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九十多歲相聲表演藝術家去世的事,很多人講老人最后一天還在賺錢,為子孫奉獻到了最后一刻,被“吃干抹凈的一生”。
這多少有些偏頗了,看他家人怎么說的?
老爺子去世大家都解放了!
對于那些家里有八九十歲老人的人而言,他們就可以理解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壽則多辱,人到了晚年,很多事都是一言難盡。
老人真正的悲慘,其實在農村更多。
我在農村見過很多“養老”的例子,有些老人身體好,八九十歲還能自己做飯吃,這樣的老人是有福氣的。
而那些七十來歲就臥床不起的老人就很麻煩,這意味著必須有專人伺候才行。
一個月兩個月可以,但要是一年兩年呢?真正是久病床前無孝子,我親眼見過兒子在母親去世當天手舞足蹈的樣子,毫無悲傷,只有如釋重負的輕松。
從那之后,我就不相信“養兒防老”的話了,老人去世之前,兒子兒媳和孫子都沒有好臉色,老人的存款都給了兒子,最后連手上的戒指都被兒媳要走了,可所謂的“養老”,就是把剩飯給老人端到面前,十天半月不給洗澡,一臉嫌棄。
他就忘了自己小時候也是被母親一把屎一把尿養大的。
圍繞養老問題,家庭和諧的不多。
兄弟姊妹幾個和睦相處,爭先恐后贍養老人,不能說世上沒有,但確實非常罕見。
我見過一些因為養老問題兄弟爭執的例子,一般來說是輪流服侍,這個一個月,那個一個月,但通常要開會爭吵,算分家產誰多了,誰少了,誰吃虧,誰占便宜,最后都自認吃虧了,心不甘情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