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聲明:本故事人物、時間、地點、情節(jié)、配圖均為虛構(gòu),與現(xiàn)實無關(guān),請理性閱讀!
父母辛苦半生,總希望晚年能享清福。
但是真正的“后福”并非憑空而來,而是需要提前經(jīng)營。
若想讓子女孝順、家庭和睦,父母不妨早做安排,引導(dǎo)子女做好四件事……
01
"爸,錢我已經(jīng)轉(zhuǎn)給你了,這個月的房貸我來付。"孫志剛抱著三歲的兒子,對著電話那頭的父親說道。
我叫張明,今年六十五歲,妻子王蘭今年六十三。
我們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孫志遠已經(jīng)四十歲,在一家外企做經(jīng)理;小兒子孫志剛?cè)鍤q,是一名中學教師。
兩個兒子都已成家立業(yè),各有一個孩子。
聽到小兒子的話,我心里不是滋味。
這已經(jīng)是他連續(xù)第三個月幫我們還房貸了。
"不用了,志剛。爸媽還能應(yīng)付。"我強作鎮(zhèn)定地說。
"爸,您就別硬撐了。我知道您的退休金不多,媽媽的醫(yī)藥費又大。"孫志剛語氣中帶著關(guān)切,"再說了,幫父母不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嗎?"
掛了電話,我坐在沙發(fā)上長嘆一口氣。
三年前,我和老伴兒鬼迷心竅,把原來的老房子賣了,又貸款買了這套新房。
當時想的是改善生活,沒想到老伴兒去年查出了糖尿病并發(fā)癥,醫(yī)藥費如流水般花出去,我們的積蓄很快見底。
"又是志剛給錢?"王蘭從臥室走出來,臉色蒼白。
我點點頭,沒有說話。
"明啊,咱們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王蘭坐到我身邊,"孩子們都有自己的家庭,咱們總不能一直靠他們吧?"
我知道老伴兒說得有道理。
志遠雖然收入不錯,但是他愛面子,開著豪車住著大房子,實際上月月光。
志剛工資不高,還要養(yǎng)家糊口,每次接濟我們,我都能從他妻子小麗的眼神中看出不滿。
"我有個主意。"我沉思片刻后說道,"咱們不如去找找孩子們聊聊,看看有什么長遠之計。"
第二天,我們邀請兩個兒子一家來家里吃飯。餐桌上,氣氛有些凝重。
"爸,您找我們來是有什么事嗎?"志遠先開口問道。
我和王蘭對視一眼,然后我清了清嗓子:"是這樣的,我和你媽商量了一下,覺得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不是長久之計。"
"您是說錢的事?"志剛問道,"爸,我已經(jīng)說了,這都是我應(yīng)該做的。"
"不只是錢的事。"我嚴肅地說,"我和你媽想和你們談?wù)勎磥淼陌才拧?
"什么安排?"志遠皺眉問道。
"我們想幫助你們提前準備好,應(yīng)對我們晚年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我直視著兩個兒子,"畢竟,人總有老的那一天。"
"爸,您這是說的什么話?"志遠顯得有些不耐煩,"您和媽媽還硬朗著呢,怎么就想到這些了?"
"志遠,你爸說的沒錯。"王蘭接過話頭,"我們不能只看到眼前。現(xiàn)在我生病了,經(jīng)濟上有困難,以后可能還會有更多問題。與其到時候手忙腳亂,不如現(xiàn)在就未雨綢繆。"
"那您們想怎么安排?"志剛問道。
我深吸一口氣:"我們希望你們能做到四件事,這不僅是為了我們的晚年,也是為了你們自己的未來。"
話音剛落,志遠的手機響了起來。
他看了一眼,便站起身:"抱歉,公司有緊急事情,我得先走了。改天再聊吧。"
"志遠!"我提高了聲音,"這事很重要!"
"爸,我真的有急事。"志遠已經(jīng)拿起外套,"下次,下次一定好好聊。"
看著大兒子匆匆離去的背影,我心中涌起一陣失望。
回過頭,發(fā)現(xiàn)志剛的妻子小麗也一臉不耐煩的表情。
"爸,您要說的是什么事?"志剛問道,語氣中帶著誠懇。
我看了看王蘭,她輕輕點頭示意我繼續(xù)。
"第一件事,"我緩緩開口,"我希望你們能真正獨立起來,不管是經(jīng)濟上還是生活上。"
"爸,我們已經(jīng)很獨立了啊。"志剛有些疑惑。
"不,你們并不獨立。"我搖搖頭,"志遠雖然收入高,但每個月都入不敷出;你雖然勤儉,卻總是把自己的錢給我們,連孩子的教育金都顧不上存。這不是真正的獨立。"
小麗突然插嘴:"爸,您的意思是不要我們再給您錢了?"
