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爸,您這樣做太不公平了!”劉芳的聲音在客廳里回蕩著,憤怒得幾乎要撕破喉嚨。
老劉坐在沙發上,手里緊握著一份剛剛簽好的遺囑,臉色鐵青。“我辛辛苦苦養了你們姐妹倆三十多年,到頭來卻要聽你教訓我?”
小女兒劉敏站在一旁,欲言又止。
誰也沒想到,幾個月后,一位律師的一句話竟然讓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徹底翻了天。
01
老劉今年六十五歲,是一名退休的工程師。
他這一輩子最大的驕傲,就是靠著自己的雙手和腦子,在這個城市里闖出了一片天地。
三十年前,老劉的妻子因為難產去世,留下了兩個年幼的女兒。
那時候大女兒劉芳才五歲,小女兒劉敏剛剛出生。
作為一個男人,既要工作又要帶孩子,其中的艱辛只有老劉自己知道。
“那些年真是熬過來的。”老劉時常這樣對鄰居說。
白天上班,晚上回家還要洗衣做飯,哄孩子睡覺。
好幾次累得在孩子床邊就睡著了,醒來時脖子疼得要命。
憑著工程師的收入和多年的積蓄,老劉在城里買了兩套房子。
一套是現在住的老房子,另一套是前幾年買的新房子,準備給女兒們將來結婚用。
這些年房價漲得厲害,兩套房子加上存款,老劉的家產差不多有五百七十萬。
對于一個普通的退休工人來說,這筆財產來之不易。
每一分錢都是老劉省吃儉用攢下來的,每一平方米都是他辛苦工作換來的。
02
大女兒劉芳今年三十五歲,長得挺漂亮,但命運似乎總是跟她作對。
第一次結婚的時候,老劉還挺高興的,覺得女兒終于有了歸宿。
可是沒過幾年,女婿就出軌了,兩人離了婚。
劉芳帶著孩子回到娘家,在老劉這里住了兩年多。
后來劉芳又結了第二次婚,對方是個普通的上班族,收入不高,兩人加起來勉強夠生活。
劉芳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各種開銷不小,小兩口的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
小女兒劉敏今年三十歲,一直沒有結婚。
倒不是找不到對象,這些年來來往往也有好幾個男朋友,但最后都沒有成功。
劉敏的理由總是說對方這樣不好,那樣不合適,其實老劉心里明白,女兒是因為要照顧自己,才一直拖著不結婚。
劉敏在一家私企上班,收入還算可以,平時下班后就回家陪老劉。
買菜做飯,陪老劉看電視聊天,周末還會陪老劉去公園散步。
老劉的朋友們都很羨慕他有這樣的女兒。
“老劉啊,你這小女兒真是貼心,我家那幾個孩子,結了婚就跟斷了線的風箏似的。”鄰居老王經常這樣說。
老劉每次聽到這些話,心里既高興又心疼。
高興的是女兒孝順,心疼的是耽誤了女兒的終身大事。
03
矛盾是從幾年前開始的。
劉芳的第二次婚姻生活并不順利,經濟壓力很大。
有一天,劉芳來找老劉,說需要借二十萬塊錢。
“爸,我們想買個房子,但是首付差一點。您先借給我們,等我們寬裕了就還給您。”劉芳說得很誠懇。
老劉沒有猶豫就答應了。
作為父親,女兒有困難,他當然要幫忙。
二十萬對老劉來說也不是小數目,但他還是從存款里取出來給了劉芳。
劉芳拿到錢后確實買了房子,但承諾的還錢卻遲遲沒有兌現。
第一年說工作不穩定,第二年說孩子生病花錢多,第三年又說房貸壓力大。
到現在為止,劉芳只還了五萬塊錢,還有十五萬一直拖著。
每次老劉提起這件事,劉芳總是說:“爸,我們現在真的很困難,您再等等我們。”
老劉也不好催得太緊,畢竟是自己的女兒。
但心里還是有些不舒服,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劉芳對這件事的態度。
相比之下,劉敏從來沒有向老劉要過錢。
她自己工作賺錢,還經常給老劉買些營養品和衣服。
每個月的生活費也是劉敏在出,說是讓老劉把退休金留著養老。
04
最近兩年,老劉的身體開始出現問題。
先是查出了高血壓,需要每天吃藥控制。
后來又發現了糖尿病,飲食要特別注意。
醫生說老年人最怕的就是這些慢性病,需要家人細心照顧。
劉敏聽了醫生的話,給老劉買了血壓計和血糖儀,每天監測老劉的身體狀況。
還專門學習了糖尿病人的飲食搭配,每頓飯都精心準備。
劉芳倒是也關心父親的病情,但她來得很少。
有時候一個月都不來看一次,來了也是匆匆忙忙的,坐一會兒就走。
每次都說工作忙,家里事多,沒時間過來。
老劉理解女兒的難處,但心里還是有些失落。
特別是生病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陪伴。
去年冬天,老劉因為血壓突然升高住了一次院。
那次住院讓老劉對很多事情都有了新的認識。
05
老劉是半夜突然感覺頭暈惡心的,劉敏發現后立刻叫了救護車送到醫院。
醫生說幸好送來得及時,不然可能會有危險。
在醫院的那一周,劉敏幾乎寸步不離地守在病床邊。
白天陪老劉聊天,晚上就在病床旁邊的折疊床上湊合睡。
醫院的飯菜不好吃,劉敏每天從家里帶飯過來。
老劉看著女兒疲憊的樣子,心里既感動又心疼。
“敏敏,你回家休息吧,我這里有護工照顧。”
“爸,我不放心。護工畢竟是外人,哪有我照顧得仔細。”劉敏總是這樣說。
劉芳在老劉住院期間只來了一次。
那天下午,她匆匆趕到病房,看了看老劉的情況,問了問醫生的診斷,坐了不到一個小時就走了。
“爸,我們公司最近特別忙,我實在抽不出時間。敏敏在這里陪著您,我也放心。”劉芳走的時候這樣說。
老劉當時沒說什么,但心里的落差是明顯的。
同樣是女兒,差別怎么這么大呢?
