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客廳里,婆婆倒在地上,手腳拍打著地板,嚎啕大哭。兒媳婦站在一旁,臉色蒼白卻堅定。丈夫從公文包里抽出一份文件,目光如鐵:"媽,這是我給您在小區里租的房子,不用謝,您收拾東西可以搬過去了。"婆婆的哭聲戛然而止,難以置信地瞪大眼睛。兒媳默默松了一口氣,卻暗自擔憂這場戰爭才剛剛開始。
01:
林婉和陳明結婚已經三年了。在婚前,林婉就明確表示過不想和公婆同住,而陳明也爽快地答應了這個條件。他們買了自己的房子,過著小兩口的幸福生活。這種寧靜的日子在半年前被打破了。
那天,陳明的父親突發心臟病去世,留下了陳母一個人。陳母楊阿姨六十五歲,身體還算硬朗,但一個人住總讓人放心不下。一個星期天的早晨,陳明小心翼翼地向林婉提起:"婉婉,我媽一個人住,我有點擔心。要不......"
林婉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臉色變了:"你是想讓阿姨搬來和我們一起住?"
陳明點點頭:"就暫時的,看看情況再說。"
林婉沉默了。她知道婆婆一個人確實不容易,但她更清楚和婆婆同住意味著什么。婚前幾次接觸,她就感覺到楊阿姨是個傳統的中國式婆婆,事事要插手,對兒媳婦要求極高。
"要不我們幫阿姨在附近租個房子?這樣照顧起來也方便。"林婉建議道。
陳明皺起眉頭:"租房子多浪費錢啊,我們家不是有空房間嗎?再說,我媽一個人,不會打擾我們的。"
林婉咬了咬唇。她知道陳明是個孝子,失去父親后更加擔心母親。最終,她勉強同意了:"那就試試吧,但有問題我們得及時溝通。"
楊阿姨搬來的第一周,一切還算和諧。她主動承擔了做飯的任務,讓年輕夫婦下班回家就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但好景不長,隨著時間推移,矛盾逐漸顯現。
楊阿姨開始對林婉的生活習慣指手畫腳:"年輕人就是懶,衣服都不知道怎么疊""這么貴的衣服有什么好買的""你看你做的飯,一點油水都沒有,怎么給我兒子補身體"。林婉起初還能忍耐,后來實在忍無可忍,和陳明提起這事。
"媽年紀大了,你多擔待點。"陳明總是這樣說。
這天,林婉下班回家,發現自己精心收藏的化妝品被重新排列了。"阿姨,我的東西請不要動好嗎?"林婉盡量平靜地說。
"我是幫你整理!你看這么亂,像什么樣子!"楊阿姨理直氣壯。
"但那是我的東西,我有自己的整理方式。"
"你這是什么態度?我好心幫忙還不領情!"楊阿姨的聲音提高了八度。
陳明回來時,看到的就是母親和妻子劍拔弩張的場面。他試圖調解,卻被兩邊同時指責偏袒對方。那晚,林婉第一次提出:"要么阿姨搬出去住,要么我搬出去。"
02:
"你瘋了嗎?那是我媽!"陳明瞪大眼睛,不敢相信林婉說出這樣的話。
"我知道那是你媽,但這也是我的家!"林婉忍不住提高了聲音,"我們結婚前說好的,不和父母同住。現在阿姨住進來,把我的生活全部打亂了,我連回家的欲望都沒有了!"
陳明深吸一口氣:"可是我爸剛走,我媽一個人,你就不能體諒一下嗎?"
"我已經很體諒了。這半年來,她把家里當成了她的地盤,我的意見根本不被尊重。昨天她甚至翻我的衣柜,說要幫我整理!"
"她只是想幫忙......"
"幫倒忙!"林婉打斷他,"我不想再忍了,陳明。要么你想辦法,要么我真的會搬出去。"
這場爭吵沒有結果。第二天,林婉上班時接到同事電話,說有人在公司門口找她。她下樓一看,竟是楊阿姨,手里還拎著一個保溫桶。
"阿姨,您怎么來了?"林婉努力保持微笑。
"給你送湯啊,聽明明說你最近上火,我熬了綠豆湯。"楊阿姨的聲音很大,引得周圍同事頻頻側目。
林婉尷尬地接過保溫桶:"謝謝阿姨,但下次有事請提前跟我說一聲,我工作很忙。"
"忙什么呀!還不是為了我們明明掙錢。"楊阿姨大聲說,"你看你,臉色多差,一看就是沒休息好。還是我來照顧你們吧,你少操點心。"
林婉感覺一陣眩暈,這種公開的干涉讓她無法接受。回到辦公室,她發現手機上有幾條未讀消息,全是陳明發來的:
"我媽說要給你送湯,我勸不住。"
"你別生氣啊。"
"她是關心你。"
林婉沒有回復。晚上回家,她發現楊阿姨把她的書房改造成了"中藥房",各種中藥材擺了一桌子,味道刺鼻。
"阿姨,我的書房......"
"別叫阿姨,叫媽!"楊阿姨糾正道,"我看你氣色不好,準備給你調理調理。這些都是好東西,城里人不懂。"
林婉強忍怒火:"請您以后不要隨便動我的東西,也不要擅自來我公司。"
"你這孩子,怎么說話呢!我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你們!你這么不領情,對得起明明嗎?"
陳明回來后,林婉把他拉進臥室:"你必須管管你媽,否則我真的待不下去了。"
陳明嘆氣:"我媽就是太關心人了,你別太計較。"
"計較?"林婉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侵犯了我的隱私,干涉我的工作,這叫計較?"
"好了好了,我會和她說的。"陳明敷衍道。
林婉知道他不會真的說什么。果然,情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