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歐美那些國家眼睛瞪得溜圓盯著俄烏局勢,一點兒不敢松懈,可咱中國這邊正忙著辦要緊事,在咱們中國主動推動下,上合組織那邊出現了特別少見的場面。
川普一看這情況,急得沒辦法只能下令在一些事兒上對中國又讓了一步,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
美突然對芯片“開綠燈”
最近美國突然“松口”,點頭允許英偉達向中國出口一款特供AI芯片“H20”,這個消息一傳出來,很多人都傻眼了:不是剛剛還在全方位封殺中國高端芯片嗎?現在突然改口放行,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
英偉達的CEO黃仁勛也第一時間證實了這個決定,態度頗為輕松,怎么看都有點“守得云開見月明”的意思。
但要說美國真的轉變態度、愿意放中國一馬,那還真想多了,這背后其實是美國被現實逼著做出的一次無奈調整。
第一就是資本壓力太大,英偉達這些美國科技巨頭,靠的就是全球市場賺錢,特別是中國這個大客戶,如果芯片全禁售,不只是中國虧,連他們自己的錢袋子也會被掏空。
華爾街那幫人早就不耐煩了,白宮要是不松口,下一步恐怕連國內企業都會反了,更重要的其實是外部形勢變了,歐盟這次不給美國面子,直接繞過華盛頓,和印尼簽了個自貿協議。
這一手直接讓美國人懵了,歐洲那邊干脆攤牌:不陪你接著打關稅戰了,我們得為自己的經濟打算,這意思就是在國際上明說,別想讓大伙兒一直跟著美國的節奏走。
這一連串變化讓美國開始清醒了:不能總靠強硬政策壓人,尤其是在全球貿易這盤棋里,中國是繞不過去的一顆關鍵棋子。
中國可不單單是給全世界造東西的 “世界工廠”,更是全球數得著的大消費市場,你這邊腦子一熱想斷了合作、掐了供應,可別以為其他國家都會跟著你一起發瘋。
所以說,這次H20芯片的放行,更像是美國在壓力之下試探性地“松一下”,想看看中國怎么回應,同時也為自己接下來的談判留點余地,畢竟真要硬碰硬,美國也吃不消太久。
印度“反水”?美國最不想看到的一幕發生了
如果說芯片出口放行只是美國在貿易層面做的一點小讓步,那真正讓白宮緊張的,是不遠處的天津上演了一出“外交大戲”——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
這本是一次例行會議,中俄伊朗這些老面孔坐在一起,美國也早就見怪不怪了,但這回來了個讓華盛頓眉頭一皺的人物,印度外長蘇杰生,這個變化不大不小,卻讓美國戰略圈“警鈴大作”。
要知道,這些年美國在印度身上投入巨大,一個勁地套近乎,給地位、給軍火、給市場,一心想讓印度加入 “反中陣線”,從 “印太戰略” 到QUAD聯盟,印度一直是美國重點扶持的對象。
結果現在,這位“被寄予厚望的盟友”卻跑來參加中俄主導的會議,怎么看怎么像是“反水”了,這場面很微妙,一向和美國眉來眼去的印度,忽然坐到了中國、俄羅斯、伊朗的同一邊,美國當然坐不住。
這不僅意味著印度想當“中立玩家”,甚至可能醞釀著跳出美國布的“包圍圈”,搞自己的地緣政治算計,按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中俄伊鐵三角”可能變成擁有更大體量、更多變數的“鐵四角”。
更扎心的是,開會的時候我們國家還 “破格” 招待了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懂外交的都知道,“破格” 這兩個字分量不輕,說明這是一場非常規的高級別會面,透著在政治上會全力支持的意思。
而這事發生的時間點非常敏感,正趕上俄烏戰爭升溫、俄軍在蘇梅前線集結重兵,美西方正加碼援烏,整個歐洲局勢一觸即發。
中國這時候對俄方釋放出明確支持信號,就像是在對美國說:“你別忘了,咱這邊也不是閑著。”
美國最怕的“東西兩線作戰”圖景,突然又有了實現的可能性,東邊是中國+上合組織在亞太發力,西邊是俄羅斯在烏克蘭頂住西方聯盟,等于兩頭燒火,白宮怎么可能不焦慮?
原來是怕中國“動手”
現在的局勢讓美國戰略圈開始真正緊張起來,他們意識到,如果還繼續在高科技領域死死壓著中國,可能真的會逼出一場地緣沖突。
如果中國在臺海或南海做出實質動作,而美國又被困在俄烏戰場,那場面就不是頭疼那么簡單了,再強的國家也難以同時應對兩個方向的危機。
所以這次放行英偉達的H20芯片,說白了不是技術封鎖放松了,而是一次“地緣政治換氣操作”。
美國用一顆“削弱性能”的芯片,換中國在西太平洋暫時按兵不動,類似交了一筆“戰略保護費”,這不是勝利,而是沒得選的妥協。
更尷尬的是,這筆“保護費”交得非常被動,歐洲這邊早就有裂縫了,連最親近的盟友都開始各走各路,中俄關系反而越來越緊密,印度也不像過去那樣“聽話”了。
這就讓美國不得不琢磨著在亞太這邊先緩口氣,好騰出精力去應對歐洲的烏克蘭危機,可這時候川普又給當前的局勢加了把 “鎖”,讓情況更復雜了。
他對普京放出最后通牒:五十天內要是談不成停火,美國就對所有俄國商品征收一倍的關稅,這一手相當于打響了一場倒計時的經濟戰,也把所有相關的國家都推到了更大博弈的邊上。
這讓一顆H20芯片的意義完全變了,它不再只是一個技術產品,而成了美中之間短暫緩和的“通行證”,也代表了白宮的焦慮和戰略上的被動求穩。
從表面看,特朗普像是在主動出牌、施壓俄羅斯,但實際上,他是在被多方壓力逼得“棄子保帥”,先放軟對中國的姿態,換取幾周緩沖時間,好去把烏克蘭戰線“擺平”。
以后局勢會往哪走,關鍵就看這50天里各方咋動作,這場在好幾條線上同時展開的大博弈,現在才剛拉開架勢,算是剛開始熱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