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
在海外社交平臺最新發布了一條
中國制造機器人操作物料箱子的短視頻
展示了其高效和零失誤
引得海外朋友紛紛點贊
事實上,這條視頻來自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賬號——四川發布于7月9日發布的一條原創視頻。畫面內容為四川發布在富臨精工綿陽工廠現場探訪、拍攝的全球首次通用具身機器人常態化作業現場。
該產品和技術不僅是“中國造”,也是“四川造”。
彎腰、抓取、搬運、放置……在直播中,A2-W機器人以約14秒自主搬運一個重達15公斤的箱子的速度,成功完成了兩班制、單班搬運800余個周轉箱的任務,作業直播3小時0失誤,充分展現了其在長時間、高強度、動態干擾環境下的穩定作業能力。
搬箱子看似簡單實則很難
直播作業需要很大的信心和勇氣
從表面看,機器人搬箱子這不過是簡單的機械操作,但實際上,在真實的工業場景里完成搬箱子任務,對機器人而言充滿了挑戰。
“搬運一個箱子對于人類來說非常簡單,但是對于機器人而言則是需要翻越‘重重高山’。”智元機器人通用業務部總裁王闖解釋道,工業環境復雜多變,充滿了各種動態干擾因素。工廠內機器的運轉聲、人員的走動、物料的臨時堆放等,都可能對機器人的作業產生干擾。而且,箱子的擺放位置并非一成不變,需要機器人具備精準的視覺識別和定位能力,才能在復雜環境中迅速找到目標箱子。
同時,搬運重達15公斤的箱子,對機器人的機械結構和動力系統也是巨大的考驗。如果機械結構不夠穩固,在搬運過程中可能出現晃動甚至掉落的情況;動力系統若無法提供持續穩定的動力,就難以保證搬運的效率和準確性。
近年來具身機器人行業發展迅猛,但敢于直播作業的企業和工廠卻寥寥無幾。其中,最受行業和社會關注的便是上半年舉行的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在比賽中機器人狀況頻出,有的跑掉了“頭”、有的起步便摔倒退賽、有的雖然稱之為自主但需要人為來進行部分操作。
“機器人已經實現了自主作業、自主升級和自主學習。”成都安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文宏杰告訴小布,選擇在工業現場進行常態化作業直播,對于智元機器人、安努智能和富林精工來說,無疑需要極大的信心和勇氣。這不僅是對A2-W機器人通用具身機器人性能的一次全面檢驗,也是向行業和公眾展示自身技術實力的重要契機。
在現場探訪時,還發生了一個小的插曲,當小布“不小心”誤入了機器人的工作場景,它停下來說:“請讓一讓,我正在工作,你擋著我了。”當小布移步對它進行了“讓行”后,它又自主地恢復了正常工作。
搬箱子只是第一步
未來還會適應更多柔性應用場景
小布從現場了解到,該款機器人在富臨精工“上崗”已有一個月,那它的表現如何呢?“在實地應用中超出了我們原有的期望。”在現場,富臨精工工程部主任鄧揚也給出了高度評價,在他看來,這類機器人的成功運用和直播展示,也會提升客戶對他們生產能力的信心,“我們相信,通用具身機器人將在未來工業場景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搬箱子對于人類來說是一項枯燥乏味重復性強且對身體有傷害的工作,但這也是檢驗機器人穩定性和可靠性的理想場景。“有了機器人的加入,能讓人從這類場景中解放出來,去做更高自由度的操作。”文宏杰在現場透露,根據現在的訓練情況來看,將在年底的時候向更高的技能、更強的內容、更泛化的范圍進行新的拓展。
A2-W機器人作為智元機器人工業場景的主力產品,涵蓋搬運、分揀、組裝等多種工種,現已實現小批量商用部署。“搬箱子只是第一步。”王闖則表示,當前正處于工業人形機器人從0到1的關鍵階段。未來1-2年內,智元將加速本體與算法的迭代,推動通用具身機器人在更多工業場景中實現規模化應用。
據了解,7月9日,智元機器人、安努智能在富臨精工綿陽工廠開展了三小時的直播,這場直播被業內稱為全球首次通用具身機器人工業現場常態化作業直播,向公眾呈現了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場景中的穩定作業能力,也是具身智能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產線、從概念驗證邁向商業化落地的重要里程碑。
期待未來更多“中國造”“四川造”登上國際大舞臺。
來源 | 四川發布客戶端
記者 | 張藥滟 李長浩
視頻 | 李長浩
編輯 | 龐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