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你到底要這樣混到什么時候?”王建國的聲音在小院里炸響,驚得鄰家的雞都撲騰了幾下。
屋里傳來門板重重撞擊的聲音,緊接著是沉默。
李秀英擦著眼淚,看著緊閉的房門,心如刀絞。
好好的名校研究生,怎么就成了這個樣子?
01
王磊從火車站走出來的時候,王建國和李秀英早就等在那里了。
他們穿著最好的衣服,臉上掛著掩飾不住的驕傲。
兒子終于要回來了,那個他們砸鍋賣鐵供出來的研究生。
“磊子!”李秀英遠遠地就喊了起來,聲音里帶著顫抖。
王磊拖著行李箱,臉上沒什么表情。
他瘦了,比離家時瘦了不少,但依然是那副不愿多說話的樣子。
“路上累了吧?”王建國接過兒子的行李,試圖從他臉上看出點什么。
“還行。”王磊只是簡單地應了一聲。
回家的路上,李秀英絮絮叨叨地說著村里的變化,說著鄰居家誰家的孩子結婚了,誰家的孩子買了車。
王磊坐在副駕駛座上,看著窗外熟悉又陌生的田野,一句話也不說。
“村里人都在夸你呢,說咱家出了個大學生,還是研究生。”李秀英回頭看著兒子,眼中滿是期待,“你爸昨天還去鎮上買了酒,說等你回來要好好慶祝一下。”
王磊點了點頭,算是回應。
到了家,王建國麻利地幫兒子把行李搬進房間。
這間房間保持著王磊上大學前的樣子,書桌、床鋪,連墻上貼的那些獎狀都還在。
只是多了一些灰塵,顯得有些冷清。
“你先休息一下,我去做你愛吃的紅燒肉。”李秀英說著就要往廚房走。
“媽,不用忙活了,我不太餓。”王磊脫下外套,坐在床邊。
“怎么能不吃飯呢?你看你都瘦成什么樣了。”李秀英心疼地看著兒子,“學校里是不是沒吃好?”
“學校里挺好的。”王磊的回答依然簡短。
晚飯時,王建國拿出了那瓶酒。
一家三口坐在小圓桌前,桌上擺著四五個菜,都是王磊從小愛吃的。
“來,磊子,爸敬你一杯。”王建國舉起酒杯,臉上滿是笑容,“咱家總算出了個研究生,這是光宗耀祖的事。”
王磊接過酒杯,輕輕碰了一下,然后一飲而盡。
“磊子啊,你這專業是計算機對吧?”王建國放下酒杯,“現在這個行業很熱門,工資也高。你有什么打算嗎?”
王磊夾了一塊肉放進嘴里,慢慢嚼著,“還沒想好。”
“沒事,慢慢想。”李秀英在一旁說道,“但也不能閑著,要不你先投投簡歷,看看有什么合適的工作。”
“嗯。”王磊應了一聲,但聲音里聽不出任何情緒。
接下來的幾天,王磊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房間里。
他搬來了家里的那臺老電腦,整天對著屏幕不知道在做什么。
飯點了李秀英叫他,他就出來吃飯,吃完又回房間。
一個星期后,王建國忍不住了。
“磊子,你不能老這樣待著。”王建國敲了敲兒子的房門,“要不明天我陪你去鎮上,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工作。”
房門開了,王磊探出頭來,“爸,我還想再休息一段時間。”
“休息?你都休息一個星期了。”王建國皺起眉頭,“年輕人不能這樣,得有個奔頭。”
“我知道。”王磊說完,又要關門。
“等等。”王建國伸手擋住門,“你到底在想什么?好不容易讀完研究生,不能就這樣浪費了。”
王磊看著父親,眼中有些煩躁,“我說了我知道,你讓我再想想行不行?”
“想什么?還有什么好想的?”王建國的聲音提高了一些,“別人家的孩子大學一畢業就工作了,你都研究生畢業了,還在這里想?”
“別人家的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我是我。”王磊說完,直接關上了門。
王建國站在門外,氣得直發抖。
李秀英聽到動靜,趕緊過來拉住丈夫。
“你別和孩子吵,他剛回來,讓他適應適應。”
“適應什么?適應當廢物嗎?”王建國壓低聲音,但依然很憤怒,“我們辛辛苦苦供他讀書,就是為了讓他回來當啃老族?”
