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臺海的緊張氣氛像是夏天的悶熱,讓人喘不過氣。美國不斷在臺灣問題上挑事,軍售、軍艦過海峽、高官竄訪,招招都在試探大陸的底線。與此同時,俄羅斯因為烏克蘭問題被西方制裁得焦頭爛額,跟中國的關系卻越走越近。
普京最近在臺海問題上的一些表態,讓臺灣媒體炸開了鍋,直接喊出“嚴防俄軍引爆臺海沖突”。這背后到底啥情況?普京在想啥?俄羅斯真會摻和臺海的事嗎?
2025年初,臺海的火藥味越來越濃。美國不光繼續對臺軍售,還派軍艦在臺灣海峽晃悠,甚至有高官跑到島上搞所謂“訪問”。大陸這邊反應很強硬,軍機巡航、軍演不斷,擺明了不吃這一套。就在這當口,俄羅斯因為烏克蘭問題跟西方的關系已經崩得差不多了,中俄關系卻熱乎得像剛出鍋的餃子。
3月19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在莫斯科的記者會上放話,批評美國修改“美臺關系事實清單”的做法,違反國際法。她還特意強調,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政府。這話擲地有聲,等于給中國站臺。
同月,普京在克里姆林宮接見中國高級官員。會談中,他重申了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支持,還提到美國在亞太的挑釁是在破壞地區穩定。據環球時報報道,普京私下表示,如果臺海局勢升級,俄羅斯可能會在外交和能源上給中國撐腰。
這話傳出去,臺灣媒體坐不住了。4月初,臺北一家大報直接上了頭條,標題就是“嚴防俄軍引爆臺海沖突”。文章分析說,俄羅斯可能通過軍演或者調整能源出口,間接給臺海局勢加碼,甚至可能跟中國搞聯合軍演,讓島內的緊張情緒炸鍋。
臺灣媒體的擔憂不是空穴來風。2025年4月,俄羅斯在遠東海域搞了一次軍事演習,地點就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演習規模不大,但艦艇調動、雷達開機,還是讓西方和臺灣的分析人士神經緊繃。
臺媒報道稱,俄軍這次演習可能是給美國和日本看的,擺明了在配合中國的戰略布局。島內防務部門緊急開了會,分析俄軍的動向,擔心這是在為臺海沖突“預熱”。不過,俄軍的動作更多是象征性的,艦艇數量有限,遠沒到能直接影響臺海的程度。
5月20日,俄羅斯政治學者亞歷山大·杜金在莫斯科的一場研討會上又添了一把火。他提到,中國在臺灣問題上得挑好時機,不能重蹈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覆轍。他說,西方可能利用臺海沖突,把中俄一塊兒摁住,形成地緣政治上的“雙殺”。
杜金這人向來語出驚人,他的觀點在臺灣被大肆解讀,有的媒體覺得他在給中國支招,有的則懷疑俄羅斯想借臺海問題撈好處。島內輿論亂成一鍋粥,有人擔心俄軍真會摻和進來,有人覺得這只是俄羅斯在外交上給中國站臺。
6月,臺海的緊張氣氛沒散,俄羅斯的動作也沒停。俄軍在遠東又搞了一次小規模演習,艦艇在日本海巡航,雷達信號覆蓋了部分敏感區域。臺灣媒體又開始炒作,說俄軍這是在“試水”,可能在為更大的動作做準備。
實際上,俄軍的這些操作更多是牽制日本和美國,配合中國的外交壓力。普京這邊也沒閑著,6月底,他在一次國際會議上再次提到,臺海的穩定對全球安全至關重要,暗指美國是麻煩制造者。
俄方的立場很明確,但動作很謹慎。烏克蘭沖突已經讓俄羅斯的軍力吃緊,2025年4月的數據顯示,俄軍在烏克蘭戰場損失了六成常規戰力,遠東的太平洋艦隊就那么幾艘老艦,根本沒法跟美軍的航母編隊硬碰。
所以,普京在臺海問題上的支持,更多停留在嘴上和外交上。能源是他的大招,2025年初,俄羅斯增加了對中國的天然氣供應,這讓中國在應對西方制裁時更有底氣。臺媒的“俄軍引爆沖突”說法,更多是島內自己的焦慮,俄軍壓根沒那個能力和意圖直接下場。
普京的表態,俄軍的動作,臺海的緊張,到底誰在推波助瀾?俄羅斯是真想摻和,還是只在外交上給中國站臺?臺媒的擔憂是過慮了,還是真有幾分道理?大家伙兒覺得咋樣?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咱一起聊聊這復雜的國際棋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