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硬生生的把一手好牌打成這個樣子,是真的天真,還是另有高招呢?
從2018年開始,特朗普一手關稅大棒玩了這么多年,卻在最近連連吃癟。
歐盟組團反抗,越南拆臺、再加上態度強硬的中國,這導致如今的美國人自己也坐不住了。
這不,美國財政部長都出來喊話了,公開承認中國手里有他們想要的關鍵東西。
這話一出口,白宮之前那套咄咄逼人的強硬策略,看來是真玩不下去了,一下子就暴露了多線貿易戰里的被動局面。
他們面對的壓力,可不是一個方向來的。
連自己那些所謂的盟友,歐洲那邊,也給出了讓人意想不到的回應。
就在7月12號,美國這邊高調宣布,要對歐盟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大幅加征30%的關稅。
這范圍可廣了,從德國的汽車到法國的農產品,幾乎無一幸免。
歐盟當時也撂了狠話,原計劃在7月15號,也就是三天后,啟動相應的反制措施。
結果呢?才過了兩天,到了7月13號,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卻突然出面,宣布把這個反制計劃再次推遲了。
官方對外宣稱,這是為了給雙方爭取更多的談判時間,好讓大家坐下來好好聊聊。
但實際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聯盟內部,早就已經不是鐵板一塊了,分歧大得很。
法國總統馬克龍就公開喊話,要求必須在8月1號之前,拿出“可信的反擊方案”,態度是相當強硬。
而德國呢,則呼吁大家能盡快達成協議,希望能息事寧人。
這兩種聲音,明顯是南轅北轍。
而且,你還記得不?歐盟為了“討好”美國,前陣子還特意限制了中國醫療器械企業,不讓他們參與歐洲的公共采購項目。
結果呢,北京方面那反制措施也是雷厲風行,立馬宣布要對部分歐洲醫療產品啟動反傾銷調查。
這幾重壓力一疊加,歐盟現在是進退兩難,不得不在美國和中國兩大經濟體之間,重新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和輕重,這其中的滋味,估計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了。
另一邊,越南的表現,那可真是一出教科書般的“當眾打臉”。
時間倒回到7月2號,特朗普那邊可是高調得很,對外宣稱已經跟越南達成了一份貿易協議。
他當時那語氣,恨不得把這說成是自己又一次的“偉大勝利”。
還特意強調,美方對越南商品只征收20%的關稅,而越方則將對美國商品實施零關稅。
聽起來是不是很劃算,很符合他一貫的敘事?
然而,諷刺的是,僅僅過了一天,就在7月3號,越南外交部那邊就站出來,公開否認這份協議已經最終確定了。
他們明確指出,貿易談判現在還在協調具體的細節,而且,越南方面從未接受過20%的關稅比例,他們實際期望的關稅,是能維持在10%到15%之間。
這一下,特朗普那張高調的臉,可算是被啪啪打響了。
你想想,前腳剛吹完牛,后腳就被當事方直接拆穿。
這事兒鬧得有多尷尬?
直到7月15號,也就是足足過了十幾天,特朗普才“被迫改口”,說與越南的貿易協議“接近完成”。
這話一說,等于他間接地承認了,自己之前那份高調宣布的協議,根本就沒敲定,完全就是一場“烏龍”。
這不就是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正當歐盟和越南這些事兒鬧得沸沸揚揚、白宮焦頭爛額的時候,美國這邊,卻也開始悄悄地釋放出一些松口的信號了。
就在7月15號,跟前頭那些事兒幾乎是同一時間。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接受彭博電視臺采訪的時候,親自出來證實了一件大事:美國已經批準了英偉達公司,可以向中國出口H20芯片了。
你可能還記得,H20芯片是英偉達專門為中國市場定制的人工智能加速芯片,之前可是被美國列入了出口限制的黑名單,屬于那種被卡脖子的關鍵技術。
現在貝森特親口說放行了,而且他還特別明確地表示,這次批準,是“特朗普政府與中方談判的一部分內容”。
這話聽起來,是不是就很有意思了?
顯然,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商業決定,而是帶有濃厚的政治和談判意味。
貝森特甚至還透露了一個更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中美兩國,可能在8月初的時候,再次在第三國碰面,就貿易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談判。
而且,他還特意強調了,此前中美之間達成的那個90天關稅緩沖期,“是可以討論延期的”。
這個緩沖期,我們都知道,原定是美方關稅從145%降到30%,然后計劃在2025年8月12號到期。
現在連這個都能談延期了,這明顯就是美國扛不住了,想找個臺階下,給自己和特朗普一個緩和的時間和空間。
這背后傳遞出來的信號,無疑是美國在對華貿易策略上,不得不做出調整和妥協了。
所以,貝森特那句“他們有我們想要的東西”,聽起來似乎輕描淡寫,但背后隱藏的,卻是深刻的戰略現實。
這可不是簡單的外交辭令。
你想想,稀土這玩意兒,中國在全球的地位,那是誰也替代不了的。
全球90%以上的稀土分離加工產能,都集中在中國。
而且,在永磁材料等這些稀土深加工領域,中國更是掌握著核心技術。
美軍那些最先進的裝備,比如F-35戰斗機,還有愛國者導彈,它們里面所需的稀土材料,九成以上仍然需要從中國進口。
美國自己雖然也在努力嘗試重建本土的稀土產業鏈。
但你算算這筆賬:他們面臨的挑戰是巨大的,至少需要5到8年的建設周期,而且成本還得是現有方式的三倍以上。
這筆買賣,怎么算都不劃算,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都高得離譜,根本不具備現實的可操作性。
不僅是稀土,更重要的是,在綠色能源領域,中國也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產者。
就拿光伏產業鏈來說,從最上游的多晶硅,到硅片,再到電池片,這些核心環節,中國在全球市場的占比都超過了90%。
即便是特朗普政府,現在可能還傾向于發展傳統的化石能源,但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趨勢擺在那里,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
未來美國如果真的要實現能源轉型,那么他們對中國綠色產業的依賴,只會越來越深。
這些,才是貝森特口中,美國真正“想要的東西”,也是中國在貿易談判中,手中掌握的最有力的籌碼。
這些資源和產業的控制權,賦予了中國在國際貿易格局中無可替代的戰略地位。
回顧過去,特朗普政府慣用的那套關稅施壓手段,對付一些小國,往往都能奏效,讓他們不得不屈服。
但現在,面對的局面完全不同了。
越南不僅沒有簽字,還當眾“打臉”。歐盟也推遲了反制措施,內部出現嚴重分歧,態度變得模棱兩可。
而中國呢,更是亮出了手里的王牌,展現出其在關鍵資源和核心產業上的不可替代優勢。
一下子,美國在談判桌上,那種壓倒性的談判地位,就不復存在了。
此刻,隨著8月12日那個關稅緩沖期即將到期,所有人的目光,都將聚焦于即將到來的中美談判。
這不僅僅是兩國之間的貿易博弈,更是全球經濟格局重新洗牌的關鍵時刻。
最終的答案,將揭示:究竟誰才是這場復雜對弈中,真正被困住的一方。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美財長:別擔心中美“最后期限”》2025-07-16
澎湃新聞:《黃仁勛:美國政府已批準出口許可,將開始向中國銷售H20芯片》2025-07-15
喜歡本期節目,請您點擊“關注”,不錯過下期分享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此文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