“你小聲點,別讓孩子聽見。”李秀英擔心地看了看房門,“他可能是在學校受了什么挫折,我們再耐心一點。”
王建國深吸了一口氣,最終還是被妻子拉走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情況并沒有好轉。
王磊依然我行我素,每天除了吃飯就是待在房間里對著電腦。
王建國試著和他談過幾次,每次都是不歡而散。
村里的閑言碎語也開始傳到王建國耳朵里。
“王建國家那個研究生兒子回來了吧?怎么還沒找到工作?”
“聽說天天在家里待著,什么也不干。”
“那讀這么多書有什么用?還不如早點出來工作呢。”
每當聽到這些話,王建國都感到臉上火辣辣的。
他辛辛苦苦供兒子讀書,本想著兒子能出人頭地,給自己爭點面子,沒想到卻成了村里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有一天,鄰居李大嬸來串門,話里話外都是關心,但王建國聽著卻如坐針氈。
“建國啊,磊子找到工作了沒有?”李大嬸一邊嗑瓜子,一邊不經意地問道。
“還在看,挑挑揀揀的。”王建國硬著頭皮回答。
“現在的年輕人都這樣,眼高手低的。”李大嬸點點頭,“我家隔壁老張家的小子,就是個大專生,現在在縣城做銷售,一個月能掙五六千呢。”
“是啊。”王建國只能尷尬地應著。
“磊子是研究生,肯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李大嬸說著,眼中卻帶著一絲懷疑,“不過也不能挑太久,年紀大了就不好找了。”
等李大嬸走后,王建國坐在客廳里,心情沉重。
他看了看緊閉的房門,心中的怒火越燒越旺。
半年過去了,王磊依然沒有找工作的跡象。
更讓王建國頭疼的是,家里的積蓄正在快速消耗。
為了供王磊讀研,他們家幾乎花光了所有的錢,現在兒子不工作,家里的開銷全靠王建國打零工維持。
李秀英也開始著急了。
她試著和兒子談心,但王磊總是說“再等等,我再想想”。
“磊子,媽不是催你,但是你也得替家里想想。”李秀英坐在兒子床邊,語重心長地說道,“家里的錢快花完了,你爸一個人打工也掙不了多少。”
王磊坐在電腦前,頭也不回,“我知道。”
“那你到底什么時候去找工作?”李秀英有些無奈,“總不能一直這樣下去吧?”
“我說了我知道。”王磊的聲音有些不耐煩。
李秀英嘆了口氣,站起身來,“磊子,媽還想和你說件事。隔壁村的小麗,你還記得嗎?她現在在縣里當老師,人長得漂亮,性格也好。她媽托人問,要不要給你們安排見見面?”
王磊終于轉過頭來,眉頭緊鎖,“媽,我現在沒心思考慮這些。”
“什么叫沒心思?你都二十六了,別人這個年紀孩子都會打醬油了。”李秀英有些急了,“你總不能一輩子不結婚吧?”
“我沒說一輩子不結婚,但現在真的不是時候。”王磊站起來,“你們能不能別逼我?”
“我們哪里逼你了?”李秀英的眼淚下來了,“我們只是希望你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工作也不找,對象也不處,你到底想怎么樣?”
王磊看著母親流淚,心中也不好受,但他還是硬著頭皮說道:“我有我的打算,你們給我點時間行不行?”
“打算?什么打算?”王建國不知道什么時候站在了門口,“你天天對著個破電腦,能有什么打算?”
父子倆的目光在空中相遇,空氣中彌漫著火藥味。
“我的事情不用你們管。”王磊冷冷地說道。
“不用我們管?”王建國氣笑了,“你吃的喝的哪樣不是我們的錢?你有什么資格說不用我們管?”
“那你們不給我錢,我自然就不用你們管了。”王磊的話如同一盆冷水,讓王建國徹底憤怒了。
“好!你有種!”王建國指著兒子,手都在發抖,“從明天開始,我一分錢都不給你,你自己想辦法去!”
“行啊,那我明天就走。”王磊也不示弱。
“走?你能走到哪里去?”王建國冷笑一聲,“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你拿什么走?”
