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小趙啊,你說這世界上有沒有真心對老人好的年輕人?”
老人渾濁的眼睛凝視著窗外飄落的梧桐葉,聲音里帶著說不清的滄桑。
趙嘉敏一邊收拾茶幾,一邊笑著回答:“當然有啊,張爺爺,您看我不就是嗎?”
可她不知道,這場始于一次社區志愿服務的相遇,竟會讓她的人生軌跡發生如此巨大的改變……
01
深秋的午后,趙嘉敏站在破舊的平房區前,手里攥著社區服務中心給的地址。
作為一名大三學生,她需要完成學校規定的志愿服務時長。
為了節省時間,她選擇了離學校最近的這個老舊社區。
這里住著很多孤寡老人,她被分配去探望的是一位叫張國輝的老人。
推開掉漆的鐵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雜草叢生的小院子。
角落里堆著幾個破舊的花盆,枯萎的植物無聲地訴說著主人的疏于打理。
"張爺爺,您在家嗎?"趙嘉敏輕輕敲門。
門開了一條縫,露出一張布滿皺紋的臉。"誰啊?"老人警惕地問道。
"張爺爺您好,我是社區志愿者,來看望您的。"趙嘉敏露出溫暖的笑容。
張國輝上下打量了她一番,這才將門打開。"進來吧。"
屋內光線昏暗,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藥味。
簡陋的家具上落了一層薄灰,廚房里的水槽堆滿了未洗的碗筷。
趙嘉敏心里一陣酸楚,這樣的環境,老人是怎么生活的?
"張爺爺,您平時都是自己一個人住嗎?"趙嘉敏一邊幫忙收拾屋子,一邊小心翼翼地問道。
"嗯。"張國輝坐在沙發上,目光有些失焦,"我老伴走得早,兒女都在外地,忙著賺錢顧不上我這個老頭子。"
趙嘉敏默默地聽著,手上的動作沒停。她把碗筷都洗干凈了,又幫老人擦了桌子,掃了地。
"你叫什么名字?"張國輝突然問道。
"我叫趙嘉敏,是附近大學的學生。"
"嗯,手腳麻利,看著也懂事。"張國輝點點頭,"你在學校住宿嗎?"
趙嘉敏搖搖頭:"我在校外租房子住,學校宿舍太貴了。"
"租房子?那得不少錢吧?"
"是啊。"趙嘉敏輕聲說,"我家里條件不好,父母都是農民,供我讀書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平時做些兼職貼補家用,發傳單、端盤子,什么都干過。"
張國輝若有所思地看著這個年輕姑娘。
穿著樸素,說話做事都透著一股認真勁兒。想起自己的那些個兒女,他不禁暗自嘆氣。
當天晚上,趙嘉敏離開時,張國輝特意囑咐她:"有空再來看看我這個老頭子。"
02
從那以后,趙嘉敏常常來看望張國輝。
她幫老人打掃衛生,陪他說話,有時還會給他做些可口的飯菜。
漸漸地,兩個人熟絡了起來。
張國輝告訴趙嘉敏,他年輕時是一名人民教師,教了一輩子書,桃李滿天下。
可到了晚年,卻落得形單影只。
他的老伴去世后,兒女們對他避之不及,連過年都不愿意接他去團聚。
"我這一輩子,教書育人,把最好的年華都奉獻給了學生。可到頭來,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張國輝說這話時,眼里閃著淚光。
趙嘉敏心疼地握住老人的手:"張爺爺,您還有我呢。"
就這樣過了兩個月,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張國輝突然給趙嘉敏打來電話,說自己摔倒了。
趙嘉敏二話不說,冒著大雨趕到老人家里,把他送去醫院。
住院期間,趙嘉敏幾乎寸步不離地照顧著張國輝。
她請假耽誤了不少課程,兼職也只能暫時放下。但她從沒抱怨過什么。
出院那天,張國輝拉著趙嘉敏的手,欲言又止。
"張爺爺,您想說什么?"
"小趙啊,我有個不情之請..."張國輝猶豫了一下,"你愿意搬來和我一起住嗎?我給你開工資,每月四千塊。你就當是照顧一個老人,順便也能省下房租。"
趙嘉敏愣住了。
她沒想到老人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四千塊錢,對于一個靠打零工維持生活的大學生來說,確實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再加上能省下房租,經濟壓力會減輕很多。但是...
"張爺爺,我..."趙嘉敏遲疑著,"我怕我照顧不好您..."
"你已經照顧得很好了。"張國輝說,"這段時間,我感覺自己年輕了許多。
有個人陪著說說話,幫忙收拾收拾屋子,生活也有了盼頭。"
趙嘉敏低頭思索著。她注意到老人的眼神中帶著期待和懇求。
這讓她想起了自己年邁的爺爺,如果爺爺還在世,她也希望有人這樣照顧他。
夜深人靜,趙嘉敏躺在出租屋的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腦海中浮現出張國輝孤獨的背影,他蹣跚的腳步,還有那雙飽含期待的眼睛。
這個決定,或許會改變她的生活,但究竟是好是壞?
03
第二天一早,趙嘉敏就去找張國輝。
"張爺爺,我想通了。我愿意搬來和您一起住。"
張國輝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真的?你不會覺得和一個老頭子住在一起別扭嗎?"
