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情節存在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2024年3月15日,春日的陽光透過機艙窗戶灑在我的臉上,我緊握著手中的機票,心情五味雜陳。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走出國門,目的地是遙遠的迪拜。
去探望我的兒子——王建國。
32年了,整整32年!從1992年他只身前往迪拜打工開始,我們父子就再也沒有見過面。唯一的聯系就是他每個月按時寄回來的錢,從最初的幾千塊,到后來的幾萬,再到這些年的幾十萬...
粗略算下來,32年間他寄回家的錢已經超過了1.5億。
作為一個普通的建筑工人,他是如何做到的?這個疑問在我心中埋藏了太久太久。
現在,我退休了,終于有時間去迪拜看看他。卻不知道,這趟旅程會讓我發現一個令人震驚的真相...
01
1992年春天,那是一個讓我永生難忘的日子。
建國站在村口的大槐樹下,背著一個破舊的帆布包,眼神中滿是不舍和決心。
"爸,我要去迪拜打工。"他的聲音很平靜,但我能感覺到他內心的堅定。
"迪拜?那是什么地方?"我疑惑地問。那個年代,出國打工對我們這樣的農村家庭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概念。
"是中東的一個國家,那里正在大搞建設,需要很多建筑工人。"建國解釋道,"我有個同鄉在那邊,說工資很高,一個月能賺我們這里一年的錢。"
我看著眼前這個23歲的兒子,心中五味雜陳。建國從小就聰明勤奮,高中畢業后本來可以繼續上大學,但家里實在太窮,供不起。他只能在村里的磚廠干活,一個月才幾十塊錢工資。
"可是那么遠,人生地不熟的,萬一..."我擔憂地說。
"爸,富貴險中求。"建國打斷了我的話,"我不能一輩子窩在這個小村子里。我要出去闖闖,給家里掙點錢,也給自己掙個前程。"
我的眼眶濕潤了。作為父親,我理解兒子的雄心壯志,但又舍不得他離開。
"建國,要不再想想?"我的聲音有些哽咽。
"爸,我已經決定了。"建國拍拍我的肩膀,"您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的。等我在那邊站穩腳跟,就把您和媽也接過去。"
就這樣,建國踏上了前往迪拜的路。臨走前,他把僅有的200塊錢留給了我和他媽。
看著兒子坐上開往縣城的班車,我的心就像被掏空了一樣。那一刻,我怎么也想不到,這一別就是32年。
02
建國走后的第一個月,我們沒有收到任何消息。我和他媽每天都在盼望,盼望著郵遞員能給我們帶來兒子的信。
終于,在第二個月的時候,郵遞員騎著綠色的自行車來到了我們家。
"王大爺,您兒子從迪拜寄來的信!"郵遞員興奮地說。
我顫抖著手接過信封,上面的郵戳確實是從迪拜寄來的。連同信一起的,還有一張匯款單——500塊錢。
在那個年代,500塊錢對我們農村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我戴上老花鏡,小心翼翼地打開信封:
"親愛的爸爸媽媽: 我到迪拜已經一個多月了,一切都好。這里的氣候比較干燥,但我已經適應了。我在一個建筑工地上干活,雖然辛苦,但工資確實比國內高很多。 現在先給您們寄500塊錢,以后每個月我都會寄錢回來。您們不用擔心我,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此致 敬禮! 您的兒子 建國1992年5月15日"
讀完信,我和他媽都哭了。孩子在異國他鄉,一個人承受著所有的辛苦,卻還要給家里寄錢。
從那以后,建國每個月都會按時寄錢回來。第二個月是600塊,第三個月是800塊,數額在不斷增加。
"這孩子在外面到底干什么啊?怎么能掙這么多錢?"他媽經常這樣問我。
"建筑工人能掙多少錢?"我也很困惑,但每次寫信問建國,他總是簡單地回復:"工地上的活掙錢多,您們別擔心。"
到了第二年,建國每個月寄回來的錢已經超過了2000塊。我們家成了村里最"富裕"的家庭,但我心中的疑惑卻越來越大。
03
隨著時間的推移,建國寄回來的錢越來越多。
1995年,每月5000塊。1998年,每月1萬塊。2001年,每月2萬塊。2005年,每月5萬塊。2010年,每月10萬塊。2015年,每月20萬塊。2020年,每月30萬塊。
這些數字讓我震驚,也讓我困惑。一個建筑工人,即使在迪拜,也不可能掙這么多錢啊!
