史的重要文件。」
周明的心跳加速。
「什么樣的文件?」
「涉及拿破侖退位的真實原因,以及一些」杜邦停頓了一下,「一些可能影響現代歐洲政治格局的機密。」
12月,事情到了轉折點。
兩個自稱是「文物修復師」的人來到周明的住處。
他們出示了相關證件,要求檢查鐵盒。
「這是例行檢查。」其中一個人說,「我們懷疑這個物品可能涉及文物走私。」
周明覺得不對勁。
這兩個人的舉止不像是正規的文物部門工作人員。
而且他們的證件,看起來也有問題。
「不好意思,我需要先核實一下你們的身份。」周明說。
「沒關系,我們等您。」另一個人說,但他的手已經伸向了腰間。
周明意識到危險,立即撥打了報警電話。
兩個人聽到電話,立即離開了。
當天晚上,周明接到了杜邦的緊急電話。
「周先生,您遇到危險了。」杜邦的聲音很緊張,「那兩個人不是我們派的。」
「那他們是誰?」
「我們懷疑,是某個私人組織的人。」杜邦說,「他們想要在我們之前得到檔案盒。」
「為什么?」
「因為一旦檔案盒的內容公開,可能會引起巨大的政治風波。」
周明感覺自己被卷入了一個巨大的陰謀。
一個五塊錢的廢品,竟然能引起這么多人的關注。
2021年就這樣結束了。
周明不知道的是,真正的風暴,才剛剛開始。
在地球的另一端,英國議會上議院。
一場關于《王位繼承法》的修訂辯論,正在秘密進行。
而這場辯論的焦點,正是一份可能改變歷史的檔案。
一份編號為N-1804-7的檔案。
04
2022年2月,周明終于等到了法國官方團隊的到來。
杜邦帶著三個專家,以及一套portable的高精度檢測設備。
他們在中國大使館的協調下,獲得了臨時檢測許可。
「周先生,這次檢測可能會有突破性發現。」杜邦說,「我們帶來了最新的多光譜掃描儀。」
檢測在一個專業的實驗室進行。
周明看著專家們小心翼翼地操作儀器。
鐵盒被放在一個特殊的臺子上,各種光束從不同角度照射。
「有發現了!」其中一個專家突然喊道。
電腦屏幕上出現了令人震驚的圖像。
在多光譜掃描下,鐵盒的鉛箔夾層顯現出文字痕跡。
「這是」杜邦湊近屏幕,「《楓丹白露退位詔書》的刪改版本!」
周明看著屏幕,雖然看不懂法文,但能感覺到現場的緊張氣氛。
「這里有一段被刪除的內容。」杜邦指著屏幕,「原文說的是『朕將皇位傳給合法繼承人』,但在正式版本中,這句話被改成了『朕無條件退位』。」
「這意味著什么?」周明問。
「意味著拿破侖本來是想指定繼承人的,但被迫改變了主意。」杜邦的聲音有些顫抖。
掃描繼續進行。
更多的發現接踵而至。
「這里有生物樣本!」另一個專家指著檢測報告,「我們在夾層中發現了毛發纖維。」
DNA分析結果很快出來了。
「這是拿破侖和瑪麗·路易絲皇后的毛發混合物。」專家的聲音都在顫抖,「這證明檔案盒確實來自皇室內部。」
最令人震驚的發現還在后面。
當UV紫外光照射鐵盒內壁時,出現了肉眼看不見的密文。
杜邦幾乎跳了起來。
聽了他的解釋,周明感覺整個世界都在旋轉,他的心跳得如鼓點般急促,整個人的血液都沖到了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