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文情節皆為虛構,人物、地點、事件是基于藝術表達的創作,與現實無關。所用圖片并非真實人物影像,僅作輔助敘事。本文借虛構故事傳遞積極價值觀,呼吁讀者遵紀守法,弘揚友善、正義等正能量,共建和諧社會。
“她平時看著挺正經的一個人啊,怎么會……”
“誰知道呢,知人知面不知心嘛。”
“聽說了嗎?外面都傳瘋了,說她跟好幾個男學生不清不楚的。”
李偉掐滅了手里的煙,抬頭看了一眼那棟灰色的居民樓,10樓的那個窗口黑洞洞的,像一只凝視著地面的眼睛。他揮了揮手,示意身邊的年輕警員,“上去看看。” 就在這時,一個隊員從樓里匆匆跑出來,神色緊張地遞過來一個證物袋,里面是一本帶鎖的日記。“李隊,” 年輕隊員的聲音有些發顫,“我們在她床下發現的……您看看這個。”
01
清晨六點半,天剛蒙蒙亮,豐城的天空是灰白色的。
李偉被枕頭邊的鬧鐘準時吵醒,他伸出手,熟練地在床頭柜上摸索著,按掉了那煩人的噪音。
房間里很安靜,只有老舊空調外機還在不知疲倦地嗡嗡作響。
他坐起身,習慣性地從床頭柜的煙盒里抽出一根煙點上,深深地吸了一口。煙霧繚繞中,他看了一眼身邊空蕩蕩的另一半床鋪。
已經三年了,自從妻子帶著女兒搬走后,這個家就只剩下他一個人。
墻上還掛著一家三口的照片,照片里的他笑得咧著嘴,女兒騎在他的脖子上,手里拿著一串糖葫蘆。
他掐滅了煙,起身走進衛生間。
鏡子里的男人四十出頭,眼角已經有了細密的皺紋,眼神里帶著一股揮之不去的疲憊。
這就是他,豐城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二大隊隊長,李偉。
刮完胡子,他用冷水拍了拍臉,試圖讓自己清醒一些。
桌上放著昨晚吃剩的半碗泡面,湯已經凝固了。他看也沒看,直接倒進了垃圾桶。
換上警服,對著鏡子整理了一下衣領,他臉上的表情恢復了慣有的嚴肅和冷峻。
在單位,他是雷厲風行的李隊,是所有隊員的主心骨。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他才會卸下所有的偽裝。
走出家門,樓道里飄著各家早飯的味道,有豆漿油條,也有包子稀飯。
這些味道讓他有片刻的恍惚,仿佛妻子還在廚房里忙碌。
他搖了搖頭,快步走下樓。
舊小區的早晨總是很熱鬧,遛狗的大爺,送孩子上學的母親,趕著去上班的年輕人。
他們看到李偉,都會客氣地打聲招呼,“李警官,上班去啊?”
他點點頭,算是回應。
他不喜歡這種熱鬧,這種熱鬧讓他覺得自己更加格格不入。
開上那輛半舊的桑塔納,駛出小區,城市的喧囂撲面而來。
電臺里播放著早間新聞,無非是些交通路況和天氣預報。
李偉關掉收音機,車廂里又恢復了安靜。
他喜歡這種安靜,可以讓他更好地思考。
最近隊里沒什么大案子,都是些雞毛蒜皮的糾紛和盜竊案,這讓他得以有片刻的喘息。
但他的神經始終是緊繃的,干他們這行,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接到什么樣的電話。
手機在副駕駛座上震動了一下,是一條短信,來自他的前妻。
“這個月女兒的撫養費該打了。”
簡短,冰冷,沒有任何多余的字眼。
李偉看了一眼,把手機扔回座位上,沒有回復。
他不是不想回復,只是不知道該回復什么。
他踩下油門,車子匯入了擁擠的車流,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渺小而不起眼。
這就是他的生活,日復一日,被工作和一些無法逃避的責任填滿。
他早已習慣了。
或者說,是麻木了。
02
上午九點,李偉剛在辦公室坐下,桌上的電話就響了。
是市局指揮中心打來的。
“西城區明月小區,有人墜樓。” 電話那頭的聲音簡短而急促。
李偉的心猛地一沉。
他抓起掛在椅背上的外套,一邊往外走,一邊對辦公室里的隊員喊道:“出現場!明月小區,墜樓案!”
