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劉志遠坐在客廳里,手里握著一張嶄新的50萬轉賬記錄和一張8年前泛黃的欠條。
孫子劉家豪剛剛開著奔馳離開,給他留下了厚厚一沓現金作為生活費。
而外孫李志明的電話已經3個月打不通了。
當女兒慧敏推門進來,看到茶幾上的兩樣東西時,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爸,您這是什么意思?"老人緩緩抬起頭,眼中含著她從未見過的寒光...
八年前的夏天,蟬鳴聲在梧桐葉間此起彼伏,劉志遠正在書房里整理退休后的教學筆記。
72歲的他雖然已經退休多年,但依然保持著當年做老師時的習慣,字跡工整,條理清晰。
突然,門鈴急促地響起,打破了午后的寧靜。
"爺爺!爺爺!"
是孫子劉家豪的聲音,帶著從未有過的焦急和慌亂。劉志遠放下手中的筆,快步走向門口。一開門,就看到30歲的孫子滿頭大汗,眼圈發紅,明顯是哭過的痕跡。
"家豪,怎么了?出什么事了?"老人心中一緊,趕緊把孫子拉進屋里。
劉家豪一進門就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把劉志遠嚇了一跳。"爺爺,您救救我!我真的沒辦法了!"
"孩子,你這是怎么了?有話慢慢說,跪什么跪!"劉志遠趕緊去扶孫子,但劉家豪死活不起來。
"爺爺,我需要借50萬!"劉家豪眼淚奪眶而出,"我要結婚了,但是沒有房子。女方家說了,沒有房子就不結婚。我看中了一套二手房,首付需要80萬,我只有30萬,還差50萬。爺爺,我真的沒辦法了,銀行貸款批不下來,朋友也都幫不了我。您是我最后的希望了!"
劉志遠聽完,心情復雜。50萬,這可是他大半輩子的積蓄。作為一個退休教師,他的退休金并不高,這些錢都是他和老伴兒省吃儉用攢下來的。老伴去世后,他更是舍不得花一分錢。
"家豪,爺爺理解你的難處,但是50萬..."
"爺爺,我知道這是您的養老錢,但我發誓,我一定會還的!"劉家豪邊哭邊說,"我在銀行工作,月薪8000,雖然不高,但我會努力的。我可以寫欠條,可以立字據,您想怎樣都行!爺爺,救救我吧!"
看著跪在地上哭得像個孩子的孫子,劉志遠的心軟了。這個孩子從小就很懂事,學習成績好,工作也認真負責。雖然收入不高,但人品沒得說。
就在這時,門外又響起了腳步聲,是女兒劉慧敏帶著外孫李志明來了。
"爸,我們來看您了。"劉慧敏推門進來,看到跪在地上的劉家豪,愣住了。"這是怎么回事?"
李志明也跟著進來,看到這個場面,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他今年32歲,比劉家豪大兩歲,做生意有幾年了,穿著體面,看起來混得不錯。
"外公,我表哥這是怎么了?"李志明裝作關心地問道。
劉家豪看到李志明,更加難堪,但還是如實說了自己的困難。
李志明聽完,突然也跪了下來,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外公,既然表哥說了,那我也說了吧。其實我今天來,也是想跟您借錢的!"
"志明,你也要借錢?"劉慧敏驚訝地看著兒子。
"媽,我沒跟您說,是怕您擔心。"李志明眼中也濕潤了,"我的生意遇到了困難,急需資金周轉。我看中了一套商鋪,位置特別好,但需要馬上交定金,不然就被別人搶走了。我需要50萬!"
兩個孫子同時跪在地上,都伸手要50萬,這讓劉志遠徹底懵了。
"志明,你的生意不是一直很好嗎?"劉志遠問道。
"外公,這您就不懂了。做生意就是這樣,機會稍縱即逝。這個商鋪如果拿下來,我的生意就能上一個臺階。錯過了這次機會,可能再也沒有了。"李志明說得頭頭是道,"而且我做生意這些年,每年都有幾十萬的利潤,借您50萬,最多一年就能還清!"
