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聲明: 本文系真實新聞案件稍加改編;含有虛構創作部分,來源官方媒體,因涉及隱私,人名為化名,圖片均源自網絡;上游新聞《云南”喬家大院”覆滅,黑惡勢力為何盤踞30年》)
在 2020 年,云南黑惡勢力的版圖發生了一次劇烈震動。
盤踞保山長達三十年之久的黑老大喬永仁,就此跌落神壇。
喬永仁在保山可謂只手遮天,多年來通過一系列違法犯罪手段積累財富、擴充勢力,其團伙的惡行遍布各個領域,當地百姓敢怒不敢言。
命運的轉折往往就在不經意間。
一日,喬永仁如往常那般肆意妄為,在一次社交場合中,他將目光落在了一位女子身上。
這位女子并非普通弱質女流,她有著堅韌的性格與強大的背景。
喬永仁毫無顧忌的調戲與冒犯,瞬間點燃了導火索。
女子并未選擇忍氣吞聲,而是堅決地站出來,向有關部門舉報了喬永仁的種種惡行。
隨著舉報線索的深入調查,警方迅速展開行動。
那些曾經對喬永仁俯首帖耳的手下,在法律的威嚴下紛紛交代罪行。
曾經不可一世的黑惡帝國,在正義的雷霆打擊下,迅速崩塌......
1952 年喬永仁出生在云南保山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
那時候村子里的日子都不好過,喬永仁家更是窮得叮當響,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家里實在供不起他讀書,喬永仁小學二年級沒讀完,就只能背著那破舊的書包回家,跟著父母干起了農活。
此后的二十多年,喬永仁一直在農村里摸爬滾打,日子過得平淡又艱難,他的人生似乎一眼就能望到頭,沒什么起色。
直到 30 多歲的時候,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了云南。
這股風也給喬永仁帶來了一絲希望。
他看到周圍有人開始搞起了小生意,心里也癢癢的。
于是喬永仁就跟著別人學起了木材加工技術,靠著自己的一點積蓄,開了個小小的木材加工生意。
一開始生意并不好做,喬永仁每天起早貪黑,忙得不可開交。
但他運氣還算不錯,慢慢地,生意有了起色,他也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有了這筆錢,喬永仁的心思開始活絡起來。
他覺得木材加工這行利潤有限,得找點別的出路。
他把目光投向了當時新興的汽車行業。
喬永仁拿著自己的積蓄,又借了些錢,投身到汽車生意中。
或許是他真有幾分商業頭腦,或許是運氣好,這汽車生意越做越大,沒過多久,他就積累了一筆不小的財富,在當地也算是小有名氣了。
可喬永仁并不滿足于此。
他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這么多年,心里清楚,光有錢還不夠,還得有權有勢才行。
他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喬連佰和喬連萬,雖說這倆孩子整天游手好閑,不務正業,但在喬永仁眼里,他們可是自己未來的希望。
喬永仁投資了一家貸款公司,特意安排兩個兒子進去 “工作”。
實際上這家貸款公司表面上是合法經營,背地里卻干著放高利貸的勾當。
90 年代初,商品經濟快速發展,各類貸款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
喬家的貸款公司和別家可不一樣,那叫一個 “兇殘”。
他們放貸的時候,條件看著挺寬松,可還錢的時候,那利息高得嚇人。
要是有人還不上錢,喬家可不會跟你客氣。
有一天在保山的一個小鎮上,一個借款人因為還不上喬家的錢,被喬連佰帶著一群打手堵在了街上。
那天天氣陰沉沉的,冷風呼呼地刮著。
借款人嚇得臉色蒼白,滿頭大汗,苦苦哀求道:“喬少爺,您再寬限我幾天吧,我實在是湊不出錢啊!”
喬連佰穿著一身筆挺的西裝,嘴里叼著根煙,冷笑一聲說:“今天不還錢,你就別想走出這條街!”
說完他一揮手,手下們立刻一擁而上,對著借款人就是一頓拳打腳踢。
借款人被打得鼻青臉腫,倒在地上不停地嚎叫。
周圍的人都遠遠地看著,敢怒不敢言。
這樣的場景在保山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漸漸地大家都知道喬家的錢不能欠,喬家的貸款公司就這樣靠著暴力追債,“紅紅火火” 地發展起來,喬連佰和喬連萬也成了當地人人懼怕的 “地頭蛇”。
對喬永仁來說,暴力追債這種事,不過是小打小鬧。
他的野心可大著呢,他想要的是更大的財富,更廣的勢力范圍。
他把目光投向了礦產資源和自來水廠這兩塊 “肥肉”。
為了拿下這些項目,喬永仁不惜動用各種手段。
他先是到處拉關系,給那些能說得上話的人送禮,請客吃飯。
要是遇到不肯合作的,他就威脅人家,甚至直接動用暴力。
在保山,只要是有利可圖的地方,幾乎都有喬永仁的影子。
2001 年一件小事引發了喬永仁更大的惡行。
一天在保山的一條街上,兩輛車發生了剮蹭。
兩個車主為了節省維修費用,商量著去了一家不是喬家開的修理廠。
喬永仁得知這件事后,大發雷霆,他覺得這是別人在故意挑釁他的權威。
當天他就召集了十幾個手下,每個人都手持棍棒,氣勢洶洶地沖進了那家修理廠。
他們一進去,二話不說,見東西就砸,見人就打。
修理廠的老板和員工們嚇得四處逃竄,整個修理廠被砸得一片狼藉。
從那以后,保山的修理廠幾乎都成了喬家的 “附屬”,再也沒人敢搶喬家的生意。
喬永仁心里明白,光靠暴力只能逞一時之強,要想長久地稱霸保山,還得有強大的人脈,得有 “保護傘”。
于是他斥巨資打造了一座豪華園林,取名為 “喬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