警笛聲劃破了城市的寧靜。
明月小區是一個有些年頭的老小區,樓體外墻的瓷磚已經有些剝落。
警戒線已經拉起,樓下圍滿了看熱鬧的居民,一個個伸長了脖子,對著10號樓指指點點。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緊張又混雜著興奮的氣氛。
李偉從車上下來,眉頭緊鎖。
他最煩的就是這種現場,人多嘴雜,什么信息都有,但大部分都是沒用的垃圾信息。
一個年輕的派出所民警跑過來,敬了個禮。
“李隊,我們先期趕到,現場已經保護起來了。”
“死者什么情況?” 李偉一邊戴上手套,一邊問道。
“女性,中年,初步判斷是從10樓墜落,當場死亡。”
李偉點點頭,穿過警戒線,走向那攤被白布覆蓋的中心。
他沒有立刻掀開白布,而是抬頭向上看去。
10樓,一扇窗戶大開著,窗簾在風中微微飄動。
法醫老張已經到了,正在進行初步的勘查。
“有什么發現?” 李偉蹲下身,低聲問。
老張抬起頭,表情嚴肅:“死者身上有多處骨折,符合高墜特征。具體死亡原因需要帶回去解剖。”
“好的。”
李偉站起身,目光掃過周圍議論紛紛的人群。
他招了招手,讓隊員小王過來。
“去周圍問問,看看有沒有目擊者,再了解一下死者的基本情況。”
小王點點頭,立刻走向人群。
李偉則帶著另一名隊員,走向10號樓的單元門。
一個穿著花襯衫的中年女人湊了過來,壓低了聲音,神神秘秘地說,“我跟你們說,這女人……不簡單。”
李偉停下腳步,看了她一眼。
“哦?怎么說?”
“她呀,都快五十的人了,還沒結婚,一個人住。” 女人撇了撇嘴,臉上帶著一絲不屑,“平時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一點都不像個老師。”
“老師?” 李偉捕捉到了這個關鍵詞。
“是啊,旁邊豐城三中的老師呢,教語文的。” 另一個鄰居插話道,“叫林慧。”
“平時看著挺正經的一個人啊,怎么會……”
“誰知道呢,知人知面不知心嘛。” 花襯衫女人又接過了話頭,“聽說了嗎?外面都傳瘋了,說她跟好幾個男學生不清不楚的。”
這話一出,周圍的人群頓時像炸開了鍋,議論聲更大了。
“真的假的?”
“怪不得呢,一把年紀了還不結婚。”
“哎呦,這要是真的,可真是丟死人了,還是個老師。”
李偉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他不喜歡這些捕風捉影的流言蜚語,但他知道,有時候,流言也并非完全空穴來風。
“這些話,你們都是從哪聽說的?” 李偉的語氣很平靜,但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剛剛還七嘴八舌的鄰居們,一時間有些安靜下來。
花襯衫女人眼神有些閃躲,“就……就是大家都在說嘛,小區里,還有……還有網上一些本地的論壇里,都有人說。”
李偉不再理會她們,轉身對身邊的隊員說:“上樓。”
死者的家在10樓。
房門沒有鎖,只是虛掩著。
李偉推開門,一股淡淡的香水味混合著灰塵的味道撲面而來。
房間不大,兩室一廳的格局,收拾得非常整潔,甚至可以說是一塵不染。
客廳的沙發上搭著一條米色的毯子,茶幾上放著一本書,旁邊還有一個水杯。
一切都顯得那么正常,那么有條不紊。
這不像一個即將要自殺的人的家。
李偉的目光落在陽臺上,陽臺的窗戶大開著,一把小小的凳子放在窗沿下。
痕跡很明顯。
他走到陽臺邊,向下望去。
樓下的人群像一群螞蟻,警燈閃爍,無聲地宣告著這里剛剛發生了一場悲劇。
他似乎能想象到那個叫林慧的女人,在某個時刻,踩上這把凳子,然后縱身一躍的決絕。
是什么讓她走到了這一步?
是那些鄰居口中不堪的流言嗎?
03
第二天,李偉帶著小王去了豐城三中。
學校里很安靜,正是上課時間,走廊里空蕩蕩的,只能聽到從各個教室里傳來的朗朗讀書聲。
這讓李偉感到一陣莫名的壓抑。
校長辦公室里,年過半百的王校長接待了他們,他臉上的表情沉痛而惋桑。
“林老師……唉,怎么會發生這種事?” 王校長不停地嘆著氣,花白的頭發顯得有些凌亂。
“我們想了解一下林慧老師平時在學校的情況。” 李偉開門見山。
王校長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鏡,似乎陷入了回憶。
“林老師是我們學校的骨干教師,教語文的,業務能力非常強。” 他說,“她帶的班,成績在年級里總是名列前茅。”
“那她和同事、學生之間的關系怎么樣?” 小王在一旁做著筆錄。
“非常好。” 王校長回答得毫不猶豫,“林老師性格溫和,待人真誠,無論是同事還是學生,都很喜歡她。我們學校每年評選‘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她年年都上榜。”
這個說法,和昨天在小區里聽到的,簡直是天壤之別。
李偉的臉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他只是靜靜地聽著。
“她有什么關系比較親近的家人或者朋友嗎?”