"不完全是。"我回答,"我是希望你們能在保證自己生活無憂的前提下再考慮幫助我們。否則,這只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
02
我的話讓餐桌上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志剛低著頭,似乎在思考;小麗則顯得有些如釋重負。
"爸,那第二件事是什么?"志剛終于問道。
"我希望你們學會儲蓄,真正做到兜里有錢,心里不慌。"我語重心長地說,"你看志遠,表面風光,實際上負債累累;而你呢,雖然有存錢的習慣,但每次有點積蓄就拿來幫我們,自己家的緊急備用金都沒有。"
"爸這個我同意。"小麗突然活躍起來,"我一直跟志剛說要多存點錢,萬一孩子生病或者有什么急事,我們好有個保障。"
志剛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爸,這點我確實做得不好。以后我會注意的。"
"不只是注意,而是要養(yǎng)成習慣。"我強調(diào)道,"每個月固定存一部分錢,就像繳納必要的費用一樣,這樣才能真正積累起來。"
王蘭這時候插話:"當年我和你爸年輕的時候,雖然工資不高,但每個月都會存一點。要不是前幾年的決定失誤,現(xiàn)在也不會手頭這么緊。"
我拍拍老伴兒的手,接著說:"第三件事,我希望你們對'家'有正確的認知,明白自己應(yīng)盡的責任。"
"爸,這個怎么理解?"志剛疑惑地問。
"很簡單,'家'不是一個人的,而是所有家庭成員共同的。"我解釋道,"你們成年后,有了自己的家庭,你們的主要責任應(yīng)該是對自己的配偶和孩子。當然,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這不應(yīng)該以犧牲自己的小家為代價。"
小麗聽到這里,眼睛亮了起來:"爸,您說得太對了!我一直覺得志剛對您們太過上心,有時候都忽略了我和孩子的需求。"
志剛有些尷尬地看了妻子一眼:"我哪有忽略你們?"
"你自己沒感覺罷了。"小麗撇撇嘴,"上個月孩子要報興趣班,你說沒錢,結(jié)果轉(zhuǎn)頭就給你爸媽送去兩千塊。"
氣氛一時有些緊張。
我連忙轉(zhuǎn)移話題:"第四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我希望你們學會做人,記住善良是底線,也是護身符。"
"爸,這個我們都懂。"志剛點點頭。
"不,你們可能理解得不夠深刻。"我搖搖頭,"做人善良不僅是對別人好,也包括對自己好、對家人好。過度的自我犧牲不是善良,而是一種傷害。同樣,期望別人過度犧牲,也不是善良的表現(xiàn)。"
我看著志剛和小麗,繼續(xù)說:"我和你媽這些年一直依賴你們,某種程度上也是對你們的不善良。而你,志剛,一味地滿足我們的需求而忽視自己家庭的需要,也不是真正的善良。"
志剛沉默了,似乎在消化我的話。
小麗則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這四點,我們想通了很久才決定告訴你們。"王蘭接過話頭,"我們希望你們能好好考慮,不是為了我們,更是為了你們自己的將來。"
飯后,志剛和小麗帶著孩子離開了。
臨走時,志剛欲言又止地看著我,最終只是說了句:"爸,我會考慮您說的話。"
送走兒子一家,我和王蘭坐在沙發(fā)上,都有些疲憊。
"你覺得他們能聽進去嗎?"王蘭擔憂地問。
"不知道。"我搖搖頭,"但至少我們嘗試了。真希望志遠也能聽一聽這些話。"
"他那個性格,恐怕不容易接受。"王蘭嘆了口氣,"從小到大,他都覺得自己最聰明,別人說的都不如他想的。"
我沒有接話,心中卻在盤算著如何能讓大兒子也明白這些道理。
就在這時,門鈴響了。
打開門,竟然是志遠。
"爸,我剛才是真有急事。"他有些歉意地說,"現(xiàn)在處理完了,我想來聽聽您要說的那四件事。"
我驚訝地看著大兒子,心中涌起一絲欣慰:"進來吧,我們好好聊聊。"
03
志遠坐下后,我將之前和志剛說的四件事重復(fù)了一遍。
出乎意料的是,志遠聽得很認真,不時點頭。
"爸,您說得有道理。"志遠沉思片刻后說道,"特別是第二點,關(guān)于儲蓄的。我確實應(yīng)該改改我的消費習慣了。"
我心中一喜:"你能意識到這點很好。"
"其實我今天來,還有件事想告訴您和媽。"志遠的表情變得有些嚴肅,"我打算離婚了。"
"什么?"王蘭驚呼道,"為什么突然要離婚?你和小雯不是挺好的嗎?"
