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套商品房全部給大兒子一家,老宅子給二兒子。”
律師的話像雷一樣劈在我頭上。
我看著大嫂強忍著的笑意,心里五味雜陳。
照顧了公公整整八年,到頭來就分到一套破舊的鄉下老房子?
01
那是個陰沉的下午,醫院里彌漫著消毒水的味道。
公公躺在病床上,已經三天沒有睜開眼睛了。
我握著他瘦骨嶙峋的手,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
“媽,你別哭了,爸爸會好起來的。”老公李明輕拍著我的肩膀安慰道。
可是我們都知道,醫生已經下了病危通知書。
八十三歲的公公,癌癥晚期,時間不多了。
想起這八年來的點點滴滴,我的心像被刀割一樣疼。
八年前,公公中風偏癱,大哥大嫂說工作忙,照顧不過來。
于是公公就搬到了我們家,一住就是八年。
那時候我們還租著一套兩室一廳的小房子,公公來了之后更加擁擠。
但是我沒有半句怨言,每天給公公擦身、喂飯、按摩。
夜里公公起夜,我總是第一個醒來扶他。
公公的脾氣不太好,經常因為一些小事發火,但我都忍著。
老公有時候會說:“媽,你對我爸比對自己親爸都好。”
我總是笑著回答:“那是應該的,他是你爸爸,也是我爸爸。”
這八年里,大哥大嫂一個月最多來看一次,每次都是匆匆忙忙。
逢年過節會買點禮品,但從來不留下來吃飯。
而我們,不僅承擔了所有的照顧責任,還要負擔公公的醫藥費和生活費。
雖然經濟壓力很大,但我從來沒有在公公面前提過。
現在公公要走了,我的心里說不出的難受。
不是因為遺產什么的,就是單純地舍不得這個固執又可愛的老人。
第二天早上,公公安靜地走了。
我哭得幾乎暈厥,老公也是眼淚直流。
大哥大嫂趕到醫院的時候,公公已經蓋上了白布。
大嫂的眼睛紅了紅,但很快就開始安排后事。
“我們得趕緊聯系殯儀館,還有通知親戚朋友。”大嫂說話很有條理,像是在安排工作。
葬禮辦得很隆重,來了很多親戚朋友。
大家都夸我們孝順,說公公有福氣,有這么好的兒媳婦照顧。
大嫂聽著這些話,臉色有些不自然。
葬禮結束后的第三天,律師打電話來,說要宣讀遺囑。
我心里一沉,公公什么時候立的遺囑?我們怎么不知道?
律師事務所里,我們一家四口坐在會議桌前。
大哥李強、大嫂王麗坐在一邊,我和老公坐在另一邊。
律師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戴著金邊眼鏡,表情嚴肅。
“根據李老先生的遺囑,現在宣讀分配方案。”律師清了清嗓子。
我的心跳得很快,手心里全是汗。
“市區三套商品房,包括濱江小區89平方米兩室一廳,城東花園108平方米三室兩廳,以及新城區95平方米兩室兩廳,全部歸長子李強及其家人所有。”
聽到這里,大嫂的嘴角忍不住上翹了一下。
我和老公對視了一眼,這三套房子加起來得值三百萬左右吧。
“鄉下祖屋一棟,包括宅基地,歸次子李明及其家人所有。”
律師說完,會議室里安靜得落針可聞。
我的腦子嗡嗡作響,感覺血液都涌到了頭頂。
什么?就一套鄉下的破房子?
那套房子我去過幾次,又老又舊,連自來水都沒有。
而大嫂家得到了三套價值三百萬的商品房?
“這...這就完了?”我忍不住問道。
律師點點頭:“遺囑就是這樣安排的,李老先生的簽字和指印都在這里。”
我看著遺囑上公公顫抖的簽名,眼淚差點掉下來。
“爸爸肯定有他的考慮。”大嫂故作安慰地說道,但聲音里掩不住的得意。
“是啊,可能是覺得我們照顧得不夠好吧。”我苦笑著說。
老公拉了拉我的手,示意我別說了。
從律師事務所出來,我一句話都不想說。
八年的照顧,八年的付出,到頭來就換來一套破房子?
而大哥大嫂什么都沒做,卻得到了三套商品房?
我越想越覺得委屈,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
“媽,你別這樣,爸爸肯定有他的道理。”老公安慰我說。
“什么道理?難道是覺得我們不是親生的?”我忍不住發火了。
“你別胡說,爸爸不是那樣的人。”老公皺著眉頭說。
“那你說為什么?我們照顧了他八年,他們連看都懶得看,憑什么他們分三套房子,我們就分一套破房子?”
