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本文資料來源:《抱樸子·內(nèi)篇》《太乙金華宗旨》《抱樸子》《道德經(jīng)》
圖片均源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本文純屬虛構(gòu),不傳播封建迷信,請讀者朋友保持理性閱讀。
自古以來,道家修煉之法數(shù)不勝數(shù),但有一門功法卻被歷代祖師視為不傳之秘,輕易不肯示人。這便是胎息法,又稱"真人之息"、"先天呼吸"。《抱樸子·內(nèi)篇》中葛洪真人曾言:"服氣千日,不饑不渴;胎息既成,壽與天齊。"可見此法之珍貴。
然而,世人對胎息法多有誤解,以為不過是閉氣憋息之術(shù)。殊不知,真正的胎息法妙在細微,玄在無為。《太乙金華宗旨》記載:"胎息者,如胎兒在母腹中,不以口鼻呼吸,而以臍帶通氣。修道者若能返本還原,回到先天狀態(tài),便是胎息境界。"
這門功法為何如此神秘?其中的細微之處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奧秘?為何古代高道都說,掌握了胎息法的精髓,便能在修行路上豁然開朗,突破一切困境?
話說唐代貞觀年間,終南山中有一位得道高人,法號玄真子。此人修道已有六十余年,道法精深,門下弟子眾多。其中有一名弟子叫做清微道人,天資聰穎,修行刻苦,但在胎息法上卻始終無法入門。
這一日,清微道人又一次失敗后,心中煩躁不已。他來到師父面前,恭敬地行了個禮:"師父,弟子修習(xí)胎息法已有三年,按照古籍記載的方法,屏息凝神,導(dǎo)引內(nèi)氣,可總是無法達到胎息的境界。每次練功,不是憋得滿臉通紅,就是氣息紊亂。弟子實在不解,這胎息法到底該如何修煉?"
玄真子捋了捋胡須,微微一笑:"清微,你可知道什么叫做胎息?"
清微道人想了想說道:"師父,按照《抱樸子》所言,胎息就是如胎兒在母腹中一般呼吸,不用口鼻,而用臍腹。弟子每次練功時,都盡力屏住呼吸,想要達到這種狀態(tài)。"
"哈哈哈!"玄真子忍不住大笑起來,"清微啊清微,你這是死在文字上了!胎息法豈是靠憋氣憋出來的?你這樣練下去,別說胎息,怕是要憋出病來。"
清微道人一愣:"師父,那弟子理解錯了嗎?"
玄真子站起身來,走到窗邊,指著外面的山林說道:"你看那些樹木,它們呼吸嗎?"
"這..."清微道人有些困惑,"樹木當(dāng)然要呼吸,不然如何生長?"
"那你可見過哪棵樹在大口喘氣?"玄真子問道。
清微道人恍然:"師父的意思是,樹木的呼吸是自然而然的,不像動物那樣有明顯的呼吸動作?"
"孺子可教也。"玄真子點頭說道,"胎息法的真諦,正在這個'自然'二字上?!兜赖陆?jīng)》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真正的胎息,不是刻意為之,而是順應(yīng)自然。"
說著,玄真子回到座位上,閉上眼睛,神情安詳。清微道人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師父的呼吸若有若無,胸腹幾乎沒有起伏,但臉色紅潤,神采奕奕,顯然氣息充沛。
過了一炷香的時間,玄真子睜開眼睛,問道:"清微,你可觀察出什么了?"
清微道人驚奇地說道:"師父,弟子看您剛才幾乎沒有呼吸,但氣色卻比平時更好。這就是胎息境界嗎?"