王磊沒有回答,只是狠狠地瞪著父親。
這次爭吵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激烈,最后以王磊把房門摔得震天響而結束。
王建國氣得直跺腳,李秀英在一旁抹眼淚。
第二天一早,王磊真的收拾了行李,但他并沒有離開家,而是把行李又放了回去。
王建國看在眼里,心中既憤怒又無奈。
日子一天天過去,家里的氣氛變得越來越壓抑。
王磊還是那樣待在房間里,王建國也不再和他說話,只有李秀?在中間受夾板氣。
又過了兩個月,家里的情況越來越糟糕。
王建國的零工收入根本支撐不起家庭開銷,特別是王磊每個月的生活費,讓本就捉襟見肘的家庭雪上加霜。
02
春節過后,王建國和李秀英坐在炕頭上商量家里的情況。
桌上擺著一個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記著家里的收支情況。
“秀英,咱們得想個辦法。”王建國指著本子上的數字,臉色凝重,“這樣下去,過不了幾個月家里就得斷炊了。”
李秀英拿起本子仔細看了看,心里一沉。
家里的積蓄確實所剩無幾,而每個月的開銷卻居高不下。
王磊不工作,生活費全靠他們出,加上日常的開銷,王建國打零工的那點收入根本不夠。
“要不我也出去找點活干?”李秀英試探著說道。
“你能干什么?”王建國搖搖頭,“而且家里總得有個人照顧磊子。”
“照顧他干什么?”李秀英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怨氣,“一個大男人,還需要人照顧?”
王建國嘆了口氣,“話雖然這么說,但他到底是咱們的兒子。”
兩人沉默了一會兒,都在想著解決辦法。
“建國,我聽說城里的工廠在招工,工資還挺高的。”李秀英突然開口,“要不咱們去試試?”
王建國愣了一下,“你是說咱們倆都出去?”
“對,就幾個月,等掙點錢再回來。”李秀英的眼中有些期待,“磊子都這么大了,讓他自己在家待著,說不定還能想明白一些事情。”
王建國考慮了一下,“可是我們都走了,他怎么辦?”
“他怎么辦?他是個成年人,又不是小孩子。”李秀英的聲音有些激動,“也許我們不在,他反而能清醒一點。”
這個提議讓王建國心動了。
他確實聽說過城里工廠的工資比較高,如果夫妻倆一起去,幾個月下來能掙不少錢。
而且說不定他們離開后,王磊真的能想明白一些事情。
“那磊子的生活費怎么辦?”王建國還是有些擔心。
“咱們可以每個月給他轉點錢,就當是逼他學會自立。”李秀英說道,“總不能一輩子這樣下去。”
兩人商量了很久,最終決定去城里打工。
第二天,王建國就托人打聽工廠的情況,很快就聯系上了一家招工的企業。
當天晚上,王建國和李秀英找到了王磊。
“磊子,我和你媽商量了一下,我們準備出去打工。”王建國坐在兒子對面,語氣平靜地說道。
王磊抬起頭,有些意外,“出去打工?”
“對,家里的情況你也知道,光靠我在村里打零工是不行的。”王建國的話很直接,“我們準備去城里的工廠干幾個月。”
王磊皺了皺眉,“那我怎么辦?”
“你是個成年人了,應該能照顧好自己。”李秀英在一旁說道,“我們每個月會給你轉點生活費,但不會太多。”
王磊沉默了一會兒,“你們是不是對我徹底失望了?”
“不是失望,是希望你能清醒一點。”王建國看著兒子的眼睛,“磊子,你不能一輩子都這樣下去。”
“我沒說要一輩子這樣下去。”王磊的聲音有些低沉。
“那你倒是說說,你想怎么樣?”李秀英有些激動,“你都在家待了大半年了,除了對著電腦,什么也不干。”
王磊張了張嘴,想要解釋什么,但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
“算了,你們去吧。”王磊最終說道,“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看著兒子這副樣子,王建國心里也不好受,但他知道不能再心軟了。
三天后,王建國和李秀英收拾好行李,準備出發。
臨走前,李秀英又忍不住叮囑了幾句。
“磊子,冰箱里有菜,你記得按時吃飯。”李秀?的眼眶有些紅,“我們每個月會給你轉一千塊錢,你省著點花。”
王磊站在門口,看著父母拖著行李,心情復雜。
“爸,媽,你們路上小心。”王磊說道。
“嗯,你也照顧好自己。”王建國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希望我們回來的時候,你能想明白一些事情。”
王磊點點頭,沒有說話。