劉家豪聽了,心中更加著急:"爺爺,我知道表哥的生意好,但我的事情也很急啊!女方家已經催了好幾次了,再不買房,婚都結不了!"
看著跪在地上的兩個孫子,劉志遠的心亂如麻。一個是親孫子,一個是外孫,手心手背都是肉。50萬已經是他的全部積蓄了,要是借給其中一個,另一個怎么辦?
"爸,要不您就幫幫孩子們吧。"女兒劉慧敏在一旁勸道,"家豪要結婚,這是人生大事;志明的生意也確實需要資金。您就當是投資了。"
"是啊,外公,我們都是您的孫子,您幫誰不幫誰都不合適。"李志明也趁機說道。
劉志遠沉默了很久,最終長嘆一聲:"好吧,你們都是我的孫子,我不能厚此薄彼。50萬,我一人借你們50萬!"
兩個年輕人聽了,都激動得熱淚盈眶。
"爺爺,您真是我的再生父母!"劉家豪激動地說。
"外公,您的大恩大德,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李志明也拍著胸脯保證。
第二天上午,劉志遠特意叫來了兒子劉建國和女兒劉慧敏,準備正式辦理借錢的事情。他覺得這事關重大,必須有家人見證,免得以后說不清楚。
"爸,您真的決定借給他們每人50萬?"兒子劉建國有些擔心,"這可是您全部的積蓄啊!"
"建國,我知道你擔心什么。"劉志遠拍拍兒子的肩膀,"但是孩子們都到了關鍵時候,我這個做爺爺的不能袖手旁觀。再說,他們都是好孩子,不會讓我失望的。"
很快,劉家豪和李志明都到了。兩人都準備了欠條,態度非常誠懇。
劉家豪的欠條寫得工工整整:"今借到爺爺劉志遠人民幣伍拾萬元整,用于購房。借款人保證按時還款,絕不賴賬。如有違背,天理不容!"署名:劉家豪,還有手印。
看到孫子這么鄭重其事,劉志遠很是欣慰。"家豪,爺爺相信你的人品。錢的事情不用太著急,你先把房子買了,把婚結了,其他的慢慢來。"
"爺爺,您放心!"劉家豪感激得眼中含淚,"我一定會努力工作,盡快把錢還給您。就算累死,我也不會讓您失望!"
李志明見狀,也趕緊拿出自己的欠條:"外公,您看我的。"
他的欠條也寫得很認真:"今向外公劉志遠借款人民幣伍拾萬元整,用于生意周轉。承諾一年內還清,絕不拖欠。"
"志明,你的生意我不太懂,但我相信你的能力。"劉志遠接過欠條,"不過做生意有風險,你一定要小心謹慎。"
"外公,您就放心吧!"李志明拍著胸脯保證,"我做生意這么多年,什么風浪沒見過?這50萬對我來說,最多就是一年的事情。明年這個時候,我不但會把本金還給您,還要給您利息!"
女兒劉慧敏在一旁也跟著保證:"爸,志明是個有能力的孩子,他的生意這些年一直很好。您就放心吧!"
"媽說得對!"李志明信心滿滿,"外公,等我把這個商鋪拿下來,生意做大了,我一定好好孝敬您!到時候,您要什么我給您買什么!"