"這只是胎息的表象。"玄真子搖頭說道,"胎息的關(guān)鍵不在外表,而在內(nèi)在的轉(zhuǎn)換。我來給你講一個故事,或許你就明白了。"
玄真子緩緩說道:"在我年輕時,有幸遇到了我的師父——紫陽真人。當(dāng)時我也和你一樣,對胎息法充滿了誤解。紫陽真人為了讓我明白胎息的真諦,特意帶我去觀察一位即將分娩的婦人。"
"師父,這和修煉有什么關(guān)系?"清微道人不解。
"你且聽下去。"玄真子繼續(xù)說道,"那位婦人在分娩時痛苦不堪,呼吸急促,滿頭大汗。而她腹中的胎兒卻安然無恙。紫陽真人問我:'同樣都是生命,為何母親如此痛苦,胎兒卻能安然?'"
"我當(dāng)時回答說:'因為胎兒在母腹中,有臍帶供養(yǎng),不需要自己呼吸。'"
"紫陽真人搖頭說道:'這只是表面現(xiàn)象。真正的原因是,胎兒的狀態(tài)是先天的,自然的,無為的。它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而母親的痛苦,正是因為她在努力,在用力,在與自然抗爭。'"
聽到這里,清微道人若有所思:"師父,您的意思是,胎息法的關(guān)鍵在于'無為'?"
"聰明!"玄真子贊許地點頭,"胎息法的第一要訣,就是'無為而無不為'。你越是刻意去控制呼吸,越是遠離胎息的境界。真正的胎息,是讓呼吸回到最自然的狀態(tài)。"
"那么,如何才能達到這種自然的狀態(tài)呢?"清微道人急切地問道。
玄真子微微一笑:"這就涉及到胎息法的第一個細微之處了?!短细袘?yīng)篇》云:'夫心起于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胎息的起點,不在呼吸,而在心境。"
"心境?"清微道人疑惑。
"正是。"玄真子說道,"你想想看,胎兒在母腹中是什么狀態(tài)?它沒有憂慮,沒有欲望,沒有恐懼,心境純凈如水。這種心境,才是胎息的根本。"
"如果你的心中充滿了雜念,充滿了對功法的執(zhí)著,充滿了對結(jié)果的期待,那么無論你如何練習(xí),都不可能達到胎息的境界。因為你的心已經(jīng)不是胎兒的心了。"
清微道人恍然大悟:"師父,所以修習(xí)胎息法,首先要修心?"
"不錯。"玄真子點頭說道,"《清靜經(jīng)》云:'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心清靜了,呼吸自然就會跟著清靜。這是胎息法的第一步——清靜其心。"
"那具體應(yīng)該如何清靜其心呢?"清微道人問道。
玄真子站起身來,走到一盆清水前,說道:"你來看這盆水。"
清微道人走過去,看到水面平靜如鏡,倒映著天空的云彩。
玄真子拿起一塊石頭,扔進水中。頓時,水面波浪四起,云彩的倒影變得支離破碎。
"現(xiàn)在你再看。"玄真子說道。
清微道人看著翻騰的水面,什么也看不清楚。
過了一會兒,水面漸漸平靜下來,云彩的倒影又清晰地顯現(xiàn)出來。
"這就是心境的道理。"玄真子說道,"我們的心本來是清靜的,就像這盆水一樣。但是各種雜念、欲望、恐懼,就像這塊石頭,讓我們的心波浪起伏,無法安寧。"
"胎息法的修習(xí),就是要讓心重新回到平靜的狀態(tài)。不是去壓制這些雜念,而是讓它們自然地平息下來。"
清微道人若有所悟:"師父,這是否就是老子所說的'致虛極,守靜篤'?"
"正是如此。"玄真子贊許地說道,"'致虛極'就是要把心中的雜念清空到極致;'守靜篤'就是要保持這種寧靜的狀態(tài)。當(dāng)心境達到這種狀態(tài)時,胎息就會自然出現(xiàn)。"
"可是師父,心中的雜念總是不斷涌現(xiàn),如何才能真正清靜下來呢?"清微道人問出了關(guān)鍵問題。
玄真子微笑著說道:"這就涉及到胎息法的第二個細微之處了——觀照其念。你不要試圖消滅雜念,而是要學(xué)會觀照它們。"
"觀照?"清微道人不解。
"觀照就是觀察,但不參與。"玄真子解釋道,"就像你站在河邊看水流一樣,你看到水在流動,但你不會被水流沖走。同樣,當(dāng)雜念出現(xiàn)時,你觀察它,認識它,但不要被它帶走。"
"比如說,當(dāng)你心中出現(xiàn)'我要趕緊掌握胎息法'這個念頭時,你不要去抗拒它,也不要跟著它走。你只是觀察:'哦,現(xiàn)在有一個急躁的念頭出現(xiàn)了。'然后繼續(xù)保持寧靜。"
清微道人點頭:"師父,這就像《莊子》中說的'心齋'吧?"