老公沉默了,他也想不明白。
回到家里,我一個人關在房間里哭了很久。
十歲的女兒小雨過來敲門:“媽媽,你怎么了?”
我擦干眼淚,勉強笑著說:“沒事,媽媽只是有點累。”
晚上吃飯的時候,一家三口都沒什么話說。
小雨感覺到了氣氛不對,小心翼翼地問:“爸爸媽媽,你們是不是吵架了?”
“沒有,我們沒吵架。”老公摸了摸女兒的頭。
但是我知道,我們心里都有疙瘩。
02
接下來的幾天,我和老公開始為這件事爭吵。
“我就是想不通,為什么要這樣分配?”我坐在沙發上,聲音有些哽咽。
“媽,可能爸爸覺得大哥是長子,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老公試圖解釋。
“承擔更多的責任?他們這八年承擔了什么責任?”我的聲音提高了幾度。
“你別激動,我知道你委屈,但事情已經這樣了,我們得接受現實。”
“我就是接受不了!我們辛辛苦苦照顧了八年,到頭來什么都沒有!”
老公嘆了口氣:“那套祖屋也是財產啊,而且那是我們老李家的根。”
“根?一套破房子算什么根?現在房租又要漲了,我們連在城里住下去都困難!”
確實,房租從原來的兩千五漲到了三千二,對我們來說壓力很大。
老公在一家小公司做會計,月薪六千。
我在超市做收銀員,月薪三千五。
除去房租、生活費、小雨的學費,每個月都緊巴巴的。
而現在房租又漲了,生活更加困難。
“要不我們再找個便宜點的房子?”老公提議道。
“便宜的房子更破更遠,小雨上學怎么辦?”
我們陷入了沉默。
這時候,大嫂王麗發了條朋友圈,是她在新房里拍的照片。
配文是:“感謝公公的厚愛,新房裝修中,很快就能搬進去了。”
我看著那些裝修精美的照片,心里更加難受。
她們一家現在有四套房子了(包括她們自己的),而我們還在租房住。
“你看看人家,現在都開始裝修了。”我把手機遞給老公。
老公看了看,臉色也不太好看。
“媽,你別老看這些,看了心里難受。”
“我就是不明白,憑什么啊?”
接下來的幾天里,我開始找兼職工作。
在網上看到一家餐廳招服務員,晚上六點到十點,一個月能多賺一千五。
雖然很累,但是為了維持生活,我咬牙堅持。
每天白天在超市上班,晚上去餐廳端盤子。
回到家已經快十一點了,還要洗衣服、收拾家務。
老公心疼我,說要不然他也找個兼職。
“你別了,你還要照顧小雨,幫她輔導功課。”我擺擺手。
小雨的成績一直不錯,我們希望她能考上好高中,將來有出息。
但是現在連補習班的費用都成了負擔。
其他同學都在上各種興趣班,小雨只能眼巴巴地看著。
“媽媽,我不想學鋼琴了,太貴了。”小雨很懂事地說。
我的心都碎了,抱著女兒說:“媽媽再想想辦法,一定讓你學。”
但是鋼琴課一節要兩百塊,一個月八節課就是一千六。
對現在的我們來說,這簡直是天文數字。
而這時候,大嫂又在朋友圈曬她兒子的鋼琴比賽獲獎照片。
配文是:“小寶貝又得獎了,繼續加油!”
我看著照片里那個意氣風發的男孩,再看看自己懂事得讓人心疼的女兒。
同樣是公公的孫子孫女,差距怎么就這么大呢?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公公去世已經三個月了。
我們的生活依然緊巴巴的,但是慢慢適應了這種節奏。
每天早上六點起床,給家人做早飯,然后去超市上班。
中午只有半小時休息時間,我通常在員工食堂隨便吃點。
下午五點下班后,趕緊回家做晚飯,然后去餐廳上班。
這樣的日子雖然累,但至少沒有閑暇時間去想那些讓人難受的事。
偶爾遇到老鄰居,她們會關心地問:“小張,你怎么瘦了這么多?”