劉建國看看兒子,又看看外甥,心中總覺得有些不踏實,但當著這么多人的面,也不好說什么。
辦完手續,劉志遠把兩張銀行卡分別交給了兩個孫子。這100萬,是他全部的積蓄,現在全部掏空了。
"爺爺,您的大恩大德,我劉家豪今生今世都不會忘記!"劉家豪接過銀行卡,雙手顫抖。
"外公,我李志明對天發誓,一定不會辜負您的信任!"李志明也表現得非常激動。
當天晚上,兩家人都在劉志遠家里吃了飯。席間,兩個年輕人都表現得非常懂事和感激。劉家豪主動幫忙收拾碗筷,李志明則不停地給外公夾菜。
"爺爺,您以后想吃什么,盡管跟我說。"劉家豪說道。
"外公,等我生意做大了,我接您去我那里享福!"李志明也不甘示弱。
看著兩個孫子這么孝順,劉志遠心中很是欣慰。他覺得自己的決定是對的,雖然掏空了積蓄,但能幫到孩子們,也是值得的。
臨走時,兩個年輕人都再次向劉志遠表達了感謝。
"爺爺,我明天就去辦房子的事情,盡快把婚期定下來。到時候一定請您做主婚人!"劉家豪說道。
"外公,我也會馬上去談那個商鋪的事情。等手續辦完了,我第一個請您去參觀!"李志明也保證道。
送走了兩個孫子,劉志遠心情復雜。雖然錢都借出去了,但看到孩子們這么懂事,他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借錢后的第一年,劉志遠明顯感受到了兩個孫子的不同表現。
劉家豪用借來的錢很快買了房,也順利結了婚。新婚后,他并沒有因為有了自己的小家而疏遠爺爺。相反,他變得更加懂事了。
結婚后的第一個月,劉家豪就主動來看爺爺,還帶來了5萬塊錢。
"爺爺,這是我和媳婦商量的,先還您5萬。雖然不多,但這是我們的心意。"劉家豪把錢放到茶幾上,"我們兩個人的工資加起來有1萬5,除了房貸,生活費也花不了多少。我們商量了,每個月給您1000塊錢生活費,剩下的錢攢起來還債。"
看著孫子的真誠,劉志遠很是感動:"家豪,你們剛結婚,花錢的地方多,不用這么著急。"
"爺爺,您說什么呢!"劉家豪認真地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您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幫了我,我怎么能忘恩負義呢?再說,我媳婦也說了,能嫁給一個有擔當的男人,她很幸福。"
從那以后,劉家豪真的做到了每個月按時給爺爺送生活費,風雨無阻。有時候工作忙,他會讓新婚妻子代勞,但錢一分不少。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外孫李志明。
借錢后的頭幾個月,李志明還經常來看外公,每次都帶著各種營養品和水果。但奇怪的是,他從來不提還錢的事情。
"外公,您身體怎么樣?有什么需要的盡管跟我說。"李志明每次來都表現得很關心,但一提到錢的事情,就顧左右而言他。
"志明,你的生意怎么樣了?那個商鋪談成了嗎?"劉志遠試探性地問。
"哎,外公,您是不知道啊,現在生意不好做。"李志明搖頭嘆氣,"雖然商鋪拿下來了,但裝修又花了一大筆錢。現在正是投入期,還沒開始盈利呢。"
"那大概什么時候能有收益?"
"這個不好說,至少得半年吧。外公您放心,一旦開始盈利,我第一件事就是還您的錢!"
半年過去了,李志明的理由又變了:"外公,現在經濟環境不好,我的生意也受到了影響。不過您放心,我已經在想辦法了。"
一年過去了,理由還在變:"外公,今年真是倒霉,遇到了騙子,被騙了一筆錢。不過沒關系,我年輕,有的是機會翻身。"
與李志明的推脫形成對比的是,劉家豪在第一年就還了15萬,每個月的生活費也從未間斷過。
過年的時候,兩家的表現更是天壤之別。
劉家豪和妻子一起來給爺爺拜年,不但帶了豐盛的年貨,還給了一個大紅包。
"爺爺,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雖然還欠著您的錢,但過年了,怎么也得表示表示。"劉家豪把紅包放到爺爺手里,"里面是5萬塊錢,算是今年的還款。"
"還有這個,是我們給您買的按摩椅。您年紀大了,要注意身體。"劉家豪的妻子王麗華也很貼心。
相比之下,李志明也來拜年了,但空著手來的。他的理由是:"外公,我本來想給您買點東西的,但想想您什么都不缺,還是算了。心意到了就行!"