等父母走遠了,王磊才關上院門,回到屋里。
整個家突然變得空蕩蕩的,只有他一個人。
王建國和李秀英來到了市里的一家電子廠。
工廠很大,工人很多,夫妻倆被分在了不同的車間。
王建國在裝配車間,每天的工作就是重復同樣的動作,把零件組裝起來。
李秀英在包裝車間,負責把產品裝箱。
工作很辛苦,每天要干十幾個小時,但工資確實比在村里高多了。
王建國一個月能掙四千多,李秀英也能掙三千多,這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第一個月結束后,王建國給王磊轉了一千塊錢,并且打了個電話。
“磊子,錢我給你轉過去了,你收到了嗎?”王建國在嘈雜的車間里大聲說道。
“收到了,謝謝爸。”王磊的聲音聽起來很平靜。
“你最近怎么樣?有沒有出去找工作?”王建國還是忍不住問道。
“還行,我再看看。”王磊還是那句話。
王建國想再說什么,但電話那頭已經掛斷了。
他看著手機,心情沉重。
李秀英也經常想念兒子,但她強忍著沒有打電話。
她覺得必須給王磊一些壓力,讓他知道父母不可能永遠養著他。
在工廠的日子很枯燥,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睡覺。
王建國和李秀英住在工廠提供的宿舍里,條件很簡陋,但他們沒有抱怨。
他們知道這是為了家庭,為了給兒子一個教訓。
過年的時候,工廠放了幾天假,很多工人都回家了,但王建國和李秀英沒有回去。
他們給王磊打了個電話,詢問他過年的安排。
“磊子,過年你怎么辦?要不要來城里和我們一起過?”李秀英問道。
“不用了,我在家挺好的。”王磊的回答讓李秀英心酸。
“那你一個人在家,多注意身體。”李秀英的聲音有些哽咽。
“我知道,你們也是。”王磊說完就掛了電話。
那個年,王建國和李秀英在工廠的宿舍里過的,簡簡單單吃了頓餃子。
他們都在想念兒子,但誰也沒有說出來。
03
兩年時間過去了,王建國和李秀英在工廠里一直堅持著。
他們的工作技能越來越熟練,收入也穩定了不少。
每個月,他們都會給王磊轉一千塊錢的生活費,偶爾打個電話,但通話時間都很短。
王磊在電話里總是說“挺好的”,別的也不多說。
有時候李秀英想多聊幾句,但王磊總是找借口掛斷電話。
這讓李秀英既擔心又無奈。
有一天,王建國在車間里操作機器時,不小心被夾傷了手指。
雖然傷勢不算嚴重,但醫生建議他休息一段時間,不能繼續做重體力活。
“建國,要不咱們回家休養一段時間吧?”李秀英看著丈夫包著繃帶的手,心疼地說道。
王建國點點頭,“也好,這兩年也攢了不少錢,回去休息一下。”
其實,王建國心里也想回家看看兒子了。
兩年沒見面,他不知道王磊現在變成了什么樣子。
他們簡單收拾了一下行李,買了回家的火車票。
在火車上,李秀英忍不住和王建國商量。
“建國,你說磊子現在會是什么樣?”李秀英望著窗外,聲音有些憂慮。
“不知道,希望他能想明白一些事情吧。”王建國也很復雜,“兩年了,該想的都想了。”
“要是他還是老樣子怎么辦?”李秀英最擔心的就是這個。
“那就再想想辦法唄。”王建國雖然這么說,但心里也沒底。
火車一路向前,他們的心情越來越復雜。
既想念兒子,又擔心見到失望的場面。
到了村口,王建國和李秀英拖著行李往家走。
村里的變化不大,還是那些熟悉的房子,熟悉的街道。
路上遇到幾個鄰居,都熱情地打招呼。
“建國,秀英,你們回來了?”村頭的老張遠遠地就喊了起來。
“是啊,回來休息幾天。”王建國笑著應道。
“磊子呢?還在家里待著嗎?”老張問得很直接。
王建國的笑容有些僵硬,“嗯,在家。”
“那孩子也真是的,這么長時間了還沒找到工作。”老張搖搖頭,“不過年輕人想法多,說不定有什么打算呢。”
“是啊。”王建國只能這樣回答。
走過幾條街,終于到了自己家的院門口。
王建國掏出鑰匙,準備開門,但剛把鑰匙插進鎖孔,門就從里面開了。
王磊站在門口,看起來比兩年前精神了很多,臉色也好了不少。
他穿著一件新的襯衫,整個人顯得很干凈整潔。
“爸,媽,你們回來了。”王磊的語氣很平靜,但眼中有一絲意外。
“磊子。”李秀英看著兒子,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
一家三口站在門口,氣氛有些尷尬,也有些感動。
“進屋吧,外面冷。”王磊側身讓開道路。
王建國和李秀英拖著行李走進院子,剛踏進門,兩人就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