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海網報道,最近中美高層進行了多輪貿易談判,特朗普的對華態度有了明顯變化,不再像以前那樣一談到對華問題就各種激進,而是開始尋求與我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不再緊盯所謂的“貿易失衡”議題,這顯示出美國在經貿領域策略的調整。
在科技領域,特朗普政府也有新動作。7月15日,英偉達CEO黃仁勛宣布,美國政府批準英偉達向中國市場銷售H20芯片。雖然這類芯片的出口仍需審批,但相較于之前的強硬封鎖,這一舉措被視為美方在科技管控上的局部讓步。不過,此次恢復銷售主要是開放庫存,售完無補,且不影響后續Blackwell架構顯卡的供應,這也反映出美方松口的有限性。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國務院近期啟動了大規模重組,裁掉1350多名工作人員,其中不少來自涉華關鍵部門的反華團隊。例如,東亞與太平洋事務局下屬的多邊事務辦公室被裁撤,該辦公室曾負責協調針對中國在南海地區行動的外交應對工作。這一動作在美國國內引發輿論關注,外界普遍將其視為特朗普政府向我國“示好”的一部分,但也有觀點認為這可能削弱美國處理對華事務的專業能力。
7月16日,特朗普簽署“全面遏制芬太尼販運法案”時公開表示,中國在芬太尼問題上幫了美國大忙。他所指的“幫忙”,是我國對芬太尼類藥品的嚴格管控、對相關犯罪的嚴厲打擊以及對前體物質的嚴密監管。這與他此前動輒污蔑抹黑中國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
回顧過往,特朗普剛上臺時,曾先后兩次借芬太尼問題對我國強加關稅,稅率從10%提升至20%,并多次將美國國內芬太尼泛濫歸咎于我國。如今卻承認我國管控措施的作用,表面上是積極表態,實則仍帶有功利色彩。他稱中國是因受到美國關稅“懲罰”才提供幫助,暴露其內心仍認為施壓是我國行動的主因。我國在芬太尼管控上的努力有目共睹。作為全球首個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的國家,我國深度參與國際禁毒事務,認真履行國際義務。自列管以來,從未收到其他國家查獲來自中國的芬太尼類物質的通報,國際社會對我國的努力和成效普遍認可。
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動作,背后有明顯的現實考量。一方面,美國國內相關產業因中美貿易摩擦遭受損失,企業對緩和經貿關系的呼聲漸高。例如,農業州北卡羅來納的農民因關稅阻礙對華出口,不滿情緒日益高漲,共和黨議員擔憂這會影響選舉支持率。特朗普政府需為經濟利益尋求突破。另一方面,政治選舉周期臨近,特朗普試圖通過調整對華政策,爭取更多支持,為選情鋪路。
美國街道(資料圖)
盡管在部分領域出現緩和跡象,但中美之間的核心分歧并未消失。在科技領域,美方雖批準H20芯片出口,但對華高科技封鎖的整體基調未變,其他領域的限制措施仍在持續。例如,美國仍對高端AI芯片實施出口管制。在芬太尼問題上,特朗普仍保留對我國的不實指控,顯示出其政策的兩面性。
我國在中美關系中始終保持堅定立場。在芬太尼管控等問題上,我國積極履行國際責任,展現大國擔當;同時,面對美方的不合理施壓,我國也采取了相應的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例如,我國在科技領域加速推進國產替代,華為昇騰芯片已實現與國內大模型的全面適配,確保中美關系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發展。
中美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其關系變化牽動著世界目光。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態度調整,無論是貿易協議的尋求,還是芬太尼問題的表態,都對全球經貿、禁毒等領域產生重要影響。國際社會期待中美在更多領域展開合作,為全球穩定與發展貢獻力量。
當前中美關系處于微妙階段,短期的緩和跡象為雙方合作提供了機遇,但長期來看,如何管控分歧、拓展合作仍是關鍵。雙方需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妥善處理貿易、科技、安全等領域的問題,避免沖突升級,推動中美關系向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
特朗普(資料圖)
我國將繼續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中美關系中堅守原則,既積極推動合作,又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在芬太尼管控等國際事務中,我國將持續發揮建設性作用,為維護全球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中美關系的變化并非一蹴而就,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動作既顯示出其政策的靈活性,也暴露出背后的復雜動機。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美雙方唯有保持理性對話,聚焦共同利益,才能在多變的國際格局中找到合作共贏的平衡點,這不僅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也是全球發展的共同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