女兒劉慧敏看到這種情況,也有些尷尬,但她總是為兒子找借口:"爸,志明最近確實忙,而且做生意的人,手頭都不寬裕,您理解理解。"
一年下來,劉志遠的心中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雖然兩個孩子都是他的孫子,但表現確實有很大差別。一個知恩圖報,一個卻總是推脫。
但他告訴自己,也許是因為兩人的工作性質不同。劉家豪在銀行上班,收入穩定;李志明做生意,可能確實有困難。
三年過去了,兩個孫子的人生軌跡越來越不同。
劉家豪的生活明顯好了起來。他在銀行工作認真負責,得到了領導的認可,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員工,工資也漲了不少。更重要的是,他升職做了部門副主任,月薪從8000漲到了1萬2。
有了收入的提升,劉家豪還錢的速度也快了起來。第二年,他還了20萬;第三年,又還了15萬。加上第一年的15萬,三年時間,他已經還了50萬中的50萬,全部還清了!
不僅如此,他還生了個大胖小子,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爺爺,債還清了,但我對您的感激永遠不會清。"還清債務那天,劉家豪激動地說,"沒有您當初的幫助,就沒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而且,即使債務還清了,劉家豪對爺爺的孝順絲毫沒有減少。他買了一輛車,經常開車帶爺爺出去轉轉。每個月的生活費也從1000漲到了2000。
"爺爺,您辛苦了一輩子,現在該享福了。"劉家豪說道,"以后您就是我們家的老祖宗,我們全家都要好好孝敬您!"
最讓劉志遠感動的是,劉家豪還主動提出要給外公買養老保險。
"爺爺,您現在只有退休金,萬一有個頭疼腦熱的,醫療費也是個負擔。我給您買份保險,以后看病就不用擔心了。"
相比之下,李志明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三年來,他的生意似乎一直不溫不火。每次見到外公,他總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抱怨生意難做。
"外公,現在競爭太激烈了,我那個商鋪的生意也不好。"李志明總是這樣說,"不過您放心,我正在想其他辦法,爭取早點把錢還給您。"
但是三年過去了,他一分錢都沒有還過。更讓人奇怪的是,雖然他說生意不好,但穿著打扮卻越來越好,開的車也換了一輛更貴的。
劉志遠有一次忍不住問道:"志明,你的生意既然不好,怎么還換新車了?"
"哦,這個啊。"李志明有些尷尬,"這是朋友的車,我借來開幾天。您也知道,做生意有時候需要撐門面。"
但是過了幾個月,劉志遠發現他還在開那輛"借來的"車,就知道他在撒謊。
更讓劉志遠寒心的是,李志明來看他的次數越來越少了。以前還能一個月來一兩次,后來變成兩三個月來一次,再后來半年都不見人影。
每次女兒劉慧敏來,劉志遠都會旁敲側擊地問起李志明的情況。
"慧敏,志明最近怎么樣?很久沒見他了。"
"爸,志明最近特別忙,天天跑業務。"劉慧敏總是為兒子找借口,"您知道的,年輕人事業心重,可能顧不上這邊。"
"那錢的事情..."
"爸,您別著急。志明是個有良心的孩子,不會忘記您的恩情的。"劉慧敏說道,"他現在正是關鍵時期,等過了這陣就好了。"
但是劉志遠心里明白,三年了,如果真的有心還錢,怎么可能一分錢都不還?