我總是笑著說:“減肥呢,這樣更健康。”
其實哪是減肥,是累的,也是氣的。
有時候躺在床上,我會想起公公生前的點點滴滴。
記得有一次他生病發高燒,我整夜沒睡陪在他身邊。
燒退了之后,他拉著我的手說:“小張啊,你真是個好孩子。”
還有一次,他想吃家鄉的一種特色小食,我跑了半個城市才買到。
他吃得眼淚都出來了,說:“還是小張懂我。”
那時候我以為,這些付出和關愛,公公都記在心里。
可是現在看來,也許在他心里,血緣關系還是最重要的。
大兒子永遠是大兒子,兒媳婦再好也是外人。
想到這里,我總是忍不住流淚。
老公看我這樣,也很心疼,但是他不知道該怎么安慰我。
“媽,要不我們去看看那套祖屋吧?說不定比我們想象的好一些。”
“看什么看?一套破房子有什么好看的?”我沒好氣地說。
“總是我們的財產啊,不管怎么說也要去看看。”
“你愛去你去,我不去。”
但是在內心深處,我其實也挺好奇那套房子到底是什么樣的。
記得幾年前去過一次,當時公公還能走路。
房子是典型的農村老宅,青磚灰瓦,有個小院子。
雖然有些年頭了,但是結構還算結實。
只是沒有現代化的設施,連衛生間都是旱廁。
這樣的房子在現在這個時代,確實沒什么價值。
難怪公公會把它分給我們,大概也是覺得沒人要吧。
這天晚上,我們正在吃飯,堂叔打來電話。
“小明啊,你們什么時候回來看看祖屋?房子空著這么久,我擔心會出問題。”
堂叔是村里的老人了,一直幫忙照看著那套房子。
“堂叔,最近比較忙,等有時間就回去。”老公客氣地回答。
“房子雖然老,但是基礎還是很好的,你們別不當回事。”
“知道了,謝謝堂叔。”
掛了電話,老公看著我說:“堂叔說得對,我們確實應該回去看看。”
“回去干什么?難道還指望那套破房子能變成金子不成?”我冷笑道。
“不管怎么說,那也是我們的財產,而且是爺爺奶奶留下來的老宅子。”
“你要是想去就去吧,我沒興趣。”
其實我心里也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回去看看。
畢竟那是我們現在唯一的房產了,雖然破舊,但至少是我們的。
03
又過了一個月,房東突然通知我們,房租要從三千二漲到四千。
“現在房價都在漲,租金自然也要漲,這是市場規律。”房東說得理直氣壯。
我和老公面面相覷,四千塊的房租對我們來說簡直是天價。
“能不能再商量商量?我們一直是好租客,從來沒有拖欠過房租。”老公試圖講價。
“我也沒辦法,整個小區的租金都在漲,我這已經是最低價了。”房東搖搖頭。
“那給我們一個月時間考慮行嗎?”
“可以,但是一個月后如果不續租,就要搬走。”
送走房東,我和老公都愁眉苦臉。
四千塊的房租意味著我們要拿出三分之二的收入來交房租。
剩下的錢根本不夠維持正常生活,更別說小雨的教育費用了。
“要不我們找找更便宜的房子?”我提議道。
“便宜的房子都在很遠的地方,小雨上學會很不方便。”老公皺著眉頭。
“那怎么辦?總不能露宿街頭吧。”
我們開始在網上搜索便宜的租房信息。
兩千塊的房子要么在很偏遠的地方,要么條件非常差。
有的甚至是地下室或者隔斷間,根本不適合一家三口居住。
“媽,要不我們回鄉下住一段時間吧?”老公突然說道。
我愣了一下:“回鄉下?你瘋了嗎?”
“我認真的,我們可以先回去住一段時間,省下房租錢,等攢夠了錢再回城里。”
“小雨上學怎么辦?”
“村里也有小學,雖然條件差一點,但也能上學。”
我想了想,這個提議似乎也不是完全不可行。
至少我們有個免費的地方住,不用交房租。
而且我可以辭掉餐廳的兼職,不用那么累了。
“可是鄉下什么都不方便,買菜購物都要跑很遠。”我還是有些猶豫。
“先回去看看情況再說,如果實在不行,我們再想別的辦法。”
我們商量了一個晚上,最終決定回鄉下住一段時間。
第二天,我向超市請了假,準備回鄉下看看情況。
老公也向公司請了幾天假。
我們收拾了一些必需品,準備開車回鄉下。
臨走前,我給大嫂打了個電話,告訴她我們要回祖屋住一段時間。
“回祖屋住?為什么?”大嫂的聲音里有些意外。
“房租漲得太厲害,我們暫時承擔不起。”我如實說道。
電話那邊沉默了一會兒:“那...那你們慢慢安頓,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就說。”
“謝謝嫂子。”
掛了電話,我總覺得大嫂的語氣有些奇怪,但也沒多想。
收拾行李的時候,小雨有些不舍:“媽媽,我們真的要搬到鄉下去嗎?”
“只是暫時的,等媽媽爸爸攢夠了錢,我們就回來。”我安慰她說。
“那我還能和同學們見面嗎?”