我不止一次地寫信問建國,但他每次都是簡單地回復:"爸,我現在不只是工人了,我承包了一些項目,生意做得還不錯。您們不用擔心,安心享受生活就好。"
用建國寄回來的錢,我們家蓋了新房子,買了車,還在縣城買了商鋪。我和他媽的生活水平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但我心中的疑惑從未消除。我經常躺在床上想:建國到底在迪拜干什么?怎么能掙這么多錢?
我曾經托人打聽過,據說迪拜確實有很多建筑項目,中國人在那里做生意的也不少。但具體情況如何,我們這些農村人根本不了解。
"爸,您想那么多干什么?"村里的年輕人對我說,"建國能掙錢,說明他有本事。您就安心享福吧。"
但我總覺得心里不踏實。兒子在外面到底過得怎么樣?他真的像信里說的那樣一切都好嗎?
2010年,我曾經提出要去迪拜看看建國,但他在回信中堅決反對:
"爸,您年紀大了,長途飛行對身體不好。而且我工作很忙,沒時間陪您。您和媽在家好好保重身體,等我忙完這段時間,我就回去看您們。"
可是,這一等就是十幾年,建國從來沒有回過家。
04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整個世界。
我和他媽每天在家看新聞,看到很多海外華人受到疫情影響,生活困難。我們擔心建國的安危,給他寫了很多信,但回信依然簡單:
"爸媽,我很好,疫情對我的影響不大。最近生意確實有些影響,但總體還算穩定。您們保重身體,不要外出。"
隨信寄來的錢依然沒有減少,每個月30萬,雷打不動。
2021年,他媽因為想念兒子過度,加上年紀大了,身體每況愈下。彌留之際,她拉著我的手說:
"老頭子,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再見建國一面。你一定要去迪拜看看他,看看我們的兒子到底過得怎么樣..."
他媽走后,我更加思念建國。我在信中告訴他媽媽去世的消息,請求他回來參加葬禮。
但建國的回信讓我心痛:
"爸,聽到媽媽去世的消息,我很難過。但我現在確實走不開,有一個大項目正在關鍵時期。我會托人給媽媽燒香的,請您原諒我的不孝。"
看著兒子的信,我流下了眼淚。32年了,建國連他媽媽的葬禮都沒能參加。
05
2023年,我正式退休了。
退休后的我,時間突然多了起來。每天坐在家里,看著建國寄回來的錢,我心中的疑惑越來越重。
我開始仔細計算建國這32年來寄回的錢:
從1992年到2023年,粗略計算,總數已經超過了1.5億人民幣。
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即使是在迪拜,一個普通的建筑工人,甚至是包工頭,也不可能掙這么多錢。
我開始懷疑建國是不是在從事一些不正當的行業。這個想法讓我夜不能眠。
我決定,必須去迪拜看看建國,了解真相。
當我把這個想法告訴村里的人時,大家都勸我:
"王大爺,您都70多歲了,還要飛那么遠去迪拜?"
"是啊,建國不是說了嗎,他工作忙,沒時間陪您。"
"您就安心在家享福吧,何必折騰呢?"
但我心意已決。我必須去看看我的兒子,了解他這32年來的真實生活。
我開始學習如何辦理護照,如何訂購機票。對于一個70多歲的農村老人來說,這些都是全新的挑戰。
在兒子最新寄來的信中,我找到了他在迪拜的地址。雖然是英文,但我請村里的大學生幫我翻譯了。
06
2024年3月,我終于踏上了前往迪拜的飛機。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出國,也是第一次坐飛機。看著窗外的云海,我心中百感交集。
32年了,我終于要見到我的兒子了。
但同時,我也很緊張。建國會不會怪我突然出現?他現在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樣的?那1.5億到底是怎么來的?