最讓他傷心的是那年中秋節。劉家豪一家三口來陪爺爺過節,還帶了月餅和酒。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吃了團圓飯。
但是李志明卻沒有出現。
"爸,志明出差了,可能趕不回來。"劉慧敏解釋道。
但是第二天,劉志遠在小區里遇到了鄰居,鄰居告訴他:"老劉,昨天我在酒店里看到你外孫了,和一幫朋友在包間里喝酒,看起來挺開心的。"
那一刻,劉志遠的心徹底涼了。
八年時間過去了,兩個孫子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劉家豪的事業蒸蒸日上。他不但早就還清了借款,現在已經是銀行的部門經理了,年薪30多萬。他用自己的努力,在城里又買了一套更大的房子,還買了一輛奔馳車。
但是富裕起來的劉家豪并沒有忘記爺爺的恩情。相反,他對爺爺更加孝順了。
他每個月給爺爺的生活費漲到了5000塊,逢年過節還會額外給錢。他經常開車接爺爺到自己家里住,讓老人享受三代同堂的快樂。
"爺爺,當年您借給我的50萬,改變了我的一生。"劉家豪經常對爺爺說,"沒有那50萬,我可能到現在還在租房子,更別說有今天的成就了。您就是我的貴人!"
劉家豪的兒子現在已經7歲了,聰明可愛,對太爺爺特別親。每次見到劉志遠,小家伙都會奶聲奶氣地說:"太爺爺好!爸爸說了,您是我們家最重要的人!"
而劉家豪的妻子王麗華也把劉志遠當作親爺爺一樣孝敬。她經常給老人買衣服,做好吃的,無微不至地照顧。
"爺爺,您就是我們家的老祖宗。"王麗華說道,"要不是您當年幫助,我們也不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現在的劉家豪,不僅事業成功,家庭和睦,還在社會上有了一定的地位。他經常參加各種慈善活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爺爺,您當年教給我的不僅僅是錢,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劉家豪說道,"您讓我明白了什么叫知恩圖報,什么叫誠實守信。"
與劉家豪的成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李志明卻越來越神秘了。
從第五年開始,李志明就很少來看外公了。偶爾來一次,也是匆匆忙忙,待不了多久就走。而且他總是推說生意忙,還錢的事情更是避而不談。
"外公,您身體還好吧?我最近真的太忙了,很少有時間過來。"李志明每次來都這樣說。
"志明,你的生意到底怎么樣了?"劉志遠總是忍不住問。
"哎,外公,現在生意真的不好做。"李志明總是搖頭嘆氣,"不過您放心,我不會忘記您的恩情的。等我緩過這陣,一定把錢還給您。"
但是八年過去了,李志明一分錢都沒有還過。更讓人氣憤的是,從半年前開始,他的電話就再也打不通了。
劉志遠多次撥打他的電話,要么是無人接聽,要么是關機。后來干脆顯示空號,明顯是換號碼了。
女兒劉慧敏對此也顯得很無奈:"爸,志明最近確實有些困難。您知道的,做生意有起有落,可能他現在正在低谷期。"
"困難?"劉志遠有些憤怒,"困難也不能連個電話都不接吧?他躲著我是什么意思?"
"爸,您別著急。志明不是那種忘恩負義的人,可能真的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劉慧敏還在為兒子辯護。
但是劉志遠心里清楚,這哪里是什么困難,分明就是想賴賬!
最讓他寒心的是,前幾天他在街上偶然遇到了一個熟人,對方告訴他:"老劉,我前幾天看到你外孫了,開著一輛很不錯的車,看起來精神得很呢!"
聽到這話,劉志遠氣得渾身發抖。借錢的時候哭天抹淚,現在有錢了就翻臉不認人,連面都不敢見了!