王校長搖了搖頭:“這個……我還真不太清楚。只知道她一直單身,父母好像早就過世了,也沒聽說她有什么兄弟姐妹。”
一個業務精湛、深受愛戴、但又孤身一人的女教師形象,在李偉的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
這讓整個案件顯得更加撲朔迷離。
“那……您有沒有聽說過一些關于林老師的……不太好的傳聞?” 李偉斟酌著詞句,提出了那個最關鍵的問題。
王校長的臉色瞬間變了。
他有些局促地搓了搓手,沉默了片刻,才開口說道:“李警官,您指的是……?”
“關于她私生活的。”
王校長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他嘆了口氣:“不瞞您說,最近確實聽到了一些風言風語。但都是些沒根據的胡說八道!”
他的情緒有些激動起來。
“林老師是什么樣的人,我們這些和她共事了十幾年的同事最清楚!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教學上,可以說,是把學生當成了自己的孩子!那些污七八糟的謠言,簡直就是對她人格的侮辱!”
“謠言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李偉追問。
“大概……就是一兩個月前吧。” 王校長努力回憶著,“具體從哪傳出來的,誰也說不清。一開始只是幾個人私下里說,后來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傳得越來越廣,甚至還有家長打電話到學校來問。”
“學校沒有采取什么措施嗎?”
“怎么沒有?” 王校長一臉的無奈和憤慨,“我親自在教師大會上澄清過,警告過,但是沒用!這種東西,你越是解釋,別人越是覺得你心虛。林老師因為這個事,壓力非常大,整個人都憔悴了不少。”
說到這里,王校長用手捂住了臉,聲音里帶著一絲哽咽。
“我早該想到的,我早該找她好好談談的……都怪我,是我這個做校長的失職啊……”
李偉沒有說話,他能感受到這位老校長的無力和自責。
在謠言面前,任何辯解似乎都顯得蒼白無力。
真相被淹沒在唾沫星子里,一個人就這么被活生生地“判了死刑”。
離開校長辦公室,李偉又隨機走訪了幾個林慧的同事和她教過的學生。
得到的反饋,和王校長說的幾乎一模一樣。
在所有人的口中,林慧都是一個近乎完美的老師,溫柔、負責、博學、優雅。
他們都無法相信,也無法接受那些骯臟的謠言會和這樣一位老師聯系在一起。
一個女老師甚至紅著眼圈對李偉說:“林老師是我見過的最好的人,她連一只流浪貓都會小心翼翼地收養,怎么可能會做出那種事?造謠的人,良心都壞透了!”
李偉站在學校的操場上,看著遠處教學樓上反射的陽光,感到一陣眩暈。
一邊是鄰居口中“不檢點”的獨身女人,一邊是師生眼中“完美”的人民教師。
到底哪一個,才是真實的林慧?
04
調查陷入了僵局。
關于林慧的死亡,初步結論是自殺,現場沒有發現搏斗或者他人闖入的痕跡。
但是自殺的動機,卻始終籠罩在迷霧之中。
是因為不堪忍受網絡和現實中的謠言暴力嗎?這似乎是最合理的解釋。
可李偉總覺得,事情沒有那么簡單。
他調取了林慧生前的通話記錄和社交網絡信息,但一無所獲。她的生活簡單得像一張白紙,除了學校,就是她那個整潔得有些過分的家。
追查謠言源頭的工作也異常艱難。
網絡上的言論紛繁復雜,最早發布相關信息的幾個賬號都是匿名的,IP地址也經過了多次跳轉,難以追蹤。
時間一天天過去,隊里開始有了一些別的聲音。
“李隊,我看這案子就這么定性為自殺結案算了。” 隊員老劉在一次案情分析會上說,“人也死了,謠言這東西又抓不到摸不著的,再查下去也是浪費警力。”
李偉沒有作聲,只是用手指一下一下地敲著桌面。
他知道老劉說的是實話,從現實角度考慮,這確實是最高效的處理方式。
但他的直覺告訴他,不能就這么算了。
一個把所有精力都奉獻給教育事業的老師,不能就這么不清不白地死去,還背負著一身的污水。
“再查兩天。” 李偉的聲音不大,但很堅定,“把她班上的學生,再重新過一遍。”
就在所有人都覺得這案子快要變成一潭死水的時候,轉機出現了。
這天下午,一個女生在放學后,猶猶豫豫地走進了臨時設在學校的詢問室。
她看起來很緊張,兩只手緊緊地攥著書包帶。
“警察叔叔,我……我有些事想說。” 女生的聲音細若蚊蠅。
李偉給她倒了杯水,盡量讓自己的語氣溫和一些。
“別緊張,慢慢說。”
女生捧著水杯,低著頭,沉默了很久,似乎在做什么艱難的決定。
“我……我不知道外面傳的那些……關于林老師的謠言,是真是假。” 她終于開口了,“但是……我確實看到過一些……一些事情。”
李偉的精神為之一振。
“你看到了什么?”