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飛行,飛機終于降落在迪拜國際機場。
走出機場,我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高樓大廈,車水馬龍,這里確實是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
我拿著事先準備好的地址,打了一輛出租車。司機是一個巴基斯坦人,英語說得不是很好,但還是明白了我的意思。
車子在迪拜的街道上穿行,我看著窗外的風景,心中既興奮又忐忑。
終于,車子停在了一個住宅區門口。
我付了車費,下了車。看著眼前這個普通的住宅小區,我有些意外。以建國的收入,他應該能住在更好的地方才對。
我找到了建國信中提到的地址,是一棟三層小樓的二樓。
我懷著忐忑的心情,按響了門鈴。
門開了,一個瘦削的中年男人出現在我面前。
"您找誰?"他用中文問道。
"我找王建國,"我說,"我是他的父親。"
男人愣了一下,然后說:"您請稍等。"
他轉身進屋,我聽到里面傳來急促的說話聲。
過了一會兒,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門口。
是建國!
但我差點認不出他來。眼前的建國比我想象中蒼老了很多,頭發已經花白,臉上布滿了皺紋,身材也比以前瘦了很多。
"爸...爸?"建國看到我,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建國!"我激動地叫道,"我的兒子!"
我們父子擁抱在一起,32年的思念瞬間爆發。
"爸,您怎么來了?"建國問道,眼中滿是復雜的情緒。
"我退休了,想來看看你。"我說,"兒子,這些年你辛苦了。"
建國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爸,您進屋坐吧。"
我跟著建國進了屋,發現這個房子并不大,裝修也很簡單。客廳里坐著剛才開門的那個中年男人和兩個年輕人。
"爸,我給您介紹一下,"建國說,"這是老李,老劉,還有小張。我們在一起工作。"
我和他們打了招呼,心中更加困惑。如果建國真的像他說的那樣事業有成,為什么會和這些人合租房子?
"爸,您遠道而來,一定累了。先休息一下,晚上我們好好聊。"建國說。
我點點頭,但心中的疑惑卻越來越大。
看著眼前的建國,看著這個簡樸的房子,我感覺到有什么不對勁。
那1.5億到底是怎么來的?建國這些年到底在做什么?
我決定,一定要弄清楚真相。
07
晚上,建國帶我到附近的一個中餐廳吃飯。
"爸,您想吃什么?"建國問道。
"隨便點點就行,"我說,"建國,跟爸說說,你這些年在迪拜到底做什么工作?"
建國的眼神閃爍了一下:"就是...建筑方面的工作。"
"具體是什么?"我繼續問。
"就是承包一些項目,做一些生意。"建國回答得很模糊。
我看著眼前的兒子,感覺他在隱瞞什么。
"建國,你這些年寄回家的錢...那么多錢,你是怎么掙的?"我直接問道。
建國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爸,您別擔心,錢都是正當途徑掙的。"
"那你為什么不能詳細說說?"我追問。
"爸,有些事情比較復雜,您不用了解那么多。"建國顯得有些不耐煩。
我看著兒子,心中涌起一股說不出的感覺。這還是我那個誠實的兒子嗎?
吃完飯,我們走在迪拜的街道上。看著周圍的繁華,我對建國說:
"建國,迪拜確實很發達,你在這里生活了這么多年,應該很適應了吧?"
"是的,這里確實不錯。"建國回答得很簡單。
"那你為什么不把我和你媽接過來?這么多年,我們都想和你在一起。"我問道。
建國停下腳步,看著我說:"爸,這里的生活和國內不一樣,您可能適應不了。"
"什么不一樣?"我問。
"就是...文化差異比較大。"建國說。
我感覺建國在敷衍我。
回到住處,我躺在建國給我準備的床上,輾轉反側。
我觀察了一天,發現建國的生活水平和他寄回家的錢根本不匹配。他住的房子很普通,穿的衣服也很樸素,甚至連一輛車都沒有。
這讓我更加疑惑。如果建國真的像他說的那樣事業有成,為什么自己的生活卻如此簡樸?