“當然可以,我們會經常回城里看朋友的。”
雖然嘴上這么說,但我心里也不確定這個決定是否正確。
不過現在也沒有別的選擇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開車去鄉下的路上,我的心情很復雜。
上次來這里還是三年前,那時候公公還健在。
現在再來,物是人非,心境完全不同了。
村子離城里大概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路況還算不錯。
越往里開,城市的喧囂逐漸被田園的寧靜所取代。
金黃的稻田一望無際,遠山如黛,空氣清新。
小雨趴在車窗上,好奇地看著外面的風景:“媽媽,這里好漂亮啊!”
“是吧,鄉下有鄉下的好處。”我的心情也稍微好了一些。
終于到了村子,我們的車在村口就被幾個村民圍住了。
“這不是小明嗎?回來了啊!”
“小張,好久不見了!”
村民們都很熱情,紛紛打招呼問候。
“我們回來住一段時間。”老公笑著回答。
“那太好了,這房子空了這么久,終于有人住了。”
我們開車來到祖屋門前,我不禁愣住了。
房子比我記憶中的要好很多,看起來有人經常打理。
青磚墻被刷得干干凈凈,院子里的雜草也被清理過。
門口還種了一些花草,顯得生機勃勃。
“這...這還是我們記憶中的那套房子嗎?”我疑惑地問。
“應該是堂叔幫忙打理的吧。”老公也有些驚訝。
我們推開院門,走進院子。
院子不大,但是很整潔,還有一口老井,井水清澈見底。
正房是三間,左右各有一間廂房。
房屋的結構保存得很好,看起來比我們想象中結實多了。
“小明!小張!你們回來了!”堂叔李大爺從隔壁走了過來。
“堂叔,謝謝您這些年幫我們照看房子。”老公感激地說。
“應該的,應該的,這是我們老李家的祖屋,不能讓它荒廢了。”
李大爺七十多歲了,身體還很硬朗,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
“房子看起來保養得很好啊。”我夸贊道。
“那是,我每個月都要來打掃一次,修修補補的。你們爺爺當年建這房子的時候,用的都是好材料,所以到現在還這么結實。”
我們跟著李大爺走進房子。
里面雖然陳設簡單,但是很干凈整潔。
基本的家具都有,床、桌子、椅子,還有一些老式的柜子。
最讓我意外的是,廚房里竟然通了自來水。
“這自來水是什么時候接的?”老公問道。
“去年村里統一改造的,現在家家戶戶都有自來水了。”李大爺解釋道。
“那太好了,我還以為要用井水呢。”我松了口氣。
我們在房子里轉了一圈,發現雖然設施簡單,但是基本的生活需求都能滿足。
最主要的是,這里確實比我們想象中要好很多。
“小雨,你覺得這里怎么樣?”我問女兒。
小雨興奮地跑來跑去:“媽媽,這里好大啊!比我們在城里的房子大多了!”
確實,三間正房加上院子,面積比我們租的房子大了一倍多。
“堂叔,村里的小學還在嗎?”老公關心地問。
“在呢,就在村東頭,走路十分鐘就到了。現在條件也不錯,有電腦室,還有多媒體教室。”
聽到這里,我心里的擔憂少了一些。
看來在這里住一段時間,也不是完全不可行的。
至少我們有了一個免費的住所,可以暫時緩解經濟壓力。
04
我們決定在祖屋住下來,至少先住一段時間看看情況。
第二天,我們開始整理房間,準備長期居住。
老公負責整理正房,我負責整理廂房和廚房。
小雨則在院子里玩得不亦樂乎,追蝴蝶、摘花草。
“媽媽,這里真的很好玩!”小雨開心地跑過來告訴我。
看到女兒這么開心,我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也許換個環境生活,對我們來說并不是壞事。
正在整理廚房的時候,老公從公公的房間里走出來。
“媽,你過來一下,我發現了一些東西。”老公的聲音有些異常。
我放下手中的活,走到公公的房間。
這是三間正房中最大的一間,也是公公生前住的房間。
房間里的陳設還保持著公公生前的樣子,床鋪、書桌、衣柜都沒有動過。
“你發現什么了?”我問道。
老公指著床底下:“我在清理的時候,發現床底下有個鐵盒。”
我蹲下身子,果然看到床底下有一個不大的鐵盒子。
鐵盒有些生銹了,但是還很結實,上面還有一把小鎖。
“這是什么東西?”我疑惑地問。
“不知道,要不我們打開看看?”
我猶豫了一下:“這樣不太好吧,萬一是公公的私人物品...”
“都是一家人,有什么關系。而且說不定里面有什么重要的東西。”
老公找來一把螺絲刀,小心翼翼地撬開了鎖。
鐵盒打開的那一刻,我們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