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尹曉宇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7月18日4版 版面截圖
圖為2025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開幕表演。泱 波攝
原題:同心同行 兩岸青年相聚江蘇開展文化交流
游蘇州園林,感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逸趣;品蘇州美食,感受蘇式生活的舒適;泛舟金雞湖上,感受姑蘇繁華的數智江南圖景……
7月17日,以“同心同行 青春力量”為主題的2025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在江蘇蘇州開幕,來自臺灣的青年們開啟在大陸的文化之旅。
開幕式前,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潘賢掌出席兩岸青年傳承發展中華文化座談會并講話。他表示,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兩岸青年要堅定中華文化自信,增強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榮譽感,做堂堂正正、光榮自豪的中國人;要共同傳承中華文化精神,察大勢、擔大義、顧大局、走正道,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為推進祖國統一進程注入青春活力;要共同推動中華文化發展繁榮,攜手同心、相伴而行,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青春的力量需要綻放,江蘇為支持臺灣青年發展開設了專場推介會,在這里,臺灣青年可以領略13個設區市的文化風俗以及文化產業的脈動。在蘇州展臺,看繡娘一針一線繡出金龍魚,在南京展臺戴狀元帽與“狀元”合影,在南通展臺看“哪吒”動畫制作流程,在鎮江展臺與“許仙”“白娘子”互動、品嘗香醋,在連云港展臺觀看花果山“孫悟空”表演、了解穿戴甲產業發展現狀……臺灣青年在互動中體驗著不同城市的“各美其美”,還能尋找發展的機會,現場設置了咨詢服務,在江蘇學習就業創業可能遇到的困惑也能在這里找到答案。
中國傳統文化作為兩岸青年共同的文化基因生生不息。兩岸青年傳承發展中華文化座談會上,兩岸青年分享了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的故事。
北京古韻華夏工作室創始人、臺青林家萱講述了自己的成長故事。小時候讀傳統文化典籍,跳民族舞,研究生畢業后進入傳統文化行業創業,在大陸拜了老師學習漢服的制作,從文獻中尋找漢服設計的依據和靈感,并通過開設體驗營讓更多的臺青了解傳統文化。從一名傳統文化的愛好者到傳播者,現在的她還通過做執行導演以拍攝形式來推廣傳統文化。
蘇州誠品書店是誠品在大陸開設的首店,在這里,讀者可以感受到臺灣味道的生活空間。誠品書店蘇州營運總監、臺青黃琬茹介紹了書店推動兩岸閱讀交流、文化交流的經驗做法,呼吁兩岸青年共同傳承和創新文化交流。
前不久,江蘇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赴臺演出,劇場內座無虛席,演員多次返場謝幕,讓臺灣同胞深深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力量”。主創團隊希望通過兩岸同胞特別是廣大青年朋友的共同努力,創作出更多優秀的精品力作,共同滋潤兩岸同胞的精神家園。
座談會上,兩岸嘉賓代表還共同向兩岸青年發起《同心同行共鑄中華文化新輝煌》倡議書。
當晚的開幕式上,幻彩非遺、科技創意秀等精彩展示引來臺青們的陣陣歡呼。
“當看到舞蹈《牡丹亭·驚夢》中的花傘一朵朵綻放時,我心里的花也綻放了?!迸_青溫同學今年讀研一,在此次來江蘇之前,專門通過社交平臺對蘇州的文化做了一些功課,但是當她看到蘇繡、去到蘇州博物館看到一件件文物、吃到蘇州的美食時,她感到自己身上的傳統文化基因被激活了,在與大陸青年的交流過程中,她感到的是友善與共同的文化脈動。
本屆文化月從7月中旬持續到8月底,將在江蘇各地舉辦書畫、體育、戲曲、動漫等近40場系列活動,預計將有2500名臺灣青年參加。
(本報蘇州7月17日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