06
出院后,老劉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后事安排。
雖然身體還可以,但這次住院給他敲響了警鐘。
人老了,什么時候會有意外誰也說不準,還是早做準備比較好。
老劉想到了立遺囑。
他聽鄰居說過,現在很多老人都會提前立遺囑,省得將來子女為了財產鬧矛盾。
經過深思熟慮,老劉做出了一個決定:把自己的五百七十萬財產全部留給小女兒劉敏。
這個決定不是沖動,而是基于多年來的觀察和思考。
劉敏這么多年來對自己的照顧,老劉都看在眼里。
而劉芳雖然也是自己的女兒,但確實在照顧父親這方面做得不夠。
更重要的是,老劉覺得劉敏為了照顧自己,耽誤了自己的婚姻大事。
作為父親,應該給女兒一些補償。
而劉芳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雖然經濟條件不太好,但畢竟有老公一起承擔。
老劉通過朋友介紹,找到了一位專業的律師來幫他起草遺囑。
律師很仔細地了解了老劉的家庭情況和財產狀況,接著起草了一份正式的遺囑。
遺囑上明確寫著:老劉的全部財產,包括兩套房產和銀行存款,全部由小女兒劉敏繼承。
遺囑中還特別說明了原因:劉敏多年來悉心照顧父親,為此耽誤了自己的終身大事,理應得到這份財產。
老劉在遺囑上簽字的時候,心情是復雜的。
他知道這個決定可能會讓劉芳不滿,但他覺得這樣做是對的。
遺囑立好后,老劉并沒有馬上告訴兩個女兒。
他想等合適的時機再說,或者干脆等自己去世后讓律師公布。
但是紙包不住火,這件事還是被劉芳知道了。
07
那天是個周日,劉芳難得來看老劉。
她帶了一些水果,看起來心情不錯。
吃晚飯的時候,一家三口坐在餐桌旁聊天。
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了遺囑的話題。
可能是老劉前段時間住院的事情讓大家都想到了生老病死,劉芳隨口問了一句:“爸,您有沒有想過立遺囑什么的?”
老劉當時可能是被問得有些措手不及,又或者是覺得沒必要隱瞞,就說了實話:“我已經立了遺囑,財產都留給敏敏了。”
這句話就像一顆炸彈,瞬間炸翻了整個餐桌。
劉芳的臉色立刻變了,筷子“啪”地一聲掉在了桌子上。
“什么?全部給敏敏?那我呢?我也是您的女兒啊!”
老劉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但事已至此,只能硬著頭皮解釋:“芳芳,不是爸偏心。這些年敏敏一直在照顧我,她為了我都沒結婚,我應該給她一些補償。”
“補償?”劉芳的聲音提高了八度,“那我這些年的孝心就不算數了嗎?我也是您的女兒,憑什么一分錢都不給我?”
劉敏趕緊打圓場:“姐,你別激動,爸可能是一時這樣想的。”
“你別說話!”劉芳轉過頭對劉敏說,“這件事本來就是你的問題。你天天在爸面前獻殷勤,不就是為了這個嗎?”
這話讓劉敏很委屈,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姐,你怎么能這樣說?我照顧爸是應該的,從來沒想過錢的事情。”
“沒想過錢?那為什么遺囑上寫的是你?”劉芳越說越激動。
老劉看不下去了,拍著桌子說:“夠了!芳芳,你說這話良心不痛嗎?敏敏這些年為了照顧我,連對象都沒找,你呢?除了要錢還會干什么?”
這句話徹底激怒了劉芳。
她站起來,指著老劉說:“好,您的意思是我就不配得到財產了?行,既然您這么偏心,那以后就別指望我來照顧您了!”