志遠苦笑一聲:"表面上看著好,實際上已經(jīng)貌合神離很久了。小雯太會花錢,我的工資再高也經(jīng)不起她折騰。我們?yōu)榇顺尺^無數(shù)次,最近她直接提出了離婚。"
我和王蘭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擔憂。
"那你們的孩子怎么辦?"我問道。
"小雯堅持要撫養(yǎng)權(quán),但我不同意。"志遠的聲音低沉下來,"我們正在為這個鬧得不可開交。"
"那房子和車子呢?"王蘭問道。
"房子還有幾十萬的貸款,車子也是按揭的。"志遠嘆了口氣,"如果離婚,這些都要處理,我可能會一無所有。"
聽到這里,我突然明白為什么志遠今天會主動回來聽我說那四件事了。
他正面臨人生的低谷,需要家人的支持和建議。
"志遠,爸媽不干涉你的婚姻決定。"我語重心長地說,"但無論結(jié)果如何,你都要記住我今天說的那四點。特別是現(xiàn)在這種情況,你更需要經(jīng)濟上的獨立和良好的儲蓄習慣。"
志遠點點頭:"爸,我明白。只是現(xiàn)在的處境,我可能需要你們的幫助..."
我心中一沉,知道他是要開口借錢了。
正在這時,門鈴又響了。
開門一看,是志剛和小麗。
"爸,我們商量了一下,有些話想和您說清楚。"志剛有些緊張地說。
我讓他們進來,志遠見狀有些尷尬,但還是打了招呼。
四個人坐在客廳里,氣氛有些凝重。
"爸,媽,我和小麗商量過了。"志剛開口道,"我們覺得您說的很有道理。特別是關(guān)于家庭責任的那部分,我確實應(yīng)該先照顧好自己的小家。"
小麗接著說:"爸媽,我們不是不想幫您們,而是希望能有個合理的規(guī)劃。志剛的工資不高,我們家的開支也不小,如果每個月都要拿出一大部分給您們,長期下去確實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
我點點頭:"你們能這么想很好。其實我和你媽媽叫你們來,就是想解決這個問題的。"
王蘭這時候說道:"我們決定把房子賣了,還清貸款后剩下的錢足夠我們租個小房子住,再存一些養(yǎng)老。這樣就不用麻煩你們了。"
"賣房子?"志遠驚訝道,"那你們住哪里?"
"租房子啊。"我平靜地說,"現(xiàn)在的房貸每月要還五千多,壓力太大了。賣了房子,每月租金兩千左右,我們的退休金足夠應(yīng)付。"
志剛有些不安:"爸,這樣不太好吧?您和媽年紀大了,租房子住不安穩(wěn)啊。"
"有什么不安穩(wěn)的?"我笑著說,"租個長約,比每月還貸款輕松多了。再說,我們年紀大了,也不需要太大的房子,小一點反而方便打理。"
志遠和志剛兄弟倆互相看了一眼,似乎都有些動搖。
這時,小麗突然說:"爸,我有個建議。我表姐家有套小房子空著,兩室一廳,她打算長期出租。位置也不錯,離醫(yī)院和超市都很近。您要不要考慮一下?"
我心中一動:"價格怎么樣?"
"因為是親戚,她說可以便宜點,每月一千八。"小麗說。
"這個不錯!"王蘭眼睛一亮,"地段好,價格合適,還是熟人的房子,安全可靠。"
就這樣,我們初步達成了共識。
賣房還貸后,剩余的錢一部分用于養(yǎng)老,一部分分給兩個兒子作為他們的儲蓄基金,條件是他們必須把這筆錢存起來,不能隨意動用。
氣氛漸漸輕松起來,志遠似乎忘記了要借錢的事,志剛和小麗也不再那么拘謹。
我們開始聊起了家常,就像一個普通的家庭聚會。
就在我們準備結(jié)束談話時,門鈴再次響起。
打開門,看到站在門口的人時,我的心猛地一沉,手中的茶杯差點掉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