“大概一個月前的一個周五下午,放學后,我回教室拿東西。” 女生一邊回憶,一邊說,“我看到林老師的辦公室還亮著燈,就想過去跟老師打個招呼。”
“然后呢?”
“我走到門口,門虛掩著,我看到……我看到林老師和一個男生靠得很近。”
“哪個男生?” 李偉的心跳開始加速。
“是我們班的體育委員,叫……叫張博。” 女生說完,臉有些紅,“還有……還有隔壁班的趙磊,好像也在。他們好像在……在補課,但是,但是林老師看張博的眼神,很……很奇怪。”
“怎么個奇怪法?”
“就是……就是不像老師看學生的那種眼神。” 女生絞盡腦汁地形容著,“很溫柔,但是又有點……說不上來。而且,林老師的手,還放在張博的胳膊上。”
這個細節,讓整個辦公室的空氣都凝固了。
這難道是謠言的突破口?
雖然師生之間有一些親近的舉動也算正常,但在那個敏感的時間點,在那種曖昧的氛圍下,一切都變得不那么簡單了。
李偉立刻讓小王去核實張博和趙磊這兩個學生的情況。
一個小時后,小王回來了,臉色有些古怪。
“李隊,找到了。那兩個男生承認了,那天放學后,確實是林老師在給他們倆單獨補習語文。”
“補習?”
“對,他們倆語文成績差,林老師是義務給他們開小灶。至于那個女生說的肢體接觸,張博解釋說,是當時林老師在給他講一道閱讀理解題,指著他卷子上的地方,手不小心碰到了他的胳膊。”
這個解釋聽起來天衣無縫,合情合理。
剛剛看到的一絲希望,似乎又破滅了。
難道真的是那個女生敏感多疑,看錯了?
李偉靠在椅子上,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
線索再一次斷了。
就在他準備宣布收隊的時候,負責搜查林慧遺物的另一組隊員打來了電話。
“李隊,我們在林老師家有了新發現!”
這個消息,讓李偉瞬間從椅子上彈了起來。
“什么發現?”
“我們對整個屋子進行了地毯式搜索,在……在她臥室的床下,撬開了一塊松動的地板,下面有一個上鎖的鐵盒子。”
“打開了嗎?” 李不偉急切地問。
“打開了!里面……里面是一本日記!”
05
日記。
這兩個字像一道閃電,劈開了李偉腦中的迷霧。
在這個年代,還堅持用手寫日記的人已經不多了。而一個人的日記,往往隱藏著她最真實,最不為人知的一面。
“把東西立刻帶回來!” 李偉對著電話吼道,聲音里帶著一絲無法抑制的興奮。
他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這本日記,將是解開所有謎團的鑰匙。
半個小時后,一本看起來有些陳舊的,帶著暗紅色皮質封面的日記本,被裝在證物袋里,送到了李偉的辦公桌上。
日記本上帶著一把小小的黃銅鎖,已經被技術隊的同事小心地打開了。
李偉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從證物袋里取出那本日記。
他能感覺到自己的心在狂跳。
辦公室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這本小小的日記上。
李偉深吸一口氣,翻開了日記的第一頁。
李偉的翻頁速度越來越快,他的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
他感覺自己正在一步步地接近那個最核心的秘密,一個被完美和謠言包裹著的,破碎的靈魂。
終于,他翻到了最后幾頁。
日期,就是林慧墜樓的前一天。
上面的字跡已經變得混亂不堪,仿佛是一個人在極度激動和崩潰的狀態下寫下的。
李偉的目光死死地盯在那幾行字上,瞳孔在瞬間收縮。
他臉上的血色“唰”地一下褪得干干凈凈,嘴唇微微張開,卻發不出任何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