說完,劉芳頭也不回地沖出了家門,留下老劉和劉敏面面相覷。
08
這一吵,徹底撕破了表面的和諧。
從那以后,劉芳真的不再上門了。
剛開始老劉還以為女兒只是一時氣話,過幾天就會好的。
但是一個星期過去了,兩個星期過去了,劉芳連個電話都不打。
老劉試著主動打電話給劉芳,但對方要么不接,要么接了也是冷冰冰的說幾句就掛了。
“芳芳,你別生氣了,咱們好好談談。”老劉在電話里說。
“有什么好談的?您不是已經決定了嗎?”劉芳的聲音很冷淡。
“爸可以重新考慮遺囑的事情。”老劉試圖緩和關系。
“不用了,您的遺囑愛給誰給誰,我不稀罕。”劉芳說完就掛了電話。
更讓老劉難過的是,劉芳開始在親戚朋友面前說老劉的壞話。
有一次,老劉去參加一個遠房親戚的婚禮,遇到了幾個多年不見的老朋友。
原本以為會是愉快的聚會,結果卻讓老劉尷尬不已。
“老劉啊,聽說你偏心小女兒,大女兒都不理你了?”一個親戚當著很多人的面這樣問。
老劉當時臉都紅了,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顯然這些話是從劉芳那里傳出來的。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老劉肯定有自己的考慮。”還是老朋友老王幫著說了句話,算是給老劉解了圍。
但是這件事讓老劉很受打擊。
他沒想到女兒會在外人面前說這些事情,讓他在親朋好友面前抬不起頭來。
09
回到家后,老劉越想越憋屈。
他覺得自己這么多年辛辛苦苦養大兩個女兒,到頭來卻要被人指指點點,說他偏心不公。
劉敏看出了父親的心思,勸他說:“爸,要不您把遺囑改一下吧,給姐姐也分一些。我不在乎這些錢,只要您身體健康就行。”
老劉聽了女兒的話,心里更加不是滋味。
這么善良的女兒,為什么劉芳就不能理解呢?
“敏敏,不是錢的問題。爸是覺得,做人應該有良心。你姐姐這樣做,讓爸太失望了。”老劉嘆了口氣說。
可是老劉心里也清楚,家庭和睦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因為遺囑的事情讓兩個女兒鬧翻,讓自己在親戚朋友面前丟臉,那這份財產又有什么意義呢?
老劉開始后悔自己當初的沖動。
也許當時不應該把遺囑的事情說出來,也許應該一碗水端平,給兩個女兒各分一半。
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了,想要挽回并不容易。
劉芳的態度很堅決,似乎不打算主動和好。
老劉試了幾次,都碰了釘子。
更糟糕的是,老劉的身體因為這件事情受到了影響。
血壓經常不穩定,有時候會突然升高。
醫生說老年人最怕的就是情緒波動,這樣下去對身體很不好。
劉敏也很擔心父親的身體,每天更加細心地照顧著。
但是她心里也有壓力,覺得這件事是因為自己而起,如果沒有那份遺囑,也許家里不會變成現在這樣。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家里的氣氛越來越沉悶。
老劉經常一個人坐在沙發上發呆,想著這個問題該怎么解決。
10
終于有一天,老劉做出了決定。
他要找律師重新修改遺囑,給兩個女兒平分財產。
雖然心里還是覺得劉芳做得不對,但為了家庭和睦,他愿意讓步。
老劉打電話給當初幫他立遺囑的律師,約好了見面的時間。
那天下午,老劉獨自一人來到了律師事務所。
律師還是那個中年男人,戴著眼鏡,看起來很專業。
他把老劉請到辦公室里坐下,仔細聽老劉講述了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
“劉先生,我大概了解您的情況了。您是想把遺囑修改成兩個女兒平分財產,對嗎?”律師問道。
“是的。”老劉點點頭,“雖然我心里還是覺得小女兒更孝順,但畢竟大女兒也是我的血肉,不能一點都不給她。”
律師聽了,在紙上記錄了一些要點,接著抬起頭看著老劉。
“劉先生,在修改遺囑之前,我想問您幾個問題。”
“您說。”
“您剛才提到,大女兒因為遺囑的事情和您鬧翻了,現在不來照顧您了,是這樣嗎?”
“是的。”老劉有些無奈地說。
“那您覺得,如果您修改了遺囑,她就會重新開始照顧您嗎?”
這個問題讓老劉愣了一下。
他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或者說不敢往深了想。
律師繼續說:“還有,您提到大女兒之前借了您二十萬,到現在只還了五萬,這件事您準備怎么處理?”
“這個......”老劉有些猶豫,“她說經濟困難,我也不好催得太緊。”
律師在紙上又記錄了一些內容,接著放下筆,認真地看著老劉。
“劉先生,我覺得在修改遺囑之前,有些事情您應該了解清楚。”
老劉感覺律師的表情有些嚴肅,心里有種不好的預感。
律師整理了一下桌上的文件,接著說出了一句讓老劉完全沒有想到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