那1.5億到底是怎么來的?
我決定,明天要跟著建國去看看他的工作地點,了解真相。
08
第二天早上,我起得很早。
建國準備出門時,我對他說:"建國,我想去看看你的工作地點。"
建國愣了一下:"爸,工地上比較亂,您去了不方便。"
"我就是想看看,不會添麻煩的。"我堅持道。
建國猶豫了一下,最后說:"好吧,但您要跟緊我,不要亂跑。"
我們一起出門,坐上了一輛公交車。
"建國,你怎么坐公交車?不是說生意做得不錯嗎?"我問道。
"呃...我的車送修了。"建國解釋道。
我看著兒子,感覺他在撒謊。
公交車在迪拜的街道上穿行,最后停在了一個建筑工地附近。
"爸,我們到了。"建國說。
我跟著建國下了車,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建筑工地。成百上千的工人在忙碌著,塔吊林立,機器轟鳴。
"這就是你承包的項目?"我問道。
"是的...其中一個。"建國回答。
我跟著建國進入工地,發現他熟練地戴上安全帽,和其他工人打招呼。
但我發現,建國的身份似乎并不是包工頭,而是...一個普通的建筑工人。
我看到建國拿起工具,開始和其他工人一起工作。他的動作熟練,顯然已經做了很多年。
"建國,"我走過去問他,"你不是說你承包項目嗎?怎么還要自己動手?"
建國擦了擦汗,說:"爸,現在競爭激烈,必須親自上陣。"
但我看得出來,建國就是一個普通的建筑工人,根本不是什么包工頭。
中午休息時,我聽到其他工人在聊天:
"老王,你兒子從中國來看你了?"
"是啊,我爸來了。"建國回答。
"你在這里干了多少年了?"
"三十多年了。"
"工資還可以吧?"
"還行,比國內強一些。"
聽到這些對話,我心中更加困惑。建國只是一個普通的建筑工人,工資怎么可能支撐他寄回家的1.5億?
那些錢到底是從哪里來的?
我決定,必須弄清楚真相。
晚上回到住處,我趁建國洗澡的時候,悄悄翻看了他的房間。
在一個抽屜里,我發現了一些銀行單據和文件。
我看不懂英文,但我看到了數字。這些單據顯示,建國的銀行賬戶里并沒有多少錢。
那些寄回家的錢到底是從哪里來的?
我拿著這些單據,等待建國出來,準備質問他。
但就在這時,門鈴響了。
建國匆忙穿上衣服去開門,我聽到門口傳來說話聲。
"建國,那個人來了。"有人在說。
"好,我馬上出去。"建國回答。
建國回到房間,看到我手里拿著單據,臉色瞬間變白。
"爸,您..."他說不出話來。
"建國,"我嚴肅地說,"你必須告訴我真相。這些年寄回家的錢到底是從哪里來的?"
建國沉默了很久,最后說:"爸,有些事情...很復雜。"
"再復雜,你也要告訴我!"我堅持道。
就在這時,門開了,一個穿著西裝的男人走了進來。
他看到我,愣了一下,然后對建國說了一些我聽不懂的話。
建國的臉色更加難看了。
"爸,"建國對我說,"我必須出去一趟。您先休息,我們回來再談。"
說完,建國就和那個男人離開了。
我獨自坐在房間里,心中充滿了不安。
建國到底在隱瞞什么?那1.5億到底是怎么來的?
我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第二天早上,建國沒有回來。
我焦急地等待,直到中午時分,門鈴響了。
我打開門,看到一個陌生的中國人站在門口。
"您是王建國的父親嗎?"他問道。
"是的,請問您是?"我回答。
"我是中國駐迪拜總領事館的工作人員,"他說,"有件事需要和您談談。"
我的心突然沉了下去。
"關于您的兒子王建國,"他繼續說,"我們必須告訴您一個真相。"
他從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遞給我。
"這32年來,您兒子寄回家的1.5億,其實..."
當我看清文件上的內容時,我的雙手開始顫抖。
原來,建國這些年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