"清微,你能想到'心齋',很好。"玄真子說道,"莊子說:'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虛其心,就是要讓心空虛寧靜;實其腹,就是要讓丹田充實;弱其志,就是要放下各種欲望和執(zhí)著;強其骨,就是要讓身體健康強壯。這正是胎息法的要領(lǐng)。"
"現(xiàn)在你明白了心境的重要性,接下來我要告訴你胎息法的第三個細微之處——調(diào)息自然。"
說著,玄真子讓清微道人坐下,開始指導(dǎo)他具體的練習(xí)方法。
"首先,你要端坐,脊椎自然豎直,不要刻意挺胸收腹,一切都要自然。然后閉上眼睛,讓心境平靜下來。"
清微道人按照師父的指導(dǎo)坐好。
"現(xiàn)在,你不要去控制呼吸,而是去觀察呼吸。觀察氣息是如何自然地進出的,觀察它的節(jié)奏,觀察它的深淺。記住,你只是觀察者,不是控制者。"
清微道人開始觀察自己的呼吸。起初,他總是忍不住想要調(diào)整呼吸的節(jié)奏,但慢慢地,他學(xué)會了只是觀察。
"很好。"玄真子說道,"現(xiàn)在你會發(fā)現(xiàn),當(dāng)你不去控制呼吸時,呼吸反而變得更加自然和深長。這是因為你的身體知道如何最好地呼吸,你的意識不需要插手。"
過了一會兒,清微道人確實感覺到呼吸變得更加緩慢和深長,而且沒有任何勉強的感覺。
"現(xiàn)在,你試著把注意力從鼻孔轉(zhuǎn)移到丹田。"玄真子繼續(xù)指導(dǎo),"感受丹田隨著呼吸的自然起伏,但不要用力,一切都要自然。"
清微道人按照指示,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下丹田的位置。漸漸地,他感覺到丹田隨著呼吸在輕微地起伏,就像波浪一樣柔和。
"這就對了。"玄真子說道,"《黃庭經(jīng)》云:'上有黃庭下關(guān)元,后有幽闕前命門。'丹田就是生命的根本,當(dāng)呼吸與丹田相合時,就開始接近胎息的境界了。"
"師父,弟子感覺呼吸似乎變得很微弱,有時候甚至感覺不到呼吸了。"清微道人說道。
"這是好現(xiàn)象。"玄真子點頭,"真正的胎息,呼吸會變得極其微細,有時候確實感覺不到。但這不是憋氣,而是呼吸變得如此自然、如此微細,以至于意識都察覺不到。"
就在清微道人漸入佳境時,玄真子突然說道:"清微,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摸到了胎息法的門檻,但要真正掌握這門不傳之秘,還有最關(guān)鍵的一個細微之處。這個秘訣,歷代祖師都不輕易傳授,因為它涉及到生命的根本奧秘。"
清微道人立即睜開眼睛,恭敬地看著師父:"師父,請您開示。"
玄真子神情變得格外莊嚴:"這個秘訣一旦掌握,不僅能讓你的胎息法大成,更能讓你在修道路上豁然開朗,突破一切困境。它關(guān)系到先天與后天的轉(zhuǎn)換,關(guān)系到生死的超越,關(guān)系到..."
話說到一半,玄真子停了下來,眼中閃爍著深邃的光芒。整個道觀陷入了神圣的寂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