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成大事的人,拼的是:向上借力、向內收力、向精發力
一個人能否成事,很容易看出來。
如果他能做到以下這3點,不怕成不了氣候。
未來,勢必能成就一番事業,越階上位。
一:強者成事的2大倚仗
1、拼格局
《左傳》里頭有句話:“君子總是關注大事長遠,小人往往只盯著小事眼前。”
能成大事的人,眼光總是放得比較遠;只顧眼前的人,心思總被瑣碎小事絆住。
你看得有多遠,你人生的格局就有多大。
一個只顧眼前的人,眼里塞滿了雞毛蒜皮;一個著眼長遠的人,看到的都是未來的風景。
王維也說過:“眼界要是干凈無染,心又怎會迷惘?”
眼界寬了,心胸自然就開闊,能做的事也就多了;眼界窄了,心胸自然就狹隘,能做的事也就少了。
不一樣的眼界,鋪就的是不一樣的人生路。
眼睛能看到的邊界,往往就是心能抵達的終點。
電影《一代宗師》里有句特別有分量的話:“人得往遠處看,翻過那座山,眼界就打開了。”
看得多了,自然就見多識廣。
一旦眼界打開了,就不會老守著自己那點小地盤,離著做成大事也就不遠了。
2、拼厚度
《離騷》里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這話點明了,人這輩子就是在不斷探索中成長,在一路經歷里變充實。
想要過好日子,得有點耐心,慢慢沉淀。
只有把人生的底子鋪厚了,才有可能做成點大事。
老話常說,“好看的外表都一個樣,有趣的靈魂才難得。”
你生命的底子有多厚,你人生能攀多高,也就定了。
人這一輩子,碰到的任何事都是在攢經驗,經歷得越多,人就越通透。
只有闖過那些難纏的關口,生命才顯得有層次;只有挨過那些苦日子,生命才更堅韌;只有嘗過失敗的滋味,生命才更明白。
見識得廣,生命的底子才厚實。而這內在的厚度,恰恰就是你人生能走多高的決定因素。
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都是你的財富,每一次歷練,都讓生命更豐滿。老祖宗有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光知道得多,不等于真明白。陶行知先生也說過:“知道是做的開始,做是知道的完成。”
踏踏實實地去實踐,在摸爬滾打中積累自己的厚度,這樣才能更好地迎接人生的各種可能。
二:強者成事3大秘籍
1、向上借力
《資治通鑒》里就講過兩個鮮明對比的故事:燕昭王用樂毅去攻打齊國,樂毅一口氣拿下了七十多座城池。
后來有人進讒言說樂毅想自己當王,燕昭王不僅殺了那個挑撥離間的人,還賞了樂毅的妻兒。
結果怎么樣?
樂毅對燕國那是忠心耿耿,拼死效力。
可后來燕惠王上位了,他疑神疑鬼,覺得樂毅功勞太大壓過自己,就把樂毅給罷了官。
樂毅一氣之下投奔了趙國,燕國滅齊的大好局面一下子就泡湯了。
再看看齊國的田單,把齊國從敵人手里奪回來后,齊襄王也開始猜忌他。
有一次田單看到有老人凍得厲害,就脫下自己的貂皮大衣給老人披上,齊襄王知道了居然嘀咕:“他是不是想收買人心,圖謀不軌?”
好在有個懂事兒的人提醒他:“大王您不如反過來表揚田單,說這是您愛民如子的體現。”
齊襄王這么一做,老百姓都夸:“看,田單做得好,還不是因為大王教導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