八年來,劉志遠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同樣是借了50萬,一個知恩圖報,不但還清了債務,還對他更加孝順;另一個卻恩將仇報,不但一分錢不還,現在連人都找不到了。
這巨大的反差,讓劉志遠對人性有了更深的認識。血緣關系并不能保證品德,真正的好壞還是要看人品。
就在三個月前,李志明的電話徹底打不通了。劉志遠知道,這個外孫是徹底要賴賬了。
憤怒和失望交織在一起,讓這個72歲的老人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他要給女兒一個交代,也要給自己一個交代。
今天,他特意叫女兒過來,就是要把話說清楚。
下午三點,女兒劉慧敏按約定時間來到父親家。她推門進來時,看到客廳的茶幾上放著兩樣東西:一張嶄新的銀行轉賬記錄和一張泛黃的欠條。
看到這兩樣東西,劉慧敏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她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么——那張轉賬記錄是剛剛離開的劉家豪給父親的錢,而那張欠條,正是八年前她兒子李志明寫的。
"爸,您這是什么意思?"劉慧敏聲音有些顫抖。
劉志遠坐在沙發上,緩緩抬起頭,眼中含著她從未見過的寒光:"什么意思?你心里不清楚嗎?"
"爸,我不明白您在說什么。"劉慧敏試圖裝糊涂。
"不明白?"劉志遠拿起那張轉賬記錄,"剛才你侄子家豪來了,不但給了我五萬塊錢的生活費,還主動要幫我投資理財。他說,爺爺您辛苦了一輩子,應該享享福了。"
劉慧敏聽了,臉色更加難看。
"再看看這個。"劉志遠又拿起那張泛黃的欠條,"八年了,你兒子借我的50萬,一分錢沒還不說,現在連人都找不到了!"
"爸,志明他..."劉慧敏想要解釋。
"別找借口了!"劉志遠憤怒地打斷了她,"八年時間,足夠看清一個人的品格了!你兒子就是想賴賬,就是忘恩負義!"
聽到父親如此嚴厲的指責,劉慧敏先是心虛,但隨后竟然理直氣壯起來:"爸,您偏心這么多年,我們也認了!但您別想用這種方式羞辱我們!"
這話讓劉志遠更加憤怒:"偏心?我偏心什么了?我同樣借給他們每人50萬,這叫偏心?"
"您別裝了!"劉慧敏冷笑一聲,"從小到大,您就更疼劉家豪。他是您兒子的孩子,我兒子只是外孫,在您心里地位能一樣嗎?"
"胡說八道!"劉志遠氣得渾身發抖,"我什么時候區別對待過?你兒子借了50萬一分錢沒還,還有臉說我偏心?"
"還錢?"劉慧敏的態度更加囂張,"爸,您真的老糊涂了!我兒子什么時候借過您的錢?您有證據嗎?"
劉志遠憤怒地拿起那張欠條:"這就是證據!白紙黑字,還有手印!"
劉慧敏看了一眼欠條,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這破紙?爸,您現在年紀大了,記性不好了。這種東西,隨便找個人都能寫!誰能證明這是志明寫的?"
"你...你..."劉志遠被氣得說不出話來。他萬萬沒想到,女兒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
"再說了,就算真的借過,那又怎樣?"劉慧敏繼續說道,"您是長輩,幫助晚輩不是應該的嗎?還要什么欠條,還要什么證據?"
"混賬!"劉志遠怒拍桌子,"借錢還錢,天經地義!什么叫應該的?"
"好,您說得對,借錢還錢。"劉慧敏換了個態度,"但是您也得講道理啊!家豪在銀行上班,收入穩定,當然容易還錢。我兒子做生意,本來就有風險,現在生意不好,您要點理解不行嗎?"
"理解?八年了,一分錢不還,連人都找不到了,這叫理解?"劉志遠越說越氣,"你兒子現在開著好車,住著好房子,你告訴我他沒錢還?"
"爸,您聽誰胡說的?志明現在生活都成問題,哪有什么好車好房子?"劉慧敏矢口否認。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了熟悉的腳步聲。
腳步聲很緩慢,帶著猶豫和不安。門鈴響了幾聲后,才聽到一個熟悉卻又陌生的聲音:
聽到這個聲音,劉慧敏瞬間臉色慘白,整個人癱坐在沙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