"不會。"趙嘉敏笑著說,"我反而覺得,這樣能讓我更好地照顧您。"
就這樣,趙嘉敏搬進了張國輝的家。
她收拾出一間空著的臥室,把自己為數不多的行李搬了進去。
剛開始的生活并不輕松。
張國輝年紀大了,生活習慣固定,有時還會有些固執。
趙嘉敏需要適應他的作息,了解他的喜好,還要兼顧學業。
但隨著時間推移,兩人的生活漸漸步入正軌。
每天早上,趙嘉敏會準時起床給老人熬粥。
她總是把粥煮得黏稠適中,再配上幾樣可口的小菜。
"張爺爺,您嘗嘗今天的皮蛋瘦肉粥。"趙嘉敏把早餐端到老人面前。
"好香啊。"張國輝接過碗,喝了一口,滿意地點點頭,"比我老伴做的都香。"
"您別取笑我了。"趙嘉敏笑著說,"我得去上課了,中午飯我提前做好了,您熱一下就能吃。"
"去吧去吧,別耽誤了學習。"張國輝看著趙嘉敏匆匆收拾書包的背影,眼里滿是慈愛。
晚上回來,趙嘉敏總會陪張國輝在小區里散步。
老人走得慢,她就跟著慢慢走,聽他講以前的故事。
"我教書那會兒啊,學生都特別尊重我。"張國輝經常這樣說,"現在有些還會給我打電話,問候我。就是我自己的兒女,反倒..."
說到這里,老人的聲音就會低下去。
趙嘉敏知道他想起了不愉快的事,就趕緊轉移話題:"張爺爺,我們去那邊的長椅上坐會兒吧?"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
張國輝的身體狀況時好時壞,趙嘉敏寸步不離地照顧著。
她把自己的課程表貼在冰箱上,精確地安排著照顧老人和學習的時間。
一天深夜,趙嘉敏正在房間里復習功課,突然聽到外面有響動。
她連忙跑出去,發現張國輝在客廳里翻箱倒柜。
"張爺爺,您這是在找什么?"
"我的存折..."老人急切地說,"我記得放在這里的..."
趙嘉敏幫著找了一會兒,果然在書架的夾層里找到了幾本存折。
04
"找到了就好。"張國輝松了口氣,卻沒有收起存折,而是遞給了趙嘉敏,"你幫我收著吧。"
"這怎么行?"趙嘉敏連忙推辭,"這是您的錢,我不能拿。"
張國輝卻執意要給她:"我這人啊,年紀大了,記性不好,放在自己這兒還不如給你保管。你這孩子,我信得過。"
趙嘉敏不知道該說什么好。這份信任來得太突然,讓她既感動又忐忑。
"張爺爺,您為什么這么信任我?"趙嘉敏小心翼翼地問。
張國輝沉默了一會兒,突然說:"你知道嗎?我其實早就托人調查過你。"
趙嘉敏愣住了。
"你在學校成績優異,課余時間勤工儉學。
你的室友說你為人善良,從不占別人便宜。
鄰居們說你每次來看我,都是真心實意地照顧。"張國輝慢慢地說,"我這輩子啊,看人很準。你是個好孩子。"
趙嘉敏眼眶濕潤了:"張爺爺..."
"別說了,我知道你心里想什么。"張國輝擺擺手,"我這把年紀了,也沒幾年好活了。我這一輩子,積攢了些錢,房子也有一套。與其留給那些對我不聞不問的兒女,不如給個真心對我好的人。"
這番話讓趙嘉敏更加不安:"張爺爺,您別這么說。我照顧您是真心的,不是為了..."
"我知道,我都知道。"張國輝打斷她,"正因為知道你不是為了錢,我才更要這么做。"
從那天起,張國輝經常讓趙嘉敏陪他去公證處。
他說要立遺囑,要把房產和存款都留給趙嘉敏。
每次趙嘉敏都極力推辭,但老人態度堅決。
"你放心,這事我都安排好了。"張國輝說,"我請了律師,按照法律程序來,誰也說不出什么。"
趙嘉敏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她只是更加用心地照顧著老人,希望能報答他的知遇之恩。
冬去春來,張國輝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
一天早上,趙嘉敏發現老人沒有按時起床,推門進去時,發現他躺在床上,臉色蒼白。
"張爺爺!張爺爺!"趙嘉敏慌忙上前,"您怎么了?"
"沒事,就是有點胸悶..."張國輝虛弱地說。
趙嘉敏立刻撥打了救護車。在醫院檢查后,醫生告訴她,老人可能時日不多了。
"能活多久?"趙嘉敏強忍著淚水問道。
"很難說,可能幾個月,可能更短..."醫生嘆了口氣。
05
這個消息像晴天霹靂一樣擊中了趙嘉敏。
她請了長假,日夜守在醫院里照顧張國輝。
期間,她給老人的兒女們打了電話,可得到的回應卻令人心寒。
"現在醫院住院費這么貴,你們年輕人照顧起來也不方便,不如把他送養老院吧。"張國輝的大兒子在電話里說。
"是啊,我們工作忙,實在抽不開身。"二兒子也這樣說。
只有小女兒說要來看看,但直到張國輝離世,也始終沒有出現。
住院期間,張國輝的精神狀態時好時壞。
清醒的時候,他總是拉著趙嘉敏的手說話。
"小趙啊,這一年多來,你比我那幾個不孝子孝順多了。"老人感慨道,"我這輩子沒做過多少對不起人的事,就是對不起你的老師..."
"什么?"趙嘉